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脑硬件的部分常见故障和排除

电脑硬件的部分常见故障和排除

一:CPU常见故障CPU是电脑中重要配件,是一台电脑的心脏。

同时它也是集成度很高的配件,可靠性较高,正常使用时故障率并不高。

但是倘若安装或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与CPU有关的故障是比较判断的,CPU出现问题时,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开机、系统没有任何反应,即按下电源开关,机箱喇叭无任何鸣叫声,显示器无任何显示,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就应怀疑这种现象可能与CPU有关了,CPU 故障的处理思路如下:一、CPU是否被烧毁、压坏打开机箱检查、取下风扇、拿出CPU然后用肉眼检查CPU是否有被烧毁、压坏的痕迹。

采用陶瓷封装的CPU,其核心(如PⅢ铜矿、AMD的毒龙、雷鸟、Athlon等)十分娇嫩,在安装风扇时、稍不注意,便很容易被压坏。

CPU损坏还有一种现象是针对脚折断。

无论是毒龙/雷鸟/还是PⅢ/P4,采用的都是Socket架构。

CPU通过针脚直接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尽管号称是“零插拔力”插槽,但如果插槽质量不好,CPU插入时的阻力还是很大。

大家在拆除或者安装时应注意保持CPU的平衡,尤其安装前要注意检查针脚是否弯曲,不要一味地作力压或拔,否则就有可能折断CPU针脚。

二、风扇运行是否正常CPU运行是否正常与CPU风扇关系很大。

风扇一量出故障,则很可能导致CPU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

平时使时,我们不应忽视对CPU风扇的保养,比如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风扇的润滑油容易失败,导致运行噪音大,甚至风扇坏掉,这时我们就应该将风扇拆下清理并加油。

三、CPU安装是否安装注意检查CPU是否插入到位,尤其是对采用Slot插槽的CPU(如PⅡ及老PⅢ);安装时容易安装不到位,现在的CPU都有定位措施,但仍然检查CPU 插座的固定杆是否固定到位。

四、跳线、电压设置是否正确尤其是在采用硬跳线的老主板上,稍不注间就可能将CPU的有关参数设置错误。

因此在安装CPU前,我们应细心关注主板说明书,认真检查主板跳线是否正常并与CPU匹配,现在大多数主板都有能自动识别CPU的类型,然后把CPU的外频、倍频及电压,设置项改为“Auto”跳线设置。

五、借助Debug卡Debug卡能过读SOH地址内的POST CODE,并经译码器译码、最后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这样就可以通过Debug卡上显示的十六进制代码判断出问题的内部件不是CPU了,而不用仅依靠计算机主板那几声单调的警告声来粗告声来粗判断硬件错误了。

二:显卡一、接触不良肉眼可见的接触不良,如板卡一头高一头底的,那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排除的。

不过有一些显卡的接触不良非常的隐蔽,表面上看安装得很好,但实际上接触不良,导致很多莫名其妙的故障。

案例:一台毒龙650机器,是2001年春节装的。

一段时间后,开机不正常,经常在第一次开机时全黑无反应,切断电源后再开机则成功,好像系统要“预热”一样。

分析:这个故障看上去是电源的问题,也确实在一些老机器上出现过更换电源解决问题的案例。

但此机当时购置的时间较短,部件都是新的,而且经仔细检验过,这样的配置同时购置的其他机器并未出现此种故障,于是从最简单的步骤着手的原则,先检查连线,插拔一遍后开机,无效;从CMOS里的电源设置作了调整,设置出厂默认值,无效;经询问得知,此机前几天曾被打开机箱清除灰尘。

至此,估计是某元件松动导致了接触不良或是短路。

解决:开机的时候仔细观察,发现面板的指示灯不是马上亮的,而是过了5秒钟后才亮,电源灯、硬盘灯和光驱面板灯都正常,只是好像系统无信号送到显示器,而且系统无报警声-由于第二次开机能正常使用,所以排除了黑屏是内存没插好的原因。

