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5章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5章习题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1.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B )。

A.E d>1;B.E d<1;C.E d=1;D.E d=0。

3.一垄断者如果有一线性需求函数,总收益增加时( B )。

A.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增;B.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减;C.边际收益为负值;D.边际收益为零。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 d=1时,( B )。

A.总收益最小;B.收益最大;C.总收益递增;D.总收益递减。

6.当垄断市场的需求富于弹性时,MR为( A )。

A正;B.负;C.0;D.1。

7.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 C )。

A.P=MR=MC;B.P>MR=AC;C.P>MR=MC;D.P > MC = AC 9.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为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

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为平均收益曲线斜率的( A )。

A.2倍;B.1/2倍;C.1倍;D.4倍。

12.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 C )。

A.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C.平均成本D.平均可变成本。

13.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 D )。

A.无盈亏B.取得最大利润;C.发生亏损; D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19.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B )。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C.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等;D.以上都正确。

二、名词解释1. 完全垄断市场2.自然垄断3.价格歧视4.垄断竞争市场5.寡头垄断市场6. 一级价格歧视7. 二级价格歧视8. 三级价格歧视三、判断题1.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惟一的供给者,所以不必进行推销努力。

(F)2.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F)3.完全垄断厂商具有垄断权力,所以可以“价格不封顶,质量不保底”。

(F)4.完全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权力,这意味着对于它的商品,可以任意制定一个价格。

(F)四、计算题1.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 =150-3.25Q 。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140123.02+-==Q Q dQ dSTC SMC且由225.3150)25.3150()(Q Q Q Q Q Q P TR -=-==得出MR=150-6.5Q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解得Q=20(负值舍去)以Q=20代人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85所以均衡产量为20 均衡价格为852.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 =0.6Q 2+3Q +2,反需求函数为P =8-0.4Q 。

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答:(1)由题意可得:32.1+==Q dQdTC MC 且MR=8-0.8Q 于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有:8-0.8Q=1.2Q+3解得 Q=2.5以Q=2.5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 ,得:P=8-0.4×2.5=7以Q=2.5和P=7代入利润等式,有:л=TR-TC=PQ-TC=(7×2.5)-(0.6×2.52+3×2.5+2)=17.5-13.25=4.25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其产量Q=2.5,价格P=7,收益TR=17.5,利润л=4.25(2)由已知条件可得总收益函数为:TR=P (Q )Q=(8-0.4Q )Q=8Q-0.4Q 2 令0=dQ dTR ,即有:08.08=-=dQdTR 解得Q=10 且08.0<-=dQdTR 所以,当Q=10时,TR 值达最大值。

以Q=10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 ,得:P=8-0.4×10=4以Q=10,P=4代入利润等式,有:л=TR-TC=PQ-TC=(4×10)-(0.6×102+3×10+2)=40-92=-52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其产量Q=10,价格P=4,收益TR=40,利润л=-52,即该厂商的亏损量为52。

(3)通过比较(1)和(2)可知:将该垄断厂商实现最大化的结果与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相比较,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较低(因为2.25<10),价格较高(因为7>4),收益较少(因为17.5<40),利润较大(因为4.25>-52)。

显然,理性的垄断厂商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而不是将收益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总是以较高的垄断价格和较低的产量,来获得最大的利润。

3. 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 =Q 2+40Q ,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 1=12-0.1P 1,Q 2=20-0.4P 2。

求:(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答:(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

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

而且,市场需求函数Q=Q1+Q2=(12-0.1P )+(20-0.4P )=32-0.5P ,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 ,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64-4Q 。

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402+==Q dQdTC MC 。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MR2=MC 。

于是:关于第一个市场:根据MR1=MC ,有:120-20Q1=2Q+40 即 22Q1+2Q2=80关于第二个市场:根据MR2=MC ,有:50-5Q2=2Q+40 即 2Q1+7Q2=10由以上关于Q1 、Q2的两个方程可得,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分别为:P1=84,P2=49。

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的总利润为:л=(TR1+TR2)-TC=P1Q1+P2Q2-(Q1+Q2)2-40(Q1+Q2)=84×3.6+49×0.4-42-40×4=146(2)当该厂商在两个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该统一市场的MR=MC 有:64-4Q=2Q+40解得 Q=4以Q=4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P=64-2Q ,得:P=56于是,厂商的利润为:л=P*Q-TC=(56×4)-(42+40×4)=48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л=48。

(3)比较以上(1)和(2)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作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他在两个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实行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

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五、问答题1. 在短期中,垄断企业是否会亏损?为什么?解答:和完全竞争企业或其他企业一样,在短期中,垄断企业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也可能会亏损。

造成垄断企业在短期中可能亏损的原因也主要是两个方面:或者,在给定的规模上成本过高,或者,市场的需求过低。

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就可能大于平均收益,从而,垄断企业即使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去进行生产,仍然会遭受亏损。

2. 试比较垄断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的最终均衡。

解答: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垄断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且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

3. 谈谈你对自然垄断的看法。

解答:自然垄断产生于如下常常与规模经济有关的特殊技术:典型企业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当之大,而可变成本从而边际成本又相当之小,结果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一直下降到充分大的产量水平上才达到最低点。

这里,充分大的产量是指在可盈利价格下能够完全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生产该产品,则它们就都无法达到最低的成本。

于是,为了减少成本,每个企业都将努力地增加各自的产量,并相应的降低价格。

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战”。

价格战的结果,活下来的企业就成为市场的垄断者。

一旦形成垄断,该垄断企业就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来重新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

8.画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解答:要点如下:(1)关于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的。

如图7—4所示,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P0和Q0,在均衡产量Q0上,垄断厂商可以盈利即π>0,如图7—4(a)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利润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垄断厂商也可以亏损即π<0,如图7—4(b)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亏损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

在亏损的场合,垄断厂商需要根据AR 与AVC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当AR>AVC时,垄断厂商继续生产;当AR<AVC时,垄断厂商必须停产;而当AR=AVC时,垄断厂商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在图7—4(b)中,由于AR<AVC,故该垄断厂商是停产的。

图7—4由此可得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利润可以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

(2)关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垄断厂商是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的,而且,垄断厂商还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来生产长期均衡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