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论文(精选4篇)班级建设论文(精选4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WTT帮大家整理的班级建设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建设论文1一、了解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背景及性格特征1.受到家庭的不良影响“问题”学生多半来自“问题”家庭。
试想一个家庭里,父母关系不和谐,“战火”连天,怎么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空间,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2.学生自身不努力学习是一个苦差事,现代家庭的很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孩子缺乏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
3.个人资质欠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中考的失利也使他们内心深处产生了挫败感和自卑心理。
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甚至思想具有极端性、攻击性。
当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尤其是班级里“问题”学生的情况,这样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打开学生的心结。
另外,教师应该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善意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客观的说理、尊重的态度都很重要,要以理服人,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二、关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渗透班级文化初中毕业刚刚踏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渴望成熟,却在现实和理想中踌躇。
当学生信任一位老师时,那位老师就是一盏明灯,可以唤醒他们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所以,职业学校的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时而是“魔鬼”时而是“天使”,一方面学生会因缺乏约束力而惹出各种事端;另一方面,学生又像依恋父母的孩子一样依恋教师。
所以,教师要关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
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采用和普通中学一样的思想教育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相比较薄弱,精力不能持续和高度集中,所以对学生需要耐心地采用大强度、反复教育的方式。
如果我们将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深入人心,即可达到教育的目的。
这种思想道德教育不等同于简单、重复的说教,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并将班级文化作为核心内容渗透其中。
思想教育在新生开学后的两个月非常必要,它起到一个很好的强化作用,在不断的强化中,将正确的人生观、班级文化、日常行为规范置入学生的内心。
另外,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主题班会、分组讨论、单独谈心等形式,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育契机,方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班徽、班歌、班旗,制定班级公约,弘扬班级文化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弘扬班级文化,可以为班级设计班徽、班歌、班旗。
例如,笔者带过的2014级多媒体平面设计(2)班,为了体现吃苦耐劳、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精神,笔者建议以骏马为主题设计班徽。
这项活动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对骏马所代表的班级精神的思考。
设计出的班徽被挂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大家:要吃苦耐劳,在学习技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后来,我们又征集了班歌和班旗,一时间班级刮起了设计的热潮,大家集思广益,交流设计理念,分享设计心得,这个过程加强了班级文化的渗透,使班级文化深入人心,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设计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班级公约,从学习、纪律、礼仪、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约束学生的行为。
班级公约的建立是在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后,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对日常行为规范评价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
班级公约的建立要全面、精练、细致,它体现了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
班级公约是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是公约,就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共同遵守。
那么,教师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落实上,主要包括三项工作:一是建立班级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和量化积分表;二是进行班干部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学会管理;三是树立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把表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方能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四、班级口号挂嘴边,班级文化建设标语墙上贴,时刻激励学生班级口号能够起到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强化班级文化的作用。
班级口号的设计要简洁,有感而发,触动心灵,引起共鸣。
笔者曾经带过一个班,班级口号是:“态度改变学习,学习改变命运!”这个口号是鼓励学生端正态度学好技能,终有成才的一天。
笔者告诉学生其实他们本是一匹骏马,只因顽皮、贪玩,走失了方向,只要他们端正态度,带着目标,就一定会回归正途,重新驰骋在草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班级口号需要经常读诵,可以安排每天课前、早自习、晚自习前背诵,而且要带着感悟和自信喊出。
就像冲锋陷阵的士兵吹起了冲锋号,口号凝结了全体同学的力量,使每个学生都精神焕发地开始一天的学习。
另外,班级文化标语对引领学生的思想也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例如,针对学生厌学情绪,可以张贴“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的标语;针对青春期的学生叛逆、不服从管理,可以用“把脸迎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还有引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守法守纪,惜势惜时”、鼓励学生坚忍不拔的“生命朴实如草,自当不怕沉浮”等标语。
十六七岁的学生常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踌躇不前,对人生、理想迷茫,自控力不强,甚至深陷迷途。
新颖脱俗的班级文化标语是一种无声的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它是照进学生心扉的一缕阳光,构筑起他们的精神家园。
五、加强家校联系,设立班级群,共同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现在通信技术发达,我们除了可以采用面谈、打电话、发短信、写便条、开家长会等传统方式进行家校联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的管理和文化建设。
例如,经常在qq群、讨论组、微信群公布一些班级动态及文化建设方面的提议,定期开展网络家长会,通过视频、音频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同时,可以就班级的各种问题向家长寻求解决办法,或者邀请家长共商决策。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使家长了解了班级工作、班级现状;另一方面使学校和家长有了更进一步的沟通,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
在当今社会,这种沟通加强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与理解,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班级文化会趋于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每一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只有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才能使班级向着民主、平等、积极、奋发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技术人才。
班级建设论文2摘要:高中是教育教学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养成的时期,学生每天生活在班集体之中,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高中生活更加注重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构建一个系统的、动态化的工程,通过教育、诱导、启发来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和谐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高中是承上启下的教学阶段,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体,在素质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我国的高中班级建设必须突出文化的优势,从多个角度开展研究,结合学生的特点完善班级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锻炼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高中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做好班级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高中班级团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散地,注重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
具体而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要针对教室环境进行布局,对标语、桌椅等进行设定,努力让教室的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应有的价值。
对此,教师要集思广益,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集体探讨得出最终的布置方案。
首先,要精心设计班级标语,利用班级标语体现整个班集体的特点,并将其放在明显的位置,时刻提醒学生。
其次,要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在教室的墙面处悬挂名言条幅,定期做好更换工作,利用这些小摆设时刻激励学生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同时,学生还可以将中国国旗和地图悬挂在班级里,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内涵和修养。
最后,班级桌椅的摆放要合理,根据学生的数量和班级环境,整齐安排座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能够互相帮助。
二、制定健全的班级文化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健全的管理方案,结合学生的特点完善文化活动,在制度中必须体现严格管理,不断巩固班级风气,结合学校的责任文化、一日常规要求及《中学生行为规范》等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设定班级活动的方式和具体时间,明确活动内容,并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重视学生的建议,从而为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三、构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联系班集体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每天沉闷的学习不利于他们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受影视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的形象都较为刻板,学生难以与其亲近,更别提谈心了。
想要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班级的优良作风,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彼此实现积极交流。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
对此,班集体要定期举办集体会议,通过设定议题的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使学生之间互相了解。
教师还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多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课下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做好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课业压力,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让自主化管理生根发芽自主化管理开辟了中学德育工作新天地,已形成管理特色。
班级在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班级公约,把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自我激励目标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施一日生活学习计划,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设立流动哨文明岗,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增强自律意识,实行(班级值周)制度和学生参与(三操)考核,有利于确保学生管理的主人翁地位。
学生自主化管理,容易相互理解沟通,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应该让自主化管理进入班级,进入宿舍,深入人心,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总之,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对整个团队和集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教学理念的推动下,高中班主任必须注重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打造班级文化,并丰富班级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1]王关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文教资料,2013(2):147-148.[2]高琬鑫.以班为家感受爱的教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0):9-11.[3]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142.[4]刘地雄.浅谈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级文化建设[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2012:2.班级建设论文3[摘要]教育是儿童生活的特殊环境,幼儿园班级环境正是教师根据儿童当前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和机会施加积极有效影响的载体,教师对环境有目的的选择与提炼将潜移默化地使儿童的学习时间、空间和方式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