一般系统开机黑屏是内存和显卡两大因素造成,主板损坏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判断可能会是显卡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

于是,重新插拔后,又将CMOS跳线放电。

重新开机后,一次成功,后改回CMOS设置,经试用正常,至此,问题解决。

二、电源功率或设置的影响现在的主板提供的高级电源管理功能很多,有节能、睡眠、ONNOW 等等,但有些显卡和主板的某些电源功能有冲突,会导致进入Windows时花屏的现象。

案例:上述机器,在调试过程中开始怀疑是电源的故障,改动了CMOS 中电源的设置,特别是VIDEO相关的设置,开机进入Windows后Windows98变成了256色,还提示要安装新的驱动程序。

该机已经正常使用Windows 98半年了,显然是基本设置错误导致的故障,而不能按Windows提示的“安装新的驱动程序”来排除。

分析和解决:由于当时是改动了CMOS电源选项后马上进入Windows 出问题的,所以没费力就知道是电源选项的影响。

但如果是其他情况下出现的,可能就比较难想到这方面去。

建议在显示不正常的时候,注意一下CMOS电源方面的影响,如果是改动了设置的,把它调整为出厂时的默认值;如果是刚装机就出现问题的,可以把出厂的默认值中的节能、ON NOW什么花哨功能禁止试试。

另外因为AMD的CPU耗电量较大,一些电源质量不好或时功率不够的“龙”、“鸟”机器上面,添加购置了新硬盘或其他耗电较大的设备后,可能也会导致显卡的供电不够,大家可以用排除和替换法检验。

三、刷新BIOS后的影响几乎每个月,出现显卡的厂商都会在网上发布新的BIOS供DIY们刷新自己的显卡,以获得新功能和修正BIOS的BUG。

但也有不少人在刷新了之后,玩某些游戏时会死机或是自动跳回桌面,,更有用名牌厂家的BIOS刷坏自己的显卡的案例。

如果刷新之后Windows的多数任务正常,只是某个驱动程序如PHOTOSHOP出错,你很难想到是刷新BIOS的影响,所以排除故障可能会走弯路。

建议:你的显卡工作正常的话,最好不要乱“升级”。

因为显卡的BIOS 各个版本对电脑的主板、电源有一定的相适应(兼容)特性,如果目前的部件是和睦相处的话,还是不要乱改好。

那些所谓刷新后的新功能,其实大多数是噱头而已。

主板的BIOS也是一样,除非是出于为了支持新的CPU和大硬盘的考虑,没事乱刷有点冒险,不值得。

另外,显卡的固定螺丝不用拧得太紧太死,适中即可,因为显卡里开机箱的挡板还有一点距离,如果拧螺丝太紧会强行把显卡的一头微微拉离插槽,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

那就和固定螺丝的意愿背道而驰了。

小技巧:一般诊断显卡与内存故障的区别显卡和内存有问题,电脑开机都是黑屏的,如何区分呢?要注意的要点有:1、注意电脑有无小喇叭的报警声,如果是有报警声的,显卡的问题可能会大一点,而且我们可以从报警声的长短和次数来判断具体的故障(这方面的资料很多了,主板也可能会附带说明书,请大家自己找来参考)。

2、如果黑屏无报警声,多半是内存根本没插好或坏了。

没有内存电脑根本开不了机的,当然也不会报警。

3、注意面板的显示灯状态,如果无报警声又检查过内存了,可能会是显卡接触不良的问题,往往伴随硬盘灯常亮;还可以看显示器的状态灯,如果黑屏伴随显示器上各状态调节的指示灯在同时不停地闪烁,可能会是连接显卡到显示器的电缆插头松了,或是显卡没在插槽内插紧。

三:硬盘系统不认硬盘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

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CMOS引起的故障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

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

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

比如CMOS 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

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

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

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

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

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

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

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

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

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

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

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

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

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

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 启动的必备文件。

在Windows95携带的DOS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