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专题1

高考地理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专题1

高考地理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专题12020.031,读图回答1.图中②城市西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冷海水上泛所致 B.位于密度流海区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2.图中的四个城市,其气候特点与图相符的是()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D.④城市2,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亚洲、欧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C.非洲、亚洲、北美洲 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3,下表表示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

回答1.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2.表中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米产区B.乳肉畜牧业C.种植园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3.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土面积小于丙国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④人口密度大于丙国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4,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其中()A.跨纬度最广的是大洋洲B.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C.跨南、北半球的是北美洲 D.跨东、西半球的是南美洲5,下图为某平原地区一城市的工、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图中①~④产业布局合理的是A.①-纺织工业 B.②-蔬菜花卉种植业 C.③-乳畜业D.④-食品工业2.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且布局合理,则该平原可能位于A.25ºN~35ºN的大陆东岸 B.30ºS~40ºS的大陆西岸C.40ºN~60ºN的大陆西岸 D.10ºN~25ºN的印度半岛6,读下面中亚图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当地时间2008年4月1日下午1点13分,北京奥运圣火包机“奥运圣火号”抵达下图中的A城国际机场。

北京奥运会圣火从那里开始“和谐之旅”境外传递的首航。

A城面积约为190平方公里,以盛产苹果著称。

其历史悠久,在汉朝时期被为七河邑,是“丝绸之路”古道走出中国的第一站。

城市始建于1854年,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成为该国首都;1997年12月10日,A城由昔日的首都变成一个直辖市。

近年来,中国与A城所在国家睦邻关系日益深厚,两国的双边贸易也越来越红火,两国间的共同边界已形成一条友好、合作的纽带。

(1)A城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

(2)中亚地区深居亚洲内陆,属______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3)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__________(国家)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_________(国)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

(4)我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在阿拉山口与_______________(国)的铁路接轨。

从_________洋沿岸经中亚与_________洋之间架起一座由铁路构成的“陆桥”,它东起我国的_____________,西至荷兰的______________。

(5)由我国长白山经内蒙古、新疆到中亚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带。

这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6)你认为我国选择A城作为北京奥运圣火全球传递的首站都有哪些原因?7,图为30°纬线圈(各数字代表相应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A是晨线与该纬线的交点,B是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图,读图完成1.该日最有可能是()A.3月2l日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2.此时北京时间是()A.2点B.10点 C.14点D.22点3.假如O点是极点。

OA两侧日期不同,则B点的地方时为()A.10点B.11点C.17点D.23点8,读两国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A城与B城相比,城市问题哪一个更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①、②两处,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9,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A.A图B.B图 C.C图D.D图2.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A图B.B图 C.C图D.D图10,图甲为某国轮廓图,读图回答1.当图甲中A旗杆正午的影子如图乙所示时,影子为一年中最短,此刻,图甲中①②③④地的旗杆无影子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此时A旗杆的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那么()A.纽约曙光初现B.亚平宁半岛上和风细雨C.圣地亚哥天气干热D.孟买正受到西南气流的洗礼11,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C.东高西低D.北高南低2.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A.①地B.②地 C.③地 D.④地3.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12,下图为两幅世界区域图,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区时)2008年2月28日14时从甲地启程前往乙地。

据此回答1.轮船出发地,乙地时间是()A.2月28日3时 B.3月1日1时C.2月29日1时 D.3月1日3时2.甲城市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乳畜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13,日本和英国都具有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地理位置上--是位于中纬度地区大洋东部的岛国;B.自然环境上--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山地丘陵和火山地震;C.发展条件上--国土小,资源少,能源不能自给;D.经济特征上--工业占绝对优势,钢铁、造船和电子工业都很发达。

14,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A.2~3月B.6~7月 C.8~9月D.11~12月15,读图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30°E B.0°,60°EC.30°N,30°W D.0°,120°E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C.0°,150°W D.150°W,180°16,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该大陆为()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2.甲地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7,下图是一幅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图中数值单位为米,读图并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A C D E F G(2)A点在D点的方向,G点在D点的方向(3)已知黄庄海拔为150米,实测气温为170C,此时B点的气温应是0C。

(4)假设量得图上D点与黄庄的距离为6.5厘米,那么D点与黄庄的实际距离为千米。

(5)图中河流的支流甲、乙、丙中,其中哪一条支流画错了?。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7)计划修建水库,水坝建在何处比较合适?(图中字母)(8)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准确范围)18,下列有关欧洲河流特点与其成因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A.大江大河少--陆地面积小,大陆轮廓较破碎;B.国际河流多--地形以平原为主;C.径流的季节变化较小--气候较湿润,气候的海洋性强;D.多运河相连,航运便利--平原广阔,分水岭低矮。

19,下列国家、地形区和主要矿产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印度--德干高原--煤炭、石油、铁矿B.法国--洛林高原--铁矿C.伊拉克--图兰平原--石油、天然气D.南非--南非高原--黄金、金刚石、磷酸盐20,读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T1至T5阶段,工业区布局变化的最大影响在于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 B.缓解市区交通紧张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21,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海洋面积略大于陆地B.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C.赤道贯穿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D.东、西半球陆地面积大致相等答案1, A B2, C3, C B D4, B5, AB AB6, (1)阿拉木图(2)温带大陆性温带草原温带荒漠(3)中国乌兹别克斯坦(4)哈萨克斯坦太平大西连云港鹿特丹港(“太平”与“大西”可以互换)(5)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从沿海向内陆水分(6)1、A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对中国古代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

选择A城作为圣火全球传递首站具有重要意义,象征着文化交流在今天的延续。

2、A城所在国家哈萨克斯坦同中国接壤,A城是圣火境外传递西行最便捷的城市。

3、哈萨克斯坦同中国的双边关系发展紧密,哈萨克斯坦又是中亚举足轻重的大国,从国家关系上考虑,A城阿拉木图也是理想之选。

7, B C A8, (1)两国人口地区分布都极不平衡,甲国人口90%以上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乙国人口90%以上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带。

(2)A城。

A城市职能复杂,B城市职能单一(答人口数量、基础设施等可酌情给分)(3)①处。

①处河流淡水注入量季节变化大,且气温年变化较大,蒸发量季节变化大,而②处情况相反。

9, B A10, B D11, C D D12, C B13, D14, C C15, A D16, C A C17, (1)山地鞍部盆地陡崖山谷山脊(2)东南东北(3)13.4 (4)32.5 (5)乙(6)①河水从高处向低处自流,节约动力(7)H (8)(≥100米,<300米)18, B19, B20, A21,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