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展示中心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XXX展示中心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XXX展示中心(X#办公楼)弱电智能化概念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综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设计目标 (6)1.3 设计依据 (6)1.4 设计原则 (7)第二章、安全防范系统 (8)2.1设计思路 (8)2.2系统组成 (8)2.3视频监控系统 (8)2.3.1 摄像机的点位和选型 (9)2.3.2监控中心设计 (9)2.3.3监控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10)2.3.4综合管理集成平台介绍 (10)2.4 入侵报警系统 (17)2.5巡更管理系统 (18)2.6门禁控制系统 (18)第三章、智能RFID图书馆馆藏管理系统 (19)3.1 引言——智能化的RFID图书馆 (19)3.1.1 RFID图书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应用 (19)3.1.2 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图书馆 (19)3.2图书馆RFID系统带来的创新 (23)3.2.1 简化借还书流程 (23)3.2.2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 (24)3.2.3 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 (24)3.2.4 改变借阅管理和安全防盗脱节的情况 (24)3.2.5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24)3.2.6 提高读者的借还书满意度 (24)3.3系统建设目标 (25)3.4设备介绍 (26)3.4.1 图书RFID标签 (26)3.4.2 层位标签(图书书架层标、架标) (26)3.4.3 RFID借书证 (27)3.4.4 RFID标签转换站 (28)3.4.5 馆员工作站 (30)3.4.6 室内自助借还设备 (31)3.4.7 室外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 (32)3.4.8 移动式智能馆员助理 (33)3.4.9 便携式RFID馆员助理系统设备 (33)第四章会议系统 (35)4.1 系统整体概述 (35)4.1.1 系统概述 (36)4.1.2、现代数字会议系统的组成 (37)4.1.3.工程规模 (38)4.2.会议室功能介绍 (39)4.2.1、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39)4.3.系统设计概述 (40)4.3.1.数字会议发言同传系统 (40)4.3.2.会议扩音系统 (42)4.3.3.大屏幕显示系统 (43)4.3.4.摄像系统 (44)4.3.5.信号分配处理系统 (45)4.3.6、多媒体讲台 (45)4.3.7.集中控制系统 (46)4.3.8.辅助系统 (48)4.4、数字音视专业布线系统 (48)4.4.1、布线系统的考虑 (48)4.4.2、多媒体接口的设计 (48)第五章、公共广播系统 (50)5.1、设计思路 (50)5.2、系统功能 (50)第六章、综合布线系统 (52)6.1、系统方案概述 (52)6.2、系统功能特点 (53)6.3、系统设计方案 (55)6.3.1、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55)6.3.2、系统体系结构 (56)6.3.3、系统特点 (59)第七章、智慧家居 (61)7.1、智慧家居概述 (61)7.2、智能家居设计原则 (62)7.3、智能健康环境控制 (63)7.4、健康家居环境控制 (63)7.5、智能家居新风控制 (64)7.6、智能家居空调控制 (65)7.7、智能家居地暖控制 (65)7.8、智能家居灯光控制 (66)7.9、智能家居家庭影院控制 (66)7.10、智能家居背景音乐控制 (67)第八章、智慧停车 (68)8.1、建设原则 (68)8.2、总体设计 (69)8.2.1 总体思路 (69)第九章、计算机网络系统 (71)9.1、综合概述 (71)9.2、系统设计 (71)9.2.1、设计说明 (71)9.2.2、系统说明 (71)第十章、楼宇自控系统 (74)10.1.系统概述 (74)10.2.建设范围 (74)10.3.设计目标 (75)10.4.系统设计 (75)10.5.冷水机系统 (76)10.6.通风设备系统控制和监视 (78)10.7.空调机组 (78)10.8.送排风控制系统 (79)10.9.给排水控制系统 (80)10.10.照明控制系统 (80)10.11.电梯 (80)10.12.变配电系统 (81)第十一章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 (82)11.1 全集成方案 (82)11.2 小集成方案 (82)11.2.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82)11.2.2 安防监控报警系统 (82)11.2.3 智能一卡通系统。

