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三字经》教学反思 《三字经 》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爱读,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不懂意思,但是他 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读是没有问题的。
对意思的理解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于 是,我借助故事 来帮助学生理解含义。
在教“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时, 我就通过多 媒体《迷你小剧场》来帮助学生理解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故事 大意是: 对于正在忙碌的人, 不要去打扰他, 当别人心情不好、 身心欠安的时候, 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通过这个故事的叙述,学生理解了 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
这堂课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 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 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 洗礼和震撼, 古人尚且学为先, 精忠报国, 孝当头。
“香九龄, 能温习, 孝于亲, 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 在学生琅琅“读经”中, 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现, 人文精神的颂扬! 集中、汇通、提炼古今中外教育学成果,创造独特的未来阅读社会的学习体 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国古典教育资源的异常丰富,深刻和高远, 从实处上促进了这一目标实现。
我校的国学教育, 为学生开创了五彩的诵读天地, 孩子们走进了中华古典诗 文,走进了与语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
“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志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 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吾将上下而 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 在孩子与诗文的对话之 中融入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 友”这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 这必会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 精神的弘扬,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 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