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卷

高三五校联考地理试卷

20XX届高三教学情况五校联合调研地理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近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预计将于20XX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关于天宫二号及其发射,有人做了如下推测,从地理角度看,不正确的是A.从理论上来看,天宫二号应向偏东方向发射B.进入轨道后天宫二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C.天宫二号发射过程中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D.进入太空后天宫二号受到的太阳辐射比在地球上强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的安全20XX年8月16日至20XX年8月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 8月28日晚8点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圆满闭幕。

据此回答5~6题。

A D图1BC5.南京青奥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图1公转轨道中的位置A .A 点附近B .B 点附近C .C 点附近D .D 点附近 6.南京青奥会闭幕式时,日照图(图2中影阴表示黑夜)正确的是读图3回答第7~8题。

7.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黑龙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⑤⑥ 8.图中( )A .甲处侵蚀作用强烈B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图4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9~10题。

9.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10°S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0.南京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图2图4图3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

图5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6是某日观测站A 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C )。

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11~12题。

11.图5中①地实测最大风频为A .西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 12.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强的是A .7时-9时B .12时-14时C .15时-17时D .4时-6时 图7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7,完成13~15题。

13.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 .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14.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 .地热能B .风能C .水能D .太阳能15.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 .冰川与岩浆相映B .极昼C .成群的企鹅D .台风图8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16.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北京时间)7500北7500南 0 km 8km图7图8图9示意某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 B. bC. c D. e18.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风带C.地形 D.河流图9(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图10示意沿海地区的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读图完成19~20题。

19.有关五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B.②地为地中海气候C.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④地 D.⑤地多锋面雨和气旋雨20.只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是A.② B.③ C.④ D.⑤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据此完成21~22题。

2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A.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B.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C.月牙泉湖水日益干涸D.地质灾害出现频繁2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A.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B.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D.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图1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关于此时A 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雨水汇集,泛滥成灾B .受暖锋影响C .气压将不断升高D .吹偏南风 24.当地政府拟将B 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是A .修建大型水库B .耕地面积不足C .避免洪灾威胁D .海平面上升 20XX 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图12),回答25~26题。

25.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A .墨西哥湾暖流 B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阿拉斯加暖流 D .北大西洋暖流26.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A .引发赤潮 B .旅游业遭受打击 C .降水增多 D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第二卷 (综合题 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图13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图11图12 图13A(1)若某日B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4分)(2)从“国庆节”到“圣诞节”,A点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是▲。

(2分)(3)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A、B之间,则全球的极昼极夜范围将▲(扩大或缩小),南京(32°N)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或减小),南京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化或不变化)。

(3分)(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2分)28.图14是“我国东部某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季节变化图”,图15是“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读图回答:(8分)(1)该河补给类型以▲为主,该河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月。

除冬季枯水期外,最低水位出现在▲月。

根据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判断该河流位于右图中①、②、③三个区域中的▲。

(4分)(2)当雨带位于C地区时,B地区常出现▲天气,此现象是由于受图16中▲天气系统控制的结果。

(2分)(3)当雨带位于C地区时,如图17东非高原坦桑尼亚地区动物的迁徙方向是▲(向南、向北),原因是:▲(2分)图16图14 图15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2分)材料一:20XX 年10月16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

图18中阴影部分表示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

材料二:图19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影响范围统计图”。

(1)图18中甲、乙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 ▲ 、 ▲ ,试分析产生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 ▲ 。

(4分)(2)图19示意的外力作用是 ▲ 作用,三线工程经过的省区中受此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是 ▲ ,该外力作用强盛的季节是 ▲ 季。

在此外力作用下,该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3)图18中甲地蕴含丰富的天然气和 ▲ 等非可再生能源,此类能源主要分布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中。

(2分)30.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0)、悉尼和上海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图21),回答下列问题。

(14分)图18图19 乙 甲 图20(1)图21中沿120°E 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 、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3分)(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分)(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

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6分)一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根据图21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3分)31.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材料1: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经常发生洪水。

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图22为“波河流域水系图”,图23代表该流域主要气候类型的统计资料。

图21图22 图23悉尼上海材料2:海河流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近黄河,北接蒙古高原。

流域内人口密集,大中城市众多。

图24为“海河流域水系图”,图25为“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与年均温的对应变化图”。

图24 图25(1)对比分析两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完成下表。

(7分)(2)海河流域和波河流域均为旱涝灾害多发的区域,据材料分析其共同的自然原因是:①▲②▲;针对该问题,两流域的整治措施相近:上、中游主要是▲、▲;下游是▲。

(5分)(3)据图26分析该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变化与年均温总体呈▲的关系。

试分析原因。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