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基本概念 2 化学常用计量课件.ppt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基本概念 2 化学常用计量课件.ppt


M
(4)c(B)= n
Vm
V
(5)w=m(溶质)/m(溶液)×100%
(6)c= 1 000w (或w= cM )
M
1 000
4.明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数据”: (1)记录质量或体积的数据小数点后一般保留一位数字。 (2)选择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作答时要标明容量瓶规格。 (3)转移溶液时要洗涤烧杯_2_~__3_次。 (4)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以下1~2 cm处,改用_胶__头__滴__管__滴加蒸馏水。
【解析】选C。60 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丙醇中存在的
共价键总数为11NA,A错误;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 有碳元素0.1 mol,而含碳元素的物质有HH2CCOO33、 CO和32 ,所以三 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ol,B错误;钠在反应中只失去1个电子,
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 关计算。 5.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查特点】 1.客观题: (1)考查“常数”: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组成、电解质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等为载体,考查有关摩尔质量、气体体积、溶液浓度、 电子转移数等的简单计算。 (2)考查“计算”:以元素化合物、反应热为载体,考查有关物质的 量的综合计算。
为1NA
D.235
g核素
235 92
U
发生裂变反应:

净产生的中子
1 0
n)数为10NA
【破题关键】(1)丙醇的结构式为
,1分子丙醇中含有11
个共价键。
(2)在溶液中 HCO既3可电离生成 ,CO又32可水解生成H2CO3。 (3)Na与O2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1 mol Na均转移1 mol电子。
【解析】选C。D和H的质量数不同,则18 g D2O和18 g H2O的物 质的量不同,其含有的质子数不同,A错误;亚硫酸为弱酸,在水溶 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A,B错误;过氧化 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来源于-1价的氧元素,所以生成0.1 mol 氧气时转移电子0.2NA,C正确;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 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D错误。
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典例1】(2015·全国卷Ⅱ)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 HCO3 和 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
【考纲要求】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 (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 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解析】选B。A项,溶质NaAlO2和溶剂H2O中都含有氧原子,其含 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A错误;B项,12 g石墨烯含有NA个碳原子, 每一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用,每一个六边形含有2个碳原子,共 有1NA×12 =0.5NA个碳原子,B正确;C项,缺乏溶液体积,无法计算, C错误;D项,1 mol羟基含有9NA个电子,但1 mol OH-所含电子数 为10NA,D错误。
23 g钠为1 mol,即失去1NA个电子,C正确;由方程式
可知净产生中子数为9,所以235 g核素

U 235
92
1
mol,净产生的中子(
1 0
n)数为9NA。
【误区提醒】关于NA试题常设的“陷阱” (1)气体摩尔体积的运用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定非标准状况下(如 25℃、1陷阱;考查气体质量时,增加迷惑性信息“常温常压”,让很多 学生判断错误。 (2)忽视物质的聚集状态:22.4 L·mol-1适用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 气体)。命题者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学生,如H2O、 CCl4等。
2.主观题: 考查“计算”:结合化学实验、化学平衡常数、热化学方程式、电化 学等高考热点,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
1.牢记两大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_6_._0_2_×__1_0_23_m_o_l_-_1 。 (2)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_2_2_._4__L_·__m_o_l_-_1 。
2.(2015·全国卷Ⅰ·T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
【高考这样考】 1.(2013·全国新课标Ⅱ·T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5.容易出错的“两组单位”: (1)物质质量的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相对原子质量 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无量纲)。 (2)气体体积的单位为L,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物质的量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6.常考的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的“九种物质”:H2O、HF、SO3、Br2、 CHCl3、CCl4、己烷、苯、乙醇。
2.理解两大规律: (1)质量守恒定律。 ①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_相__等__。 ②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_不__变__。 (2)电荷守恒规律。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3.牢记六个基本公式:
(1)n= N
(2)n= m
NA
(3)n= 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