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是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
2.铁路重要产品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或产品强制认证。
3.铁路行车安全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机车车辆的车载监测设备,机车车辆的地面监测设备。
4.在干线及繁忙干线上,须设配智能跟踪装置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0km设置。
5.客车及固定配属的货车上应有所属局段的简称;客车还应有车种、定员、最高运行速度标记。
6.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不得超过75mm。
7.最高运行时速为90、120的货物列车紧急制动距离分别限制为800、1400m。
8.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不超过三钩或变更计划不超过三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变更股道时,必须停车传达。
9.最高运行速度120km/h及以上的客车应装有电空制动机、盘形制动装置和防滑器。
10.客车应装有轴温报警装置。
11.电化区段运行的客车、机械冷藏车应有“电化区段严禁攀登”的标识。
12.铁路信息系统网络按应用分为外部服务网、内部服务网和安全生产网。
禁止安全生产网直接与互联网连接。
13.罐车应有标明容量计算表的号码。
14.车辆的制动梁、下拉杆及交叉杆、横向控制杆及抗侧滚扭杆必须有保安装置。
15.站内的道岔及股道,应由工务部门会同电务部门、车站共同统一顺序编号。
二、选择题1.货车由( 1 )统一管理。
①铁道部②铁路局③装备部2.机车、客车、动车组等主要设备的报废、调拨及其重大的结构改变须经( 1 )批准。
①铁道部②铁路局③装备部3.对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等安全监控设备,每( 2 )检查一次。
①年②季③月4.对机车、车辆、建筑物的防火设施及器具、消防组织、防火防爆措施、危险品检查设备,每( 2 )检查一次。
①年②季③月5.铁路信息技术设备按其用途和性质分为两类。
一类设备:用于铁路运输生产和管理并且不间断运行的系统设备,应提供( 1 )小时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
① 7日×24小时② 7日×12小时③ 5日×8小时6.铁路信息技术设备按其用途和性质分为两类。
二类设备应提供不低于( 3 )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
① 7日×24小时② 7日×12小时③ 5日×8小时7.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 3 )。
①试验车②轨道检查车③特种用途车8.( 1 )为特种用途车。
①试验车②轨道车③凹底平车9.( 2 )为特种用途车。
①矿石车②轨道检查车③毒品车10.车辆修程,客车和特种用途车按走行公里进行检修, 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客车,修程为( 3 )。
①厂修、段修、辅修②厂修、段修、辅修、轴检③ A1、A2、A3、A411.车辆修程,客车和特种用途车按走行公里进行检修, 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 的客车,修程为( 1 )。
①厂修、段修、辅修②厂修、段修、辅修、轴检③ A1、A2、A3、A412.车辆修程, 货车分为( 2 )。
①厂修、段修、辅修②厂修、段修、辅修、轴检③ A1、A2、A3、A413.最高运行速度160km/h及以上的客车应采用( 2 ),安装客车行车安全监测系统。
①普通车钩②密接式车钩③小间隙车钩14.车辆轮对的内侧距离为1353mm,其允许偏差为( 3 )mm。
①±1 ②±2 ③±315.单式闸瓦货车(带闸调器)120制动机制动缸行程限度空车位( 3 )mm。
① 175~205 ② 110~160 ③ 115~13516.单式闸瓦货车(带闸调器)120制动机制动缸行程限度重车位( 2 )mm。
① 175~205 ② 110~160 ③ 115~13517.复式闸瓦客车制动缸行程限度为( 1 )mm。
① 175~205 ② 110~160 ③ 115~13518.列车中车体倾斜客车不得超过( 1 )mm。
① 50 ② 80 ③ 15019.货物列车中空敞车车体外涨不得超过( 2 )mm。
① 50 ② 80 ③ 15020.货物列车中重敞车车体外涨不得超过( 3 )mm。
① 50 ② 80 ③ 15021.最高运行时速为120km的货物列车紧急制动距离分别限制为( 2 )m。
① 800 ② 1400 ③ 200022.最高运行时速为160km的旅客列车紧急制动距离分别限制为( 2 )m。
① 800 ② 1400 ③ 200023.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遇车辆空气弹簧故障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2 )km/h。
① 100 ② 120 ③ 14024.铁路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技术管理文件等,都必须符合( 1 )的规定。
①《铁路技术管理规程》②《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5. 车辆编入列车须达到运用状态。
同一转向架旁承游间左右之和(弹性旁承及旁承承载结构的除外),货车为( 3 )mm。
① 2~6 ② 4~18 ③ 2~2026.车辆编入列车须达到运用状态。
同一转向架旁承游间左右之和(弹性旁承及旁承承载结构的除外), 客车为( 1 )mm。
① 2~6 ② 4~18 ③ 2~2027.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在车站调车作业时,无论单机或挂有车辆,与本列的车辆摘挂和软管摘解,均由( 2 )负责。
①机车司机②调车作业人员③列检人员28.列车中车辆车钩中心水平线高度空货车不得低于( 2 )mm。
① 815 ② 835 ③ 85029.列车中车辆车钩中心水平线高度不得超过( 2 )mm。
① 880 ② 890 ③ 90030.列车中车辆车钩中心水平线高度客车不得低于( 2 )mm。
① 815 ② 830 ③ 850三、判断题(√)1.客车的报废、调拨及其重大的结构改变须经铁道部批准。
(√)2.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3.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等组成。
