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函授)毕业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一--21世纪初小康型教师住宅设计建筑部分目的要求通过建筑构造部分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建筑设计条件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或工矿住宅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共同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建议标准一类建筑面积55-65 m2 使用面积42-48 m2二类建筑面积70-80 m2 使用面积53-60 m2三类建筑面积85-90 m2 使用面积64-71 m2四类建筑面积100-120 m2 使用面积75-90 m2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
4.层数:4~6层;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主卧室12~16 m2双人次卧室12~14 m2单人卧室8~10 m2餐厅38 m2厨房3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人)工作室6~8 m2电气设备包括用电量80~120kw·h/月,负荷1560~4000W(大套可增至6000W);电源插座合大居室2~3组,小居室2组,厨房3组,卫生间3组,另设:公用天线、电话、空调线等。
7、地形及环境(见图)8、气象条件气温: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0℃。
雨量:年降雨量800mm,最大雨量110mm/日。
风向:西北风为主导风向,风压:0.40KN/m2。
二、设计要求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完成本工程的建筑平面组合及建筑物的立面及剖面设计。
基本要求如下:1.总建筑面积:2500m2左右。
2.建筑层数:4~6层。
3.每套要求:100m2 :起居室(1间)、卧室(3间)、餐厅(1间)、厨房(1间)、卫生间(1间)、阳台(2个)、储藏室。
80m2 :起居室(1间)、卧室(2间)、餐厅(1间)、厨房(1间)、卫生间(1间)、阳台(2个)、储藏室。
4.注意其使用特点,合理安排每套独立空间和共用空间。
5.根据平面设计和使用功能所需的层高尺度进行剖面设计。
6.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规律,结合平面、剖面的空间组合,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7.注意与结构设计相协调。
8、设计内容:1).总平面图:比例1:50O。
2).建筑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和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O或1:20O,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 或1:20O。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或1:200。
4).建筑剖面图;2个,比例1:100。
5).建筑详图: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如楼梯详图、外墙身详图、门窗详阁等;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
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装修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住宅单方综合造价(元/m2)三、设计阶段1.方案设计(1.5周)(1)各层平面图1:200(2)主要立面图1:200(3)楼梯剖面图1:2002.施工图阶段(1.5周)(1)各层平面图及屋面图1:100(2)主要立面图1:100(3)剖面图1:100(4)大样图1:100(5)首页图:设计说明,门窗表,图纸目录,装饰表,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应包括;概括建筑名称、地点、设计依据、总图位置、自然地质条件、设计意图和贯彻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建筑构造方案及其它特殊事项说明。
四、参考书目参考资料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2.住宅设计原理3.民用建筑设计原理4.民用建筑配件图集5.房屋建筑学6.新版《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本。
7.《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8.《建筑制图》教材的施工图部分。
9.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结构部分一、设计依据1、按建筑使用功能要求2、建筑设计图纸3、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二、设计条件、资料:1、该建筑属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2、该建筑场地位于6度地震区,Ⅱ类场地土3、地形:详见建筑设计部分的资料;4、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地层自上而下为(1)填土层:厚度约为0.5m;(2)砂质粘土: 厚度约为2.0m;(3)卵石:中密, 厚度约为5-7m;(4)基岩:表层中度风化.建筑区地层的承载力较高,地下水位高程为-8.00 m, 地下水对一般建筑材料无侵蚀作用,不考虑土的液化.5、气象条件: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西北风,基本风压 .6、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设防.7、材料供应及施工能力均能得到保证.8、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9、可保证供应各种规格的钢筋、钢材及C10~C40级混凝土用作建筑材料三、荷载1、楼面活载民用建筑楼面活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2、风载基本风压W0按荷载规范附图(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取值风载体形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荷载规范取值四、工程地质条件1、该场地地形平整,无滑坡,无液化土层等不良地质现象2、地基承载力fk=200KPa五、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方案及型式,进行结构布置2、选用预制标准构件(楼面板、屋面板、过梁、楼梯及基础梁等)3、构件计算(荷载计算、承载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4、基础计算(地基承载能力验算、基础承载能力计算等)5、墙体内力及强度计算6、计算一部现浇楼梯(荷载效应计算、承载能力计算)六、绘制施工图1. 结构施工图----统一用2号图纸完成,要求完成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及基础配筋图(1:30); 1~2榀XKJ的配筋图(1:50;1:25); 现浇楼梯的结构布置图(1:50)及配筋图(1:30); 现浇板及雨篷的配筋图(1:50); 连梁的配筋图(1:50;1:25).2. 结构计算----写于计算书中**选做框架结构的注意**要求完成1~2榀XKJ及其柱下基础的设计计算; 现浇楼梯(梁式或板式)的设计计算; 现浇板及雨篷的的设计计算; 连梁的的设计计算;3. 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设计计算书中必须注明结构及其构件选型和结构布置的理由及设计依据,对于所选用的标准构件应注名构件的代号、标准图集的代号、构件的自重及详细尺寸,以便为后面的计算作准备. 详细列出结构设计计算的各个步骤、全部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计算书中应附有必要得计算用图(结构及构件的关系图和结构及构件的计算简图).计算书的书写必须整洁,不能随意涂改.七、设计要求:通过本设计了解一般砖混结构设计的特点,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熟悉和掌握绘制施工图的技能,锻炼独立工作和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
要求设计中做到:方案合理,计算准确无误,计算书写工整,图面布局匀称,表达准确清楚,图面清洁。
1. 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承重及抗震方面的要求、场地地质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合理进行结构及其构件(楼面板、屋面板、过梁等)的选型和结构布置,应尽可能使计算简便,统一构件的编号,确定构件的定位尺寸,正确标注构件的结构标高.2.计算时,应有正确的计算简图, 选择合理的构件尺寸.内力计算步骤要完整,内力计算可手算也可用计算机计算,手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得计算方法.进行内力组合,确定截面的配筋,并且满足构造要求.施工图中,结构及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受力钢筋、箍筋及构造钢筋的编号要清楚、正确. 受力钢筋的锚固、连接及截断位置要清楚正确; 箍筋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范围要详细准确,配置的数量要正确,横断面的选取位置及数量要合理.KJL的梁顶及梁底标高要正确.要按规范作图(仿宋体字,线型选用要正确).3. 现浇楼梯的设计时,梁式或板式楼梯自选,要有正确的计算简图,构件的截面尺寸要合理.内力计算及配筋要正确.施工图中,各构件的代号、尺寸的标注要齐全,配筋图要正确,结构标高要标注在相应位置. 现浇楼梯的代号可用XLT表示(XTB表示梯板;XTL表示梯梁).4. 现浇板的设计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分清楚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板的厚度要合理,受力筋(板底与板面)及非受力筋的配置和标注要正确,并标注板的底部及顶部的结构标高.定位轴线、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 现浇板的代号可用XB表示.5.连梁的设计计算可考虑采用塑性理论.连梁的代号可用XLL表示.八、参考资料: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87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3. 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6.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 105-87毕业设计指导书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创造的人造环境。
因此,设计人员应首先研究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地方特点,然后通过多种多样的空间组合方式设计出满足不同生活要求的住宅。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应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
本次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师生都应当充分重视。
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特作如下指导。
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①通过该次设计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了解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水、暖、电各工种之间的责任及协调关系,为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我国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
先经过老师讲课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进行答疑、审图后,每位学生必须将全部设计图纸加上封面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