(82)第一章、综述1.1 项目背景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性的建筑物。

它能有效地管理资源,而在硬件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事实上,所有智能建筑所共有的唯一特性是其结构设计可以适应便利、降低成本的变化。

本项目总占地368亩,总投资43亿元,xxxx(自行按照实际情况补充)。

1.2 设计目标建设园区、金库安防系统,切实提高值班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园区、金库的内部管理,建设一套满足银行安防工作需求的综合安防系统,保障银行安全。

系统实现以下目标:●建设全新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与省行现行系统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建设全新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采用高清数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实现园区、金库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安全防范;●构建园区、金库的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百万像素以上的高清晰图像质量,提供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和数据防丢失机制;●构建报警系统(一、二级报警系统),实时准确探测各个方位的入侵事件;●构建门禁系统,保证授权人员方便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对强行进入人员发出报警;●构建灯光联动系统;●构建园区周界系统;●建成的系统具备高可管理性、高可扩展性、易维护易升级。

1.3 设计依据●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 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JR/T0002/-2000《组合锁》●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JGJ/T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T148-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T6510-9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1123-2001《综合交换机技术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6650-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其他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用户需求1.4 设计原则此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应严格遵循“先进性、可靠性、方便性、实用性、经济性、扩展性”等原则。

先进性: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安防设备和软件,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水平。

可靠性: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可靠性原则,选用品质优良、性能稳定可靠的软硬件设备。

方便性:软件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实用性:系统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界面直观,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让客户得到先进实用的系统。

经济性:充分的利用原有的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整合,尽可能的减少新增资源的投入,使系统建设更加经济实用,以体现我公司所提出的“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扩展空间,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

为此,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

增加视频及其它控制模块,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第二章、安全防范系统2.1设计思路本安防系统主要运用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传输技术、红外技术、震动报警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感应技术等,实现对金融研发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

按照“抓应用、求先进、上台阶”的思路,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借助先进的安防技术提升系统的先进性,满足未来5-10年的发展要求;完善安防系统的管理和运用,使安防系统对安保、业务的作用最大化;完善系统之间的联动和应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户在运用本套系统时能充分感受到稳定、实用和便利。

充分利用安防系统资源,发挥整体效益,做到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

2.2系统组成主要有以下系统组成,他们独立又相互联系,所谓独立,这些系统都能独立运行,不会因为其他系统崩溃而不起作用;同时各个系统又在软件平台的集成下,进行有机组合,发挥单个系统完成不了的综合防护功能。

2.3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管理人员集中实时掌握未来馆内各重要区域的现场状态,同时对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本视频监控系统拟采用IP网络传输。

因此,设计方案采用网络摄像机加存储的方式。

即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采用视频线连接,在弱电间设置交换机,将信号后接入IP网络。

视频监控系统整体结构2.3.1 摄像机的点位和选型摄像机安装在大楼正门外、楼外四周、楼内大堂、各层出入口、电梯厅、电梯轿厢、停车场出入口、停车场内等处。

摄像机的选型上主要根据安装的位置和环境而定。

大楼中的主要入口设置固定半球型摄像机或固定枪式摄像机,走廊内安装固定半球型摄像机,地下停车场采用固定枪式摄像机对、对角各安装一体化快速球型摄像机,大厅及大开间办公室采用一体化快速球型摄像机。

在大楼外围拟采用一体化快速球型摄像机对楼外围监控。

其他地点设置可变焦距一体化枪式或固定焦距半球式摄像机,其中镜头和焦距的选择需要根据应用位置进行计算。

摄像机的监视环境在黑天与白昼光线反差较大时,一般使用彩色转黑白低照度摄像机。

摄像机尽量避免对准光线较强的背景,如果无法避免,建议选用宽动态摄像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