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职工考核细则条例

教职工考核细则条例

教职工考核细则条例(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初中教师考核评价方案教职工考核分为四个级部、前后勤音体美微机、学校领导六个考核单位,按照德、能、勤、绩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每学年度集中考核一次。

关于六个考核单位人员的排序问题,做出如下操作规定:1、考核单位内排序。

全体教师按照“德、能、勤、绩”考核细则积分,先在各自的考核单位内排序。

2、一线教师排序。

除优秀外的其他教职工序列,采用首尾对齐等差序列排序法排序,并列名次教学成绩高的在前。

3、一线教师、学校领导排序。

学校领导合格序列的第一名与一线教师的合格序列的第一名对齐,最后一名原则上进全校总排序的前1/3,同样名次教师在前,领导在后。

4、全体教师排序。

前后勤教师合格序列(扣除优名额后的合格人员)的第一名为全校教师合格序列前1/5之后的第一名,最后一名为全体教师序列的最后一名,然后按等差序列进行排序,初四教师原则上进考核的前2/3,完成升学任务进考核的前1/2)。

教师考核积分按照下列细则进行:一、德(15分)优秀(15分)、合格(12分)、不合格(0分)师德考核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考核方法步骤1.成立学校考核委员会。

考核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组成。

教职工代表由领导提名教代会通过产生,比例不能少于考核委员会成员的1/3。

考核委员会成员要挑选作风正派、办事公正、政策业务水平和群众威信较高的人员参加。

考核实行百分制。

其中学生评议占20%,教职工评议占30%,考核委员会评议占50%。

师德考核每学年一次,于学年末进行。

2.组织评议。

学校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和家长通报师德考核内容和标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检查的力度。

评议由学校考核委员会统一组织,分学生评议、教职工评议、考核委员会评议三部分。

学生评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主任在本班评议;任课教师由考核委员会在其所教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评议,对于所教班级较多的任课教师,不能连续两年由同一个班级对其进行评议。

学生评议要允许家长参与。

教职工评议:采取全体教职工集体评议的方式进行。

考核委员会评议:考核委员会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在打分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对每个教职工作出客观评价。

3.公布考核结果。

考核委员会将考核结果通过适当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公布。

考核等级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其中优秀为90分—100分,合格为80分—89分,79分以下为不合格。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等级定为不合格:1、因安全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师生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2、触犯法律受到刑事处罚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尚未解除处分的;3、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4、向学生和家长索要钱物、接受学生和家长宴请、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5、参与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的。

考核结果的使用1.建立教师个人职业道德考核档案。

教师个人的师德考核档案要存入教师个人的专业技术档案。

2.对师德考核优秀者,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和评先树优时加分或优先考虑,具体政策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予以降落聘或解聘,同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评先树优中予以一票否决。

3.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在按照上述要求单独使用的同时,要在事业单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权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者必须是师德考核优秀者。

对问题较重、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要定为不合格。

二、能(20分)(一)、常规教学工作方面14分主要考察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情况。

基本内容:(1)评价内容:a、教学计划与备课;b、课堂教学;c、作业布置、批改与辅导d、质量检测与分析(2)评价办法由校长、教导主任、学科分管领导、教科研员、被评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领导评议文理评委,由全体学科教师组成教师评议评委,依据规定,共同对4项常规进行检查评议,其权重均等,常规检查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其结果取两次的平均数。

中间抽查结果按50%的权重直接记入考核。

量化办法:被检查的项目符合要求的列为一档,记3分;不符合要求的经修改合格的列为二档,记2分;不修改或修改不合格的该项为0分。

说明:1、其中“a、b”两项,每项优秀者再加1分。

b中第一名者,定为校级优质课,开学初举行校级示范课。

2、本学年被评为校级或市级先进教研组的该组每位成员加1分,教研组长加2分。

4、上列各项经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抽查不合格者,该项不得分。

5、视导评估中受到上级高度评价的(依据意见反馈和教研组意见核实),该项加1分,问题严重的该项减1-2分。

6、学校组织专项工作不得弃权,否则分管领导扣1分,成员每人扣0.5分。

(二)专业发展评价9分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教科研、专业发展3个指标1、继续教育2分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按规定完成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数,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理论业务培训;每学期至少保证50小时的业务理论学习时间,写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每学期发表1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

