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按照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前高校及社会实际,大学
生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诚信品质教育、敬业精神教育、合作精
神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法纪意识教育。
(一)诚信品质教育。
人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
年来传承的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从事某项职业的立足点。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经
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
发展不够成熟,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加上利益的驱使,社会屡
屡出现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严重诚信缺失行为,对大学生产生
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他们诚信认识出现偏差,诚信信念动摇。
调查显示,大学生制造虚假简历现象十分普遍。
因此,加强诚实
守信教育,解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为他们走出校门、融入社
会打上诚信“预防针”,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敬业精神教育。
干一行爱一行。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规
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从开始职业生涯那一刻起必须坚持的
职业操守。
根据我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作的调查,当代大学生
比较缺乏敬业精神,尤其是缺乏奉献精神、吃苦精神。
他们中的
大多数人急功近利,索取多于奉献,不是把工作当事业,而是把
工作当跳板,稍有成就或稍不如意就频频跳槽,跳来跳去,最终
事业无成、一无所获。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必须
从大学时代开始加强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
业观、择业观、职业观和成才观,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注重意
志品质锻炼,养成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力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
德境界。
(三)合作精神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也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
团队的合作。
当代大学生是父母的骄傲和希望的寄托,是家庭生
活的中心。
由于长期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
自我认识片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自私,心胸狭窄,缺乏
包容心,在集体环境中往往不受欢迎,其直接后果是参加工作以
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大学时代起培养他
们的团结协作意识,使他们能够顺利融入工作单位,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四)责任意识教育。
责任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有责任、有担当是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作
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其是否具备责任意识,从大的方面看,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从小的方面看,直接影响到工作单位
的生产效益。
基于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成
为社会和单位值得信赖的、能够勇挑重担的骨干和脊梁。
(五)法纪意识教育。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也
是每一个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坚守的底线。
职业纪律意识和
法律素质,是每一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品质。
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不强、极力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在学校生
活中自由散漫是当代许多大学生的通病,将这些缺点带到今后的
工作之中,将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恶果。
故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
纪教育,引导他们从现在做起,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开始,自觉
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较强法律意识、严守工作纪律的合格职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