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班关爱学困生典型材料
基本情况:
程长:男,一(1)班学生。
看上去非常老实,其实是个特别懒惰的孩子。
自控能力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
有时老师提问题,他都不知提什么问题。
作业也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作业速度较慢,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完成,各科老师都要找他要作业。
(一)问题简述
该生爸爸在外上班,妈妈在做生意,对其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起居一般都是爷爷在照顾。
1.性格分析
该生性格外向,在班级中,他缺乏责任感,每次到他值日,他总会逃之夭夭;课堂上,常常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
2.学习状态
每天老师留的作业他经常没完成。
偶尔做了也是准确率不高,而且很多题都空着,说明他上课听课的效果并不好,而且由于家庭成员没有时间辅导他,因此,作业完成的质量并不是很好。
(二)形成原因分析
该生的性格,我想和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
在他需要爸爸妈妈照顾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和生意上的事情。
根本没有时间来辅导该生的学习,也不能给他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三)症结所在
要想提高该生的学习成绩,使他融入到班集体中,首先要改变他封闭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该生的家庭背景和课堂内外的表现进行的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要想改善该生的状况,必须以沟通为主,激发自信、培养交流能力,实现内化提升和能力潜移,树立学习信心。
(四)干预方案
根据该生课内外的表现以及其性格特点,我制定转化方案如下:
1.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加强与其进行情感沟通,理解关爱,赢得其信任。
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对他们以鼓励,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2.本学期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给其平等地参与合作竞争的权利。
让学困生感到教师的关心、集体的温暖,他们就会在爱的感召下体会自我价值与能力,为不辜负老师与同学们对他的热望,加倍努力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五)方案的实施情况
1.主动给予帮助
经常主动走近他与他交流。
在课后他见到我了会主动地点头微笑,对于他不负责任,我就经常盯着他,只要一有进步,就在班上表扬他。
2 .家校互联,双管齐下
跟家长谈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为家长提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对孩子提出较高的希望,让孩子有必须努力学习的意识。
(六)转化效果
课上他学会了先思考再举手。
课后,有不懂的问题,他也虚心的向他的好朋友请教。
学习成绩有所进步。
以前考试都是五六十分,现在考试,他基本能达到七十多。
经过这段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我有很多感受。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又持久的工程,这半年里,我一直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是关键。
在班级中,“学困生”属于弱势群体,往往成为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角落”,因此,他们大都存在自卑心理,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得到他们的信任。
我的工作只不过是开了头儿,要想更加彻底的转变他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的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