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二、适用围: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三、责任者: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
四、正文:1、验证申请2、验证立项申请表3、验证方案4、验证方案的批复5、验证报告6、验证报告的审批7、验证证书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
我公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国兽药典》2005年版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今拟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验证。
请予以批准!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小组成员组长:成员:申报单位: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申报日期:年月日验证申请批复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方案一、概述:1、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报告。
2、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3、验证判断标准:《中华人民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4、验证人员:质保部: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化验室:负责验证情况的检测和监督。
总经理: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5、验证日期:二、验证1、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薄膜过滤法及其有关要求进行。
2、容:(1)菌液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为3 代,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6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7天,加入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沙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60cfu的孢子悬液。
(2)验证方法验证试验进行了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
A、试验组供试液(Ⅰ)纯化水1ml(Ⅱ)药品名称(1:100)10g,取供试液1ml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60cfu试验菌。
B、菌液组测定所加试验菌数。
C、供试品对照组取相当于供试品1g(1ml),按菌落数据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D、稀释剂对照组用相应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浓度为每1ml供试液60cfu,按薄膜过滤法制备计菌落数。
(Ⅰ)纯化水试验组A 菌液组B 供试品对照组C稀释剂对照组DD组菌回收率%D/BC组菌回收率%(A-C)/B大肠埃希菌1 2 3 1 2 3 1 2 3 1 2 3≥70≥70 平均:金黄色葡萄球菌≥70≥70 平均:枯草芽孢杆菌≥70≥70 平均:白色念珠菌≥70≥70 平均:黑曲霉≥70≥70 平均:(Ⅱ)产品名称以上试验同时取试验用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1ml ,依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试验,均应无菌生长。
(3)验证方案的实施情况,及偏差情况分析。
对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 验证方案应进行严格细致精密认真的实施,根据统计结果,数据基本上应在允许偏差围。
(4)培训:所有参与的人员在开始验证前应作充分的培训。
(5)结果判断由上表可知,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试验组A菌液组B供试品对照组C稀释剂对照组DD 组菌回收率% D/BC 组菌回收率% (A-C)/B大肠 埃希菌≥70≥70平均:金黄色 葡萄球菌≥70≥70平均:枯草芽孢杆菌≥70≥70平均:白色念珠菌≥70≥70平均:黑曲霉≥70≥70平均:照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不低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大于70%,则按该验证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6)再验证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方案批复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报告一、概述:1、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报告。
2、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3、验证判断标准:《中华人民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4、验证人员:质保部: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化验室:负责验证情况的检测和监督。
总经理: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5、验证日期:二、验证1、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薄膜过滤法及其有关要求进行。
2、容:(1)菌液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为3 代,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6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7天,加入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沙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60cfu的孢子悬液。
(2)验证方法验证试验进行了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
A试验组供试液(Ⅰ)纯化水1ml(Ⅱ)药品名称(1:100)10g,取供试液1ml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60cfu试验菌。
B菌液组测定所加试验菌数。
C供试品对照组取相当于供试品1g(1ml),按菌落数据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D稀释剂对照组用相应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浓度为每1ml供试液60cfu,按薄膜过滤法制备计菌落数。
(Ⅰ)纯化水试验组A 菌液组B 供试品对照组C稀释剂对照组DD组菌回收率%D/BC组菌回收率%(A-C)/B大肠埃希菌1 2 3 1 2 3 1 2 3 1 2 383.33 73.33 96 96 97 60 60 60 52 52 51 50 51 50平均96 60 52 50金黄色葡萄球菌97 97 96 60 60 60 53 54 54 52 52 5280.67 71.67平均97 60 54 52枯草芽孢杆菌96 96 96 60 60 60 51 52 52 50 50 5083.33 73.33平均96 60 52 50白色念珠菌95 96 95 60 60 60 52 52 52 51 52 5286.67 71.67平均95 60 52 52黑曲霉96 96 96 60 60 60 53 53 52 51 50 5185.00 71.67平均96 60 53 51(Ⅱ)药品名称以上试验同时取试验用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1ml ,依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试验,均无菌生长。
(3)验证方案的实施情况,及偏差情况分析。
对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 验证方案进行了严格细致精密认真的实施,根据统计结果,数据基本上在允许偏差围。
(4)结论:由上表可知,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均不低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A菌液组B供试品对照组C稀释剂对照组DD 组菌回收率% D/BC 组菌回收率% (A-C)/B大肠 埃希菌 12 3 1 2 3 1 2 3 1 2 386.67 85.0089 89 88 60 60 60 38 38 38 52 51 52 平均89603852金黄色 葡萄球菌 91 90 91 60 60 60 40 41 41 50 50 5083.3383.33平均91604150枯草芽孢杆菌 89 89 89 60 60 60 38 39 39 51 51 5085.0083.00平均89603951白色念珠菌 88 88 88 60 60 60 38 37 38 52 52 52 86.6783.33平均88603852黑曲霉90 89 89 60 60 60 39 40 39 50 51 50 83.3383.33平均90 604050(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均大于70%,则按该验证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结论人:日期:批准人:日期:(5)再验证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
验证报告批复验证证书★★★★★★★★★★★★★★★★★★★★★★★★★★★★★★★★★★★★★★★名称:上述检查方法已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各项验证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批准按此方案执行。
验证报告名称:验证报告编号:验证完成日期:有效期:验证办公室:年月日备注:1.该方法应在当前验证条件下使用,使用条件发生变更,应报验证办公室审核,必要时重新验证。
2.该方法应按批准的标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