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期末复习课件)
水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期末复习课件)
海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t最密}℃=3.975-0.2168S+1.282×10-4S 2 海水的冰点与盐度的关系:
{tf}℃=-0.0137-0.05199S - 7.225×10-5S 2
当tf = t最密时
解联立方程可以得到:
tf = t最密 = -1.35 ℃ S = 24.95
40 1.032163 1.031663 1.030878 1.029846 1.028595 1.027144 1.025504
水温同样是相差1 ℃,在低温段引起的密度差比较高温度段的密度差要小很 多,如在25 ℃附近时相差1 ℃的水的密度差,是4 ℃附近相差1 ℃的水的密 度差的31.5-32.6倍。可见在较高温度时,风力使水流转所需克服的热阻力较 大。
«养殖水环境化学» 总复习
天然水的构成
第一章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一、基本概念 离子总量、矿化度、盐度的原始定义、氯度的原始定义、氯度 的新定义、天然水的依数性、标准海水、人工海水、电导率、 补偿深度 二、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矿化度测定的标准温度 三、含盐量与养殖生产的关系 四、海水的密度、盐度、温度间关系,海水密度测定的标准温度 五、海水冰点、蒸汽压、沸点与盐度关系
池塘水体夜间耗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
水体Biblioteka 池塘类型生物呼吸 (%)
淡水 无锡高产鱼池
半精养鱼塘
半精养鱼塘
海水
对虾池塘
对虾池塘
对虾养殖 后期池塘
20.0 16.1 15.3 25.2 16.1-16.9 34.0
“水”呼吸 (%)
“泥”呼吸 逸出 (%)
出处
71.0 72.9 69.4 58.2 63.1-67.9 35.0
9.0 0.6 14.8 16.6 13.4-18.9 30.0
—
—
10.4
—
—
—
— 臧维玲,1995
— 徐宁,1999
— 林斌,1995
第四章 天然水的pH和酸碱平衡
一、基本概念 天然水的缓冲性、分布系数
二、天然水存在的3种缓冲系统 三、生石灰清塘的原理——
碱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1)碱度可以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
重金属一般是游离的离子态毒性较大 重金属离子能与水中的碳酸盐形成络离子
铜的有毒形式Cu2+、CuOH+: 当湖水的碱度足够大时,加进水中的铜约有90%转化为碳酸盐络合 物, Cu2+、CuOH+的实际浓度很低,因而表现出铜的毒性减少。 在用重金属防治鱼病时要注意重金属的用量(剂量)与水体的碱度 有关。碱度大,重金属的药效就会降低。
一、基本概念
溶解度、饱和度、饱和含量、浮头、泛池、氧盈、 氧债、窒息点
二、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三、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来源排序,夜间耗氧因素) 四、池塘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的昼夜变化) 五、溶解氧的生态学意义(生物学意义,天然水缺氧状态下的水化学特征) 六、泛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七、改善水体溶解氧状况的措施 八、沿岸养殖区底层水缺氧的原因 九、生产上经常在晴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的目的
风力的涡动混合、密度差引起的对流混合
九、湖泊(水库)四季的典型温度分布特点 十、室外海水越冬池底层保温的关键?原因?
湖泊(水库)四季的典型温度分布
水温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点; 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季一般是上层水温高,下层低,形成水温的正分布 —夏季的正分层期(停滞期) 冬季则是上层低,下层高,形成水温的逆分布-冬季的逆分层期 春、秋季节是以上下水温几乎相同为特征—全同温期
t(℃)
0 5 10 15 20 25 30
不同温度和盐度下海水的密度(g/cm3)
5 1.003970 1.004006 1.003670 1.003012 1.002068 1.000867 0.999433
10 1.008014 1.007967 1.007562 1.006347 1.005857 1.004617 1.003147
S
20
30
1.016065 1.024101
1.015858 1.023744
1.015321 1.023080
1.014496 1.022150
1.013416 1.020983
1.012102 1.019598
1.010568 1.018003
35 1.028126 1.027697 1.026971 1.025990 1.024781 1.023362 1.021746
硫在水中的转化
➢ 蛋白质分解作用 ➢ 氧化作用 ➢ 还原作用 ➢ 沉淀与吸附作用 ➢ 同化作用
还原作用(反硫化作用)
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SO42-被还原成硫化物
• 条件:缺乏溶氧: O2 >0.16mg/L还原作用停止
•
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
有微生物参与
•
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丰富
第三章
天然水中的溶解气体
第二章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
一、基本概念 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碱度、
海水主要离子组成的恒定性-海水化学的显著特征 二、硬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养殖水体对硬度的要求 三、淡水、海水碱度的构成; 四、碱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养殖水体对碱度的要求 五、硫在水中的转化: 六、天然水中K+的含量一般远比Na+低的原因 七、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及调控方法 八、硬度的计算
冰点、最大密度时的温度随盐度的变化
t最密
tf
tf = t最密 = -1.35 ℃ S = 24.95
海水密度测定的标准温度:17.5℃ 在其他温度下测定密度皆需换算成该温度下的密度 σ17.5=αt+K
第一章(续)
六、在水域生态学中通常用透明度来反映可见光 在水中的衰减状况
七、天然水的阿列金分类法 八、引起水体流转混合的主要因素:
北方地区海水池塘的室外越冬
盐度为35的海水冰点为-1.9℃,最大密度温度(-3.5℃)比 冰点低。在秋末冬初降温过程中,如果池水盐度均匀,上下水温 将同时下降(全同温),密度流可以一直持续到上下均-1.9℃, 然后表层再结冰,不需要依靠风力的吹刮。这对安全越冬是很不 利的。为了在底层保持较高的水温,应该使上下盐度有差异—— 依靠底层水较高的盐度来维持较高水温(用增加盐度的“增密” 补偿升高温度的“降密”)。可见,室外海水越冬池底层保温的 关键是添加低盐度的海水或者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