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什么是交通,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道路系统?交通: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共同构成的系统的统称。

2交通的作用?《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交通是由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而产生的。

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经济作用:a扩大商品生产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土地价格;d促进地区开发与城市化作用.2) 社会作用:a社会形成与文化交流;b有助于时间的有效利用、防灾与社会福利。

3道路的功能?(1)交通功能。

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出行,货物运输\机动灵活性大。

(2)形成国土结构功能。

用地结构的骨架,组成街坊。

(3)公共空间功能。

保证日照、通风;提供综合交通体系空间;提供公用设施管线走廊。

(3)防灾功能。

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紧急疏散;避难道路;防火带。

(4)繁荣经济。

开发国土,活跃市场。

4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其特点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特点:5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及其意义,当量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平均日交通量:将观测期间内统计所得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内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平均日交通量可采用抽样观测的方法获得,也可按月或按周观测统计得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或周平均日交通量(W ADT)。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

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所以.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天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30位小时交通量: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认为.取一年的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即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以K表示。

我国国家干线公路9个省的10个观测站资料统计得出,K值的分布为11%一15%,平均为13.3%。

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示意图当量交通量: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即当量交通量(pcu).国外多以小客车为标淮换算车辆.我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亦以小客车为标准换算车辆;三、四级公路以普通汽车为标准换算车辆。

6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关系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道路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而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cu/h,veh/d表示。

车辆中有混合交通时,则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汽车单位.英文简称为pcu.通行能力单位字为pcu/h 或pcu/d。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关系: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时段内实际遇过的车辆数。

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得多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自由行驶.可以变更车速.转移车道.还可以超车.交通量等于或接近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就明显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列队循序行进。

当交通量稍微超过通行能力时.车辆就会出现拥挤、甚至堵塞。

7计算题: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例1:计算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设每个信号周期绿灯时间25秒,黄灯时间5秒,右转及左转车各占本面的15﹪, t1=2.3s, tis=2.5s, ¢=0.915﹪, t1=2.3s, tis=2.5s, ¢=0.9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8道路横断面及其组成,道路红线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

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其路幅宽度常称为红线宽度。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原理中的定义)}9机动车车道宽度及车道数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

其宽度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所确定。

车身宽度:小轿车小于2米,大客车、公共汽车、电车和载重汽车、集装箱车小于2.5米。

通常取2~2.5米。

横向安全距离与行驶车速、车辆行驶时的摆动宽度,以及在小弯道上行驶时向内侧偏移的宽度有关。

相对车速高,对横向安全距离要求也大。

通常沿道路右侧的横向安全距离为0.5~0.8米,若通过地道时,其值为1.0米;相向行驶车辆间的安全距离,行驶速度40~60公里/小时时,为1.2~1.4米,≥60公里/小时时,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使车辆单向行驶,对非机动车也应分隔开。

一条车道的宽度:供沿路边右侧停靠车辆用的车道,停小客车,为2.5米,停大客车和公交车为3.0米。

供车速为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为3.5米,供车速≥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混行和供大型公交车辆和载重汽车行驶的车道,为3.75米;交叉口的进口道,小客车专用道,为3.0米,混行车道最小为≥3.25米。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

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

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车道数采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在每条车道上空的两面都装有红(或×)灯和绿(或↑)灯,当早上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很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灯,满足车辆交通要求,这时对向可通行的车道减少;当下午高峰小时对向交通量大增时,可以变换交通信号灯,使绿灯的车道数增加。

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超过4条时,行进中的车辆,要从外侧车道变换到内侧车道十分困难,尤其在车流很密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车辆擦撞。

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也不宜过少。

需要满足公交车辆的行驶。

根据国内各城市建设道路的经验,机动车道(指路缘石之间)的宽度,双车道取7.5~8.0米,三车道取11.0米,四车道取15米,六车道取22~23米,八车道取30米。

