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知识学习资料(第一期)一、我国供热概况1、2000年——2005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情况表2、北京地区实现节能目标的主要指标值3、目前,北京燃煤锅炉效率平均为55%—60%,燃天燃气锅炉效率平均为80%。
根据上表的节能要求,燃料锅炉的效率为68%。
4、目前,热网损失中,平均漏水热损失率均为3%—5%。
5、热网的不平衡造成热损失均为10%—17%左右。
根据上表节能指标,要求热网的运行效率为90%。
二、供热名词解释1、供热----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技术;2、供热工程----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3、集中供暖----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热;4、区域供热----城市某一个区域的供热;5、城市供热----若干个街区及整个城市的供热;6、热电联产----由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7、供热能力----供热设备或供热系统所能供给的最大热负荷;8、供暖半径----热源至最远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沿程长度;9、供暖面积----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10、供热介质----在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11、高温水----水温超过100℃的热水;12、低温水----水温低于100℃的热水;13、供水----供给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热水;14、回水----返回热源或热力站的热水;15、饱和蒸汽----温度等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16、过热蒸汽----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17、凝结水----蒸汽冷凝形成的水;18、补给水----由于水温降低,系统漏水和热用户用水需从外界补充的一部分水;19、供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供水管内的压力;20、回水压力----热水供热系统中回水管内的压力;21、供热系统----热源通过热网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系统总称;22、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消耗热网热能而不直接取用热水的供热系统;23、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消耗热网热能而且还直接取用热水的供热系统;24、热负荷----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供热量。
包括供暖(采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几种;25、供暖设计热负荷(采暖设计热负荷)----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对应的供暖热负荷;26、供暖期供暖平均热负荷----供暖期内不同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的平均值,即对应于供暖期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27、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度下的热负荷或单体产品的耗热量;28、供暖面积热指标----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热负荷;29、耗热量----供暖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热用户系统(或用热设备)在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热量;30、日负荷图----供热系统一日中热负荷随时间变化状况的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为小时(时间),纵坐标为日耗热量;31、热网(热力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32、一级管网----由热源至热力站的供热管道系统;33、二级管网----由热力站至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系统;34、枝状管网----呈树枝状布置的管网;35、环状管网----干线构成环形的管网;36、供热管线----输送供热介质的管道及其沿线的管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37、干线----由热源至各热力站(或热用户)分支管处的所有管线包括主干线和支干线;38、主干线----由热源至最远热力站(或最远热用户)分支管处的干线;39、支干线----除主干线以外的干线。
指从主干线上引出的至热力站(或热用户)分支管处的管线;40、支线----自主干线或支干线引出至一个热力站(或一个热用户)的管线;41、管道热损失----在一定条件下管道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42、热补偿----管道热胀冷缩时防止其变形或破坏所采取的措施;43、热力站----用来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计量供给热用户热量的设施;44、中继泵站----热水热网中设置中继泵的设施;45、混水装置----在热水供热系统中使局部系统的部分回水和热网供水相混合的设备和器具;46、调压孔板----热水供热系统中用来消耗多余作用压头的孔板;47、换热器----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48、供暖热用户(采暖热用户)----供暖期为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从热源获取热量的采暖装置;49、调节阀----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来调节或限制供热介质参数和流量的阀门;50、自力式调节阀----工作时不依懒外部动力的自动调节阀;51、流量调节阀----通过控制调节段压差恒定来控制流量恒定的调节阀;52、热网水力计算----为使热网达到设计(或运行)要求,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确定管径、流量和阻力损失三者之间关系所进行的运算;53、最大允许流速----为保证管道内介质正常流动,防止噪声、振动或过速冲蚀,在水力计算时规定介质流速不得超过的限定值;54、最不利用户环路----热水热网设计时选用的从热源到热用户允