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44分)1.看拼音写词语(8分)lǎn duî dào suì diǎn zhuì chà yì(懒惰 ) ( 稻穗 ) (点缀) ( 诧异 )qíng zhe wān yán tān huàn jǐn shân( 擎着 ) ( 蜿蜒 ) ( 瘫痪 ) ( 谨慎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线。
(3分)整宿.(xiǔsǔ)仿膳.(sàn shàn)誊.(tãnɡyù)写藐.(miǎo mào)视视浊.(zhúzhuï)盔.(kuīkuì)甲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刻舟求剑滥竽充数龇牙咧嘴虎啸龙吟对牛弹琴巍然耸立囫囵吞枣惊涛骇浪4.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6分)熟:A.熟练B.熟悉C.程度深D.成熟瓜熟.蒂落( D )熟.能生巧( A )熟.门熟.路( B )深思熟.虑( C )破:A.开支、花费B.劈开、毁坏C.揭穿、剖析D.冲开、攻下E.突破、撤除F.耗伤、破败势如破.竹( B )破.格提拔( E )打破.晋军( D )一语道破.( C )破.费( A )临:A.靠近;B.来,到;C.对着;D.将要,快要居高临.下( C )临.危不惧( C )身临.其境( A )5.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5分)A、(如果)你对别人没礼貌,(就)别想让别人尊敬你。
B、我们(如果)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退缩,C、()对别人有所承诺,()应该尽力做到。
D、小明()体育能够达标,()她能坚持锻炼。
E、这里的花()很多,()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
6.你知道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吗?(4分)A、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
()B、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呱——呱”地叫。
()C、我们殷切地希望——希望你们胜利归来()D、第二天寒冷的早晨,这个穷苦的女孩子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里冻死了。
()7.按要求改句子。
(5分)A、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1分)B、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改为反问句)(1分)C、戴着红领巾的王艳一片片地拾起地上的纸片。
(缩句)(1分)D、我为他骄傲。
(双重否定句)(1分)E、小艇成了工具。
(扩句)(1分)8.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分)“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乱文整理。
(3分)( )一次,他竟想出十一种出入房间的办法。
( )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意,制造令人想不到的东西。
( )在当时,电脑可是稀罕物儿。
( )当他还在小学时,他就组装过一台简易电脑,那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
( )所以,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 )小时侯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
10.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3分)在综合实贱课上,老师让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斗财主”的故事。
因为小华嗓子哑了,所以讲得很认真,很生动。
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深深吸引。
他刚讲完,老师便带领大家激烈鼓掌,还夸他永远总是我们班讲故事最棒的。
二、口语交际。
(3分)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
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个人卫生的呢。
”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 。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
”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三、 阅读理解。
(25分)(一)课内阅读《望大陆》。
(4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天苍苍, 望我故乡; 望我大陆; 野茫茫,故乡不可见兮, 大陆不可见兮, 山之上, 永不能忘。
只有痛哭。
国有殇!1.全诗共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________站在________的高山顶上望故乡、望大陆的所见所想。
(1分)2.诗中两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________________成了诗人牵挂的一切。
(1分)3.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正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
这两句从手法看是用典,出自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________》,“山之上,国有殇” 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
“国有殇”即“有国殇”,“殇”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迁移阅读(9分)乡 愁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分)2.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意象,借助它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
(2分)3.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________ 海峡。
(1分)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1分)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5.诗人把乡愁比作“坟墓”,表现两岸亲人至死不能团聚的悲痛,比作“海峡”突出了诗人__________的迫切心愿。
你能写出两个新鲜的比喻来形容乡愁吗?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6.全诗你最喜欢的是第_______节,因为这节是诗人感情的_______,由个人儿女情怀上升到家国之痛,可看成整个炎黄子孙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感情。
(1分)(三)短文阅读(12分)(一)伞的故事(12分)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
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
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
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
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
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1分)喜出望外: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分)近义词:坚决()反义词:快活()3.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4.用“”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1分)5.请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分)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2分)7.“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
(2分)四、作文(28分)题目: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