完成质量优秀者得2分,一般者得1分。

2、发展成果2分:(1)、教师发表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反思案例等按以下标准奖励:县市级正规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均加1分。

国家、省级、地级每高一个级别加0.5分、经验介绍提高一个级别加分,在莱州教育和莱州教学研究发表的文章每篇加1.5分,多作者的按比例分配。

第二作者是第一作者的50%。

(2)、校级经验介绍加1分,论文4分封顶,但宣传学校的报道市级加2,地级加3分依次类推,不封顶。

3、教科研2分每位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相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在课题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

得基本分2分;教科研工作特别优秀者加1分;只立项不研究或有资料并没有开展工作的得0分,按规定没有设立科研课题者减0.5分。

4、专业发展3分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完成规定的任务可得基本分2分,被评为优等参加市级展评的再加1分。

在学校举办的教师专业发展各项评选活动中,有一项活动不参加在能项中减1分,优胜者加1分。

三、勤:(20分工作量10分,勤10分)工作量包括课时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出勤率三个指标1、课时工作量:10分语、数、英两个班或10节;初二地理、初三会考学科10节;政治、史、地、生、理化每周满12节,其它学科每周14节;视为满工作量得10分。

注:统计不含自习课临时课。

操作方法:不满或超工作量的按下列公式计算:工作量分数=10/本学科满工作量的课节数×实际规定上课(正课)节数。

2、管理工作量:(1)、教研组长:中心教研组长加1.5分,副组长加1分;年级教研组长或学科教研组长加0.5分。

(2)、实验管理员:生物管理员、物理实验管理员、化学实验管理员各加3分。

(3)、网管员加5分;电教器材管理员、电教服务员各加4分(包括教育技术装备统计、继续教育电子管理员等);音、体、美器材管理、操场卫生管理加1分,其它学科综合管理各加1分;阶梯教室管理员、远程教育管理服务员各加3分;科技辅导员加1分(只有当年有活动者加分)。

(4)、学籍管理兼义务教育档案得8分;文书得5分。

(5)、图书兼阅览管理3分。

(6)、跨级的语数英学科加2.5分,其他考试学科跨级跨课加1.5分;非考试学科跨课加1分。

(7)、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兼课均按满工作量对待。

说明:此项加减分因素,仅对有教学成绩的一线兼职教师作为加分项目,不含其他系列兼职人员;在特种教室管理工作量加分中各项中对认真履行职责,得到主管部门领导和教师认可的,且满意率高于80%的加1分,高于95%的加1.5分;对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领导及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减0.5分。

3、出勤率:(10分)(1)病假两天以内(含两天)不扣分,超过两天每天扣0.5分。

(2)每学期每人请一天事假不扣分,超过一天扣1分。

(3)每学期迟到两次不扣分,超过两次每次扣0.2分,旷课一次扣1分,病假不超过1个月,事假不超过10天的得5分,否则不得分。

(4)休法定假期达一学期的,以另一个学期的考核为准。

(5)上级或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或紧急活动无正当理由而无辜迟到、缺席者在考核总分中扣1分/天。

迟到一节折合1/4天。

四、绩(50分)合格率(包括优秀率和及格率)由“个人合格率”;“班级、级部合格率捆绑”两部分组成。

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考核,其权重分别为40%和60%记于考核成绩。

(一)初一、二、三、四级部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办法1、及格率占60%,,优秀率占40%。

均和临近乡镇当年同学期的考试成绩的平均指标相比,高出1个百分点(或1分)加一分,低1个百分点(或1分)减一分。

2、捆绑制:年级教学成绩合格率得分在级部主任个人教学成绩中占50%权重,班主任教学成绩=所教班级合格率综合得分*2/10+本班级合格率综合得分平均值*1/10+个人教学成绩*7/10;任课教师个人教学成绩得分=所教班级合格率综合得分平均值*2/10+个人教学成绩*8/10.(二)初四级部教师绩的考核办法1、初四学科个人教学成绩同初一、二、三得分权重为40%;班级捆绑占50%,升入重点高中人数以班级为单位赋分,各班完成近三年我校升入重点高中(计划内)平均人数(或市下达指标数)得基本分25分(50*50%),每增加一人加1分,少一人减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