许平均比摩阻最小的环路;55、平均比摩阻----供热管路平均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56、经济比摩阻----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根据在规定的补偿年限内总费用最小的原则确定的平均比摩阻;57、比压降----供热管路单位长度的总阻力损失;58、管路阻力特性系数----单位水流量情况下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损失;59、水压图(热水网路水压图)----在热水供热系统中用以表示热源和管道的地形高度、用户高度以及热水供热系统运行和停止工作时系统内各点测压管水头高度的图形;60、静水压线----热水供热系统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网络上各点测压管水头高度的连接线;61、动水压线----热水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上各点测压管水头高度的连接线;62、资用压头----供热系统中可利用的供热介质的压头。
对闭式热水供热系统为某点的供回水压力差;63、水力工况----热网中各管段流量和各节点压力分布的状况;64、水力失调----热水热网各热力站(或热用户)在运行中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之间的不一致现象;65、泵系统----由泵、交流电动机、调速装置、传动机构、管网按流程要求组成的总体;66、管网----由直管道、弯头、阀门、锥管及工艺所必需的其他辅助设备按流程要求所组成的总体;67、泵系统运行效率----本泵系统运行时管网末端输出的有效功率与电源开关输出端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比;68、泵运行效率----泵在运行时,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的百分比;69、管网能量损耗----流体在流经管网过程中泄漏和阻力损失所消耗的能量;70、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71、地热管名称介绍(1)铝塑复合管表示方式----PAP或XPAPA(2)聚丁烯管----PB(3)交联聚乙烯管----PE-X(4)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5)嵌段共聚聚丙烯管----PP-B(6)耐热聚乙烯管----PE-RT三、供热知识点1、管道锈蚀会大大增加管道的粗糙度,压力降将增加40%-70%。
管道直径误差每1%引起的压力降计算误差为5%。
因此,系统平衡计算很明显是一项既具近似性又必须做的工作,真正的平衡只能用阀来调节,同时测量流量和压力去修正。
供热时,水泵本身的能耗并不是一项损失,因为消耗的能量基本上转换成水中的热量,因此,真实的水泵输送费用约是理论水泵输送费用的80%;供冷时,整个水泵输送能量是一项损失,冷水机组必须补偿水的再热量,实际水泵输送费用则约为理论水泵输送费用的130%。
2、供热时,平均温度80℃比20℃的水,管道的压力损失大约下降15%。
3、散热器的散热量不能仅由改变流量来控制,而应根据总体性要求,通过调节供水温度得到基本控制;温控阀再根据每个房间的具体情况对剩余偏差进行修正。
4、平衡阀的最佳工作范围是在阀门最大开度的50%-100%之间。
5、当阀门压力降低于3kPa时,流量的测量精确性降低,并对水的紊流非常敏感,故会干扰阀门部件(控制阀、弯头等)的工作。
因此,根据阀门全开及设计流量时产生的压力降小于3kPa来选择平衡阀是没有切中要点。
平衡阀的直径可基于这个准则来确定。
6、若将大管径改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将增加1—2倍。
三、供热问题解答1、热水锅炉增设进出口连通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1)减小热源阻力,降低压降。
(2)当锅炉偶发故障时可及时检修,不影响外网供水。
(3)改变运行方式便于调节。
(4)供暖初期冷运行时可减少运行费用。
2、旁通管选择注意事项:(1)管径一般比主管径小一号到二号,但不得小于锅炉入口管径。
(2)旁通管上要装阀门,阀门要选用可调节流量特性好的阀门。
(3)旁通管不要直接接到分水器上。
3、补水泵与循环水泵的功能:补水泵的作用是向系统充满水,并保证系统总是充满水;它的扬程主要取决于最高建筑物的高度且高于建筑物,流量取决于补水量。
循环泵的作用是使系统中的水以一定的流量转起来;它的流量取决于供暖面积,扬程取决于系统阻力。
4、有些循环水泵的出口阀门不能全部打开,否则会烧坏电机,怎样解决?循环水泵的出口阀门不能全开,主要是系统阻力小,网络特性曲线右移,由于流量增加造成轴功率急剧上升,因电流过高而烧坏电机,如能在系统中安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限制流量,增加系统阻力,出口阀即可全部打开。
5、泵在什么情况下效率最高?当泵的流量为额定流量时泵的效率最高。
6、在原有的供暖系统中增加新用户或扩充容量时要考虑的因素:(1)要使整个供暖系统的全部设备容量相互匹配;(2)注意供暖设备的极限工作能力,例如:循环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3)注意供暖管网的极限输送能力;(4)注意热网的水力工况变化和新老热用户的兼容;7、供暖系统中有哪些地方须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计?泵、除污器的出入口安装压力表;供暖设备(锅炉、换热器)的出入口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计;集水器和分水器上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计;8、如何从各部位压力表、温度计值,确定系统运行工况的优劣?从分水器与集水器上的压力值来判断热网资用压头的大小,从循环水泵出口压力值与供热设备出口压力值检查热源内阻大小;从集水器与分水器的温度值差看热网的运行效果;从热源设备出入口的温度值查看热源设备的出力;从换热器一、二次系统出入口温差查一次网水平失调。
9、什么是用户系统的稳定性?在热水网路中,某一用户在其它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的流量不变的一种能力。
10、如何提高网络的水力稳定性?(1)相对的减少网络干管的压降或相对的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
(2)合理的安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11、用一般阀门调整各单体进户流量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水平失调的问题?为什么?很难,因为调整流量改变了系统的阻力特性系数,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均发生变化,其它单体压差也会变化,流量就跟着变化,当然调整过的单体流量也会变化,这就需要反复调整,才能使流量接近要求,即系统勉强达到平衡,而一旦有人在动阀门,整个系统的平衡又被破坏了,再次出现水力失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