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托换监测技术交底3040

桩基托换监测技术交底3040

由于4#桥墩具有4根托换桩,因此,其沉降测点的总量为16个,分布情况见图3-3
2.3.5 托换大梁的挠度
监测点分布:托换大梁的L/2、L/4,3L/4断面的下表面处设置观测点,通过植入钢筋,引出观测点的办法进行观测,共布监测点3个,见图2-4所示。
(a) 测点分布断面图
(b) 任意断面的测点分布详图
2、施工方案
2.1监测对象
天桥、托换梁、托换柱与被托换柱,共同组成了桩基托换监测的内容。考虑到监测目的和托换设计要求,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有:
(1)人行天桥桥面与桥墩;
(2)托换大梁;
(3)托换桩;
(4)托换桩与托换大梁之间的节点;
(5)托换梁与原被托换基础间的节点;
(6)被托换柱。
(7) 承台
2.2监测项目
2.3.2 托换桩的沉降
监测点分布:2根托换桩分别设置一个监测点,共布监测点2个。该监测点位于桩顶中心位置,具体通过植入钢筋,引出观测点的办法进行观测,观测点露出钢筋端头3cm。见图2-1所示。
图2-1 托换桩沉降测点分布
注:由于4#桥墩具有4根托换桩,因此,其沉降测点的总量为4个,分布情况见图3-1
中铁十四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三工区
技术交底书
单位/部门:工程部(章)第1页/共16页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等)2.布置作业。完成整理
主送单位
测量班
编 号
CMLZQ4-3-JD-10-
工程
名称/部位
人行天桥桩基托换检测
日 期
2010年11月18日
关于人行天桥桩基托换检测的技术交底
监测点分布:桥墩与托换大梁交接处,托换大梁的下、左、右表面中心处各一个监测点,通过植入钢筋,引出观测点的办法进行观测,共布监测点3个。同时,在此处大梁的下表面沿大梁横向均匀布置3个应变片,以观测该处大梁的内力变化,见图2-5所示。
(a) 托换大梁前视图
(13)桥面的竖向位移
(14)相邻桥墩沉降
2.3监测点布置
综前所述,监测点分别布设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够充分控制监测对象的变形状态;监测点的数目依据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确定。
2.3.1 初始原形监测
桩基托换前应对被托换建筑物的先期变形、结构裂缝情况进行周密调查及录象,以确定被托换桩的最终沉降标准,确保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桩基托换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托换上部结构的变形和结构的开裂情况,如遇到变形和结构开裂趋势增大,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应急措施予以控制。
2.3.3 托换桩的内力
监测点分布:分别位于托换桩的顶部、桩身、桩底三个部位的前、后两个侧面,共12个,见图2-2所示。
图2-2 托换桩钢筋计分布图(任意侧面)
注:任意侧面的分布情况基本上一致;
由于4#桥墩具有4根托换桩,因此,其沉降测点的总量为24个,分布情况见图3-2。
2.3.4托换桩与托换大梁之间连接的相对滑移
监测点分布:托换桩顶部、托换梁底部分别沿各自的横向、纵向设置2个监测点,通过植入钢筋,引出观测点的办法进行观测,共布监测点8个,见图2-3所示。
图2-3 托换桩与托换大梁之间连接的相对滑移(前视图)
注:测点沿托换大梁的纵向轴线对称分布,且左侧面和右侧面的测点布置图一致。桩顶测点距离桩顶面5cm,且在托换桩中心线上;托换大梁测点距离托换大梁底部5cm,位于下部托换桩的中心线上。
测量班:
现将人行天桥桩基托换检测的技术方案及要求交底如下,望认真学习,严格按要求组织施工。
1、工程简介:
机场路隧道起止里程为DK165+530~DK170+920,全长5390m。隧道位于成都市区。隧道从成都南站出站后在DK165+530开始下穿,紧沿机场高速公路左侧行进,沿线DK166+012.3(机场路1#人行天桥)、DK166+514.26(机场路2#人行天桥)、DK167+366.24(机场路3#人行天桥)、DK168+075.43(机场路4#人行天桥)四座人行天桥与机场路相交。其中1#、2#、3#天桥1#边墩基础与隧道相干扰,4#天桥2#墩基础与隧道相干扰,侵入主体,需进行桩基托换处理。
设计要求的监测项目为:
(1)初始状态的原形观测
(2)托换桩的沉降
(3)托换桩的内力
(4)托换桩与托换大梁之间连接的相对滑移
(5)托换大梁的挠度
(6)托换大梁与桥墩交接处的变形
(7)托换大梁的应力、应变
(8)托换大梁与被托换柱的相对滑移
(9)节点预压应力
(10)被பைடு நூலகம்换柱的应力
(11)桥面的裂缝观测
(12)托换大梁的端斜截面的抗裂性能观测
成绵乐机场路隧道DK166+012.3(1#)处、DK166+512.26(2#)处、DK167+336.24(3#)处(明挖施工)开挖施工与既有人行天桥(18+28+18三跨连续刚构)1#边墩基础相干扰,需要进行托换处理,既有人行天桥面宽为450cm,1#边墩尺寸直径60cm的圆柱墩,基础为扩大基础,埋深2.35m,基础尺寸为4.2m长 x 1.0m宽。托换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托换采用植筋既有基础的托换方法,形式采用主动托换,托换梁尺寸为4.2m x 2.0m x 23.0m,托换桩采用2根 1.5m的钻孔桩(按柱桩设计,嵌岩深度小于4m)。
图2-4 托换大梁挠度测点分布图
注:任意断面的应变片分布情况相同,又由于任意断面中任意侧面的观测点分布情况相同,所以本文只列举某一个断面中某一个侧面的观测点分布情况。观测点距离托换大梁底部为5cm;通过植入钢筋的办法设置观测点,漏出钢筋端头3cm,直径为10mm的二级钢筋。
2.3.6 托换大梁与桥墩交接处的变形
成绵乐机场路隧道DK168+075.43(3#)(处(明挖施工)开挖施工与既有人行天桥(18+28+18三跨连续刚构)2#边墩基础相干扰,需要进行托换处理。既有人行天桥面宽为450cm,2#主墩尺寸为250X60cm,基础为两层扩大基础,埋深1.866m,第一层基础为素混凝土,尺寸为4.5m长 x 2.6m宽 x 1.0m高;第二层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尺寸为3.5m 长x 1.6m 宽 x 1.0m高,托换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托换采用植筋既有基础的托换方法,形式采用主动托换,托换梁尺寸为4.5m x 2.0m x 22.0m,托换桩采用4根 1.0m的钻孔桩(按柱桩设计,嵌岩深度小于4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