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培训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培训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培训目录1、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2、施工单位现场应具备的安全资料3、相关安全制度和措施4、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5、施工现场安全监理要点及存在主要问题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施工过程、工作环境的多变状态、建筑施工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决定了建筑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的行业。

事故主要表现为: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溺亡、施工坍塌、中毒窒息、机具伤害、起重伤害、火灾伤害等。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为20类。

)二、施工单位现场应具备的安全资料施工单位现场应具备的安全资料:2.1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2.2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三年)。

2.3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生产专项方案和技术措施(超过一定规模的应进行专家论证)。

2.4 临时用电方案(要与现场相一致)2.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应进行演练)。

2.6 专职安全员考核证。

2.7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三、相关安全制度和措施3.1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必须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三年)3.2 政府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也就是省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站)具体实施。

3.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主要是指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员、班组长及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制。

3.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机械连接工、起重机械(含电梯) 作业、登高架设作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等。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令30号,2010年5月24,分十类。

)条件:1)年满18周岁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程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三年复审一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3.5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3模板工程4起重吊装工程5脚手架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7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一、深基坑工程(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开挖尝试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以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爆破工程六、其它(一)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3.6 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3.7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3.7.1防火制度的建立a 施工现场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b 建立义务消防队,人数不少于施工人数的10%;c 动用明火审批制度,并有监护措施。

3.7.2消防器材的配备a 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域内,每100m2配备2只10L灭火器b 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应备有提供消防用的积水桶,池、黄砂等设施。

c 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机具间等每25m2配备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d 高度24m以上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或其他防火设备和设施。

3.7.3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a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b 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可燃性材料堆场、仓库、可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c 夜间需有照明设备,道路应畅通无阻,还应安排值班巡;d 施工作业期间搭设临时性建筑时,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e 焊接、切割作业应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5m,与易燃易爆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f 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距离不得小于2m;g 施工现场的明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

3.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的部门。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A、处理程序1、伤亡事故发生后,应当将事故情况报告企业负责人;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报告后,应当立即向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负责人为1h,各部门为2h.)3、应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B、事故等级划分死亡重伤直接经济损失一般事故3人以下10人以下1000万元以下较大事故10人以下10-50人1000-5000万元重大事故10-30人50-100人5000-10000万元30人以上100人以上10000万元以上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报告的内容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b 事故发生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c 事故发生的原因。

3.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A、施工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救援和处理程序(高空坠物、物体打击、触电、溺亡、施工坍塌、中毒窒息、机具伤害、起重伤害、火灾、台风)。

B、应急预案应进行演练。

3.9.1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准备和保养;3.9.2 在作业现场发生事故时,如何组织抢救、保护现场的安排;3.9.3 明确与外部联系的方法、渠道,由谁如何向企业、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及向消防、救援、医疗等部门的联系方式;3.9.4 工作场所内人员如何疏散;3.9.5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应急救援的演练。

3.10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施工单位应为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和管理的人员,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

3.11 施工现场管理与文明施工3.11.1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划分总平面图表示的内容:①拟建建筑的位置、平面轮廓;②施工用机械设备的位置;③塔式起重机轨道、运输路线和回转半径;④施工运输道路、临时给水排水管线、消防设施;⑤临时供电线路及变配设施的位置;⑥施工临时设施的位置;⑦物料堆放位置与绿化区位置;⑧围墙及入口位置。

3.11.2施工现场功能区域划分:施工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及办公生活区。

3.11.3场地:应平整、无障碍物。

无积水、场地内应调协排水沟及沉淀池。

3.11.4道路:a 施工现场道路应畅通、满足运输、消防要求。

b 主干道应平整坚实、硬化、且有排水措施。

c 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3.5m。

3.11.5 封闭管理a 围墙应高于1.8m,用坚固、稳定、整洁美观(砌体、金属板材)的硬质材料。

b 围墙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确保围挡的稳定性、安全性。

3.11.6 临时设施:办公设施: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保卫室等。

生活设施:包括宿舍、食堂、厕所、沐浴房等;生产设施:包括材料仓库、防护棚、加工棚、保护棚等。

3.12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规定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A、按面积配备: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1万至5万的不少于2人;5万以上的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按合同价配备:5000万以下的不少于1人;5000万至1亿的不少于2人;1亿以上不少于3人。

C、分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专业承包单位应当至少配备1人。

劳务分包的50人以下应当配备1人,50-200应当配备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00人以上应当配备3名以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不得少于施工总人数的千分之五。

四、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4.1 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2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3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五、施工现场安全监理的要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1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5.1.1在未竣工的建构筑物内不得住人。

5.1.2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5.1.3构筑物边缘与外脚手架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5.1.4电梯井应每两层设置硬防护防止坠物,电梯门应设置防护栏杆。

5.1.5楼梯边必须设置栏杆进行防护。

5.1.6管道井、洞口必须用硬质材料予以封闭;5.1.7楼内伸缩缝之间的缝隙必须用硬质材料予以封闭5.2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5.2.1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4m(含4m )的基坑工坑必须要有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审查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