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门窗标准
1.门窗设计原则
门窗设计应满足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等要求;门窗设计需满足采光、通风的基本使用功能;并与建筑立面统一设计,还应考虑到:
1.1.门窗的大小尺度应与房间的大小尺度相匹配;T1
1.2.门窗的布置应考虑到机电设备、室内精装、家具摆放、厨柜和洁具安装等要求,应避免相互的遮挡或干扰;
1.3.主要门窗的位置应考虑成人在室内立姿和坐姿向外观看视野的开阔;
1.4.门窗的数量,除别墅内面积较大的四厅一卧(客厅、起居厅、家庭厅、餐厅和主卧室)以外,每个房间一般只需在一面外墙布置一樘窗即可;T2
1.5.门窗的安装应考虑到基于室内观看其本身的位置规整和美观。
通常窗在一面墙的位置应尽量居中,当一个房间内有多个窗时,窗户的尺寸大小和安装高低位置尽量一致,且平面布置均匀。
2.门窗尺寸标注
为使建筑、结构、门窗深化、石材(磁砖)幕墙深化、装饰线深化等专业在设计时保持门窗尺寸标准一致性,特此规定门窗尺寸标注要求。
2.1.门窗在建筑施工图中所标注的尺寸亦为为建筑立面施工完成后的门窗洞口净尺寸,其他专业以此为基础进行标注。
例如:
(1)当建筑施工图中门窗洞口宽度标注为1米时;
(2)结构施工图中按1米标注,实际施工中洞口每边建议放量为:附框宽+15毫米;
(3)门窗二次深化设计图中按1米标注为窗框的外廓尺寸;
(4)石材(磁砖)幕墙二次深化设计图中按1米标注为石材(磁砖)幕墙施工完成后的门窗洞口净尺寸;
(5)装饰线二次深化设计图中按1米标注为装修完门窗洞口净尺寸。
3.门窗洞口尺寸
由于门窗型材的尺寸、构件重量、使用功能、地域审美习惯等原因,门窗的有些洞口尺寸尽管满足相应的规范和建筑立面的整体美观要求,但是对使用功能有影响,或是视觉美观欠缺。
因此,提出推荐的门窗洞口尺寸。
3.1.门洞口尺寸
3.1.1.入户门:单扇门宽1米;双扇门宽≥1.3米,门高宜2.4米。
3.1.2.铝合金阳台(庭院)门:单扇门宽0.9~1米;双扇门宽1.5~1.8米;门竖向分4格时宜≥2.4米;门宽尺寸尽量避免在1~1.5米和2~2.4米范围内选择。
3.1.3.铝包木复合门:单扇门宽1米;双扇门宽1.5~2米;门竖向分4格时宜≥
2.4米,门宽尺寸尽量避免在1~1.5米和2~2.4米范围内选择。
3.2.窗洞口尺寸
3.2.1.铝合金窗:单格窗宽0.6~0.7米;双格窗宽>1.2米;
3.2.2.铝包木复合窗:单格窗宽0.7~0.8米;双格窗宽>1.2米;
3.2.3.厨房、卫生间窗台高度宜0.9米,方便各类橱柜、卫生洁具的布置。
4.分格规定
4.1.入户门:双扇门宽1.3米时,母扇宽900毫米,子扇宽300毫米,门高≤2.4米时不设上亮;
4.2.阳台(庭院)门:门宽1.5~2米时双开启门扇均分;门宽≥2.4米应竖向分为4格,中间2格为开起扇,开启扇的玻璃宽度宜大于固定扇的玻璃宽度;一般不采用竖向分3格门;高≤2.4米时不设上亮;见图1
4.3.窗分格:在距地坪0.9米~1.6米(成人坐姿和立姿的平视范围)内不宜设置横向窗栏。
见图2
5.开启扇规定
5.1.窗宽度0.7米左右时,按窗宽设开启扇;窗宽度在≤1.8米以下时,仅设1扇开启;窗宽度在≥2.1米以上时,可设2扇开启;当一个房间有两个以上窗户时,全部窗户可开启扇数量≥2扇即可;
5.2.开启形式:别墅一般采用平开内倒开启方式,厨房、卫生间、工人房、楼梯间等次要房间采用上悬开启方式;
5.3.铝合金窗开启扇宽度宜为500毫米,高度1.4米;铝包木窗开启扇宽度宜为≥600毫米,高度1.5米;
5.4.平开内倒开启扇执手距地坪1.5米左右,上悬开启扇执手距地0.9米。
6.特殊窗:
6.1.玻璃幕墙:如建筑立面设计对幕墙无线条等装饰要求时,幕墙宜按1米~1.5米见方均匀分格;
6.2.楼梯间窗户:如建筑立面设计对楼梯间窗无线条等装饰要求,以及不设开启扇时,楼梯间窗户宜按1米左右见方均匀分格;窗台高度宜为600~900毫米;
6.3.地下室窗户:住宅无下沉庭院时,住宅室内外高差宜≥600毫米,在地下室外墙设置采光窗,使地下室具备的通风、采光条件,从而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地下室窗高度≤600毫米时,应采用铝合金窗;
6.4.天窗
6.4.1.多层以上住宅不宜在一层地下室跨出主体部分设置水平天窗;
6.4.2.坡屋面设置天窗时,应选择厂家定型产品,并对其预留洞口尺寸以及防水节点构造的可靠性进行确认。
6.5.装饰窗
6.5.1.鉴于北京地处寒冷地区,不提倡额外设置窗户用作装饰功能;不提倡过多采用飘窗;
6.5.2.在客厅背景墙和主卧室床屏墙设置装饰窗时,宽度宜为0.8~1米,且应成对设置,位置尽量布置两侧距边墙300毫米的位置,以便空出中间位置摆放家具或其他建筑构件。
见图3
7.门窗安装
7.1标准节点:见图4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
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
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X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
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
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
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
对
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
对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
X
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
X
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X
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
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对
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
X
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
√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