(√)4.信号装置一般分为信号机和信号表示器两类。
(√)5.岔线、段管线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铺设安全线。
(√)6.采用密接式车钩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因故障更换15号车钩后,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40km/h。
(√)7.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
(√)8.密接式车钩的客车回送时,原则上应附挂旅客列车回送。
附挂货物列车回送时,应挂于尾部,但不得超过2辆。
(√)9. 列检作业应按规定范围和技术作业过程进行。
主要列检所的车辆检查与修理应有分工,并进行平行作业。
(√)10.复式闸瓦客车制动缸行程限度为175~205mm。
(√)11.在干线及繁忙干线上,须设配智能跟踪装置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 车辆段设车辆运行安全信息复示终端,货车技术作业场所设车辆运行安全中心复示站。
(√)12.运用中的车辆应按规定的周期检修。
扣修和出入厂、段的车辆应建立定时取送制度,并纳入车站日班计划。
(√)13.调车作业摘车时,必须停妥,采取好防溜措施,方可摘开车钩;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撤除防溜措施。
(√)14.列车中车辆车轮踏面擦伤及局部凹下深度滚动轴承货车不大于1mm。
(√)15.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时,计算闸瓦压力,并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交与司机。
(√)16.主要列检所所在站编组始发的列车中,不得有制动故障关门车。
(√)17.列车中车辆的连挂,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
连结软管,有列检作业的始发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
(√)18.客运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由客列检作业人员负责,无客列检作业人员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19.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连挂,由机车乘务员负责。
单司机单班值乘的由列检人员负责。
(√)20.坡度超过12‰,长度为5km及其以上线路为长大下坡道。
(√)21.特快旅客列车不准编挂货车。
(√)22.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
在运行途中如遇自动制动机临时故障,在停车时间内不能修复时,准许关闭一辆,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
(√)23.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车之内。
(√)24.列车最后第二、三辆不得连续关门。
(√)25.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的,以及底开门的扣铁未全部扣上的;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26.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27.客车的报废、调拨及其重大的结构改变须经路局批准,铁道部备案。
正确:客车的报废、调拨及其重大的结构改变须经铁道部批准。
(×)28.铁路局对各种检查车、试验车,每季度检查一次。
正确:铁路局对各种检查车、试验车,每半年检查一次(×)29.铁路局对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等安全监控设备,每半年检查一次。
正确:铁路局对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等安全监控设备,每季度检查一次。
(×)30.采用密接式车钩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因故障更换15号车钩后,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正确:采用密接式车钩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因故障更换15号车钩后,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40km/h。
(×)31.密接式车钩的客车回送时,原则上应附挂旅客列车回送。
附挂货物列车回送时,应挂于尾部,但不得超过3辆。
正确:密接式车钩的客车回送时,原则上应附挂旅客列车回送。
附挂货物列车回送时,应挂于尾部,但不得超过2辆。
(×)32.列检作业应按规定范围和技术作业过程进行,所有列检所的车辆检查与修理应有分工,并进行平行作业。
正确:列检作业应按规定范围和技术作业过程进行。
主要列检所的车辆检查与修理应有分工,并进行平行作业。
(×)33.在干线及繁忙干线上,须设配智能跟踪装置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 车辆段设车辆运行安全中心监测站,货车技术作业场所设车辆运行安全中心复示站。
正确:在干线及繁忙干线上,须设配智能跟踪装置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 车辆段设车辆运行安全信息复示终端,货车技术作业场所设车辆运行安全中心复示站。
(×)34.铁路产品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或产品强制认证。
正确:铁路重要产品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或产品强制认证。
(×)35.列车中车辆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不得大于8mm,客车运行途中不大于2mm。
正确:列车中车辆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不得大于8mm,客车运行途中不大于1.5mm。
(×)36.线路坡度超过6‰,长度为6km及其以上为长大下坡道。
正确:线路坡度超过6‰,长度为8km及其以上为长大下坡道。
(×)37.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分为简略试验和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