10道路绿化的作用道路绿化可以增加城市景观,使人心情舒畅;浓密的树冠可以遮荫挡风防日晒;绿化带可以分隔道路横断面上各组成部分,或用以限制横向交通任意穿越,以保障停车安全和快速;道路绿化带上的温度与湿度与路面上的不同,形成空气对流;绿化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废气和尘埃,使空气清洁、湿润和凉爽。

对于分期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又可起调节备用地的作用,但其下管线仍按远期的位置埋设。

11分车带、路缘石、路拱及类型分车带:在多幅路横断面内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分隔车流的设施称为分车带。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和两侧分车带。

分车带由分隔带和两侧路缘 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 路 >200 6~8 6~8 4~6 3~4 大 城 市 ≤200 4~6 4~6 4~6 2 中等城市 - 4 2~4 2带组成。

路缘石是路面边缘与横断面内其它组成部分的相接处的边缘石。

缘石的形式有立式、斜式和平式,缘石由侧石和平石组成。

路拱:对于双向行驶的车行道,路面常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称为路拱。

路拱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和折线形。

12道路平面线型: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称为平面线型。

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1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14圆曲线超高:15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型中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6曲线与曲线组合形式1、圆曲线的组合(3) 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

1 7城市道路纵断面:通过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称为纵断面。

它反映路线竖向的走向、高程.纵坡大小,即道路的起伏情况。

18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组合(1)判断平纵组合的优劣,可利用曲率图及坡度图,其判定点就是比较曲率图上的零点和坡度图上的零点。

(2)平竖曲线半径值要配合适当➢平竖曲线重合的线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均有满意的效果。

实践表明“竖包平”的效果最差。

➢当平曲线半径在1000米以下时,竖曲线半径宜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此时可获得视觉与工程费用经济的平衡,其协调关系如表所示。

德国的经验公式:R平≯1000m时R竖=(10-20)R平➢实践表明,当R平=∞,即直线时,无论R竖值多大,这种组合在路段上呈现的凹凸情况异常醒目,所以采用长平曲线比采用直线更显舒顺流畅。

19平面交叉口形式:(一)十字形交叉:十字形交叉的相交道路是夹角在90 °±15 °范围的四路交叉。

(二)T型交叉:T型交叉的相交道路是夹角在90 °±15 °范围的三路交叉。

(三)X型交叉:X型交叉的相交道路夹角小于75 °或大于105 °的四路交叉。

(四)Y型交叉:Y型交叉的相交道路夹角小于75 °或大于105 °的三路交叉。

(五)错位交叉:两条道路从相反的方向终止于一条贯通的道路而形成两个T型交叉所组成的交叉即为错位交叉。

(六)多路交叉:是指由五条以上道路相交成的道路路口,又称复合型的交叉。

20渠化交通:设置交通标线、标志和交通岛等,引导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称之为渠化交通。

21能够画出平面交叉口矛盾冲突点并指出其类型、简述减少冲突点的方法[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 )相互交叉的交会点称为冲突点。

在没有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上,直行车流或左转车流与横向直行车流或左转车流在时空上不能错开,会产生冲突点,由于它们在流向上是相互垂直的或逆向对流的,所以相互干扰的严重程度超过交汇点和分岔点。

引起大量冲突点的主要是左转车流。

在一个十字交叉口的16个冲突点中,有12个是由左转车所引起的,所以如何正确处理好、管理好左转车流,以保证交叉口的交通通畅和安全,是设计平面交叉口的关键。

(助于理解)]减少冲突点的方法:(一)从规划方面1、平行道路可以在交通辆多的路段开辟单行道,变双向交通为单向交通。

2、平行道路,个别交叉口必要时,可禁止左转弯,使专转弯车辆绕街坊行驶,变左转为右转。

3、规划道路系统时,特大城市可以规划非机动车专用道路系统,以减少非机动车车流与机动车车流的冲突(二)交通管制方面1、交通灯信号灯路口的间距宜采用400米,周期常采用60-120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