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轻利益重道义,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大爱壮歌。

这其中就包括去年因公殉职的原湖北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

2021年8月9日,他倒在了自我的工作岗位上,2021年4月4日,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的荣誉。

一个人,一种路;一生情,一股义。

当记者们来到杨汉军同志的住处时,发现他还住在上世纪90年代盖的房子,墙体渗出水渍……他生前能够说是不近人情,只要是亲戚朋友的托请,他一概拒绝;逢年过节时,他家的房门永远紧锁着——不给别人求他违规办事的机会。

做干部,就要行得正,干得稳,说得实,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通观杨汉军的事迹,他真正无愧于共产党的干部!汲取别人的能量,设计自我的岗位。

我此刻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也要学习他高贵的品质,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扑下身子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每一天都检查、反省自我的工作,离组织的要求还有多远的距离。

因为社区发展,关乎到民心凝聚的大问题,干部自我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很大水准上决定着工作质量的高低。

要敢于扮演黑脸,重点突破难题,善于频出新招,矢志担当职责。

要大兴调查研究,借助势头发展,重视一线工作,做出岗位特色。

【篇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我们追忆杨汉军、杜相堂两位同志,就是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来、发扬下去。

经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理应做到: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两位先进人物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

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我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经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两位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

这说明他们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持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我会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善提升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持续取得提升。

【篇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准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做一名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党员。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务必要有顽强的意志,务必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

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

要持续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

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持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就应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我做起,从此刻做起,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持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我。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提升,崇高的精神、完美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我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用心的投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杨善洲精神,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出了自我对学习的理解,透过这次学习,对我展开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活动中,透过深刻反思和认真领悟,我有如下一些理解。

一、透过教育,理解了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好处和重要性。

展开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准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展开先进性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

二、透过对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工作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

热爱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

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潜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抵制腐败现象。

三、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我的党性,提升了自我的水平。

透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务必坚定梦想信念。

坚定梦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理解世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梦想信念是一个思想理解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同时还应牢固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持续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

他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始终持续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艰苦朴素,时常是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透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同时,时刻提醒自我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

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

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超多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绝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

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篇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杨汉军出生于湖北仙桃农村,因为赶上了恢复高考,他上了大学、跳出农门、当了干部。

“我来自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我无论何时都不能忘根忘本。

”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应时而生的求学经历和就业机遇,让他对于社会发展形势、党的政策、个人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有着淳朴的感恩之心和敏锐眼光。

从学业到就业的顺利过渡和重要转折,让他在青年时期立下的高远志向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藏在武汉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漫漫征途中。

吴玉章有言:人生有世,事业为重。

一息尚存,绝不松劲。

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

这便是杨汉军同志所秉持一生的价值追求最生动的写照。

杨汉军同志的履历概括如下:曾任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副处长、市县干部处副处长、人才工作处(原知识分子工作处)处长、综合干部处处长,省委组织部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2021年9月,任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正厅级)。

2021年5月,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直到2021年8月9日午时,杨汉军被同事发现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因公牺牲,享年55岁。

纵观杨汉军同志的履历,他将为湖北省各类人才安排就业和促动职业发展作为终身事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兴盛便是他明确的事业追求。

因为志存高远,农村出身的他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反而以此作为事业的发端,抱着干事创业的活力与创造社会价值的热心坚守在组织工作第一线、冲锋在人才队伍建设最前沿。

从基层组工干部到武汉市组织部长,他在组织部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这三十年不但仅为组织工作所付出的精力完全超越了时间的指标,用个人的一路成长,记录着一座城市的一路变迁,见证着一批人才的一路收获。

狠抓落实,敬业奉献。

“落户难”“证明多”“住房贵”“流程繁琐”“手续复杂”……一场场调研、一次次摸底,“痛点”被一一挖出。

“便捷的落户政策和质优价廉的人才公寓,能吸引大学生,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赶在毕业季前,杨汉军带着一班人制定并发布了“含金量”颇高的“留汉九条”——本科及以上可先落户后就业,刚毕业大学生能低于市场价享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留汉九条”,条条直击“痛点”,饱含诚意。

在杨汉军的推动下,不到一年,新增30余万大学生留在江城就业创业,数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这样的成绩如果说有什么诀窍,只能说是业精于勤。

领导的勤奋务实会带动整个部门的执行力,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仅有出实招、下实功,才能见实效。

新时代组织工作中的敬业奉献,不能仅限于常规管理工作,还理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尤其是人才政策的贯彻落实,难免困难和问题,攻坚克难是狠抓落实和敬业奉献的必然要求。

创新思维,出奇制胜。

将武汉市的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相联系,市委提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力求经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而武汉窗口单位民意测评显示。

“市民对社区物业满意率最低,反映的问题60%以上涉及物业管理。

”物业公司覆盖千家万户,杨汉军独辟蹊径,他想经过展开“红色物业”,把物业发展为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