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项目基本工程概况 (1)1.2施工平面布置 (1)1.3施工要求 (1)1.4技术保证条件 (2)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计划 (3)3.1施工进度计划 (3)3.2材料与设备计划 (3)四、施工工艺技术 (4)4.1技术参数 (4)4.2工艺流程 (4)4.3施工方法 (4)4.4检查验收 (10)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5.1组织保障 (11)5.2技术措施 (13)5.3监测监控 (13)六、劳动力计划 (13)6.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3)6.2特种作业人员 (13)七、安全计算及相关图纸 (14)7.1塔吊单桩基础计算书 (14)7.2附图 (18)邵东中驰国际广场项目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邵东中驰国际广场项目经理部2018年5月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工程概况邵东中驰国际广场项目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红岭路以西,邵东站南侧。
本项目地上31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约86760.95㎡,建筑高度94.10m,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一级。
本工程±0绝对标高为275.000m。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以及工程特点,总计设置5台塔吊。
3台塔吊基础设置于地下室负二层抗水板中,2台塔吊基础设置于地下室负一层抗水板中。
1#塔吊(QTZ80)TC5610-6,最大施工高度108米;2#/3#/4#/5#塔吊(QTZ80)TC5610-6,最大施工高度110米;分别如下:具体详见附图一、塔吊平面布置图1.3施工要求1、基础开挖至老土(基础承载力必须达到塔基要求承载力要求)找平,回填100mm左右卵石夯实,周边配模或砌砖后再行钢筋绑扎浇筑砼。
2、四组地脚螺栓(16根)相对位置必须准确,组装后必须保证地脚螺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
地脚螺栓不允许焊接,也不允许敲击;M39-5.8级地脚螺栓预紧力为196KN。
3、螺栓需与基础底筋相连,砼标号C35,养护期大于15天。
4、防雷接地角钢插入地面以下长度大于等于1.5m,不要与建筑物基础的金属加固件连接连接。
防雷接地引下线为横截面积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绝缘铜电缆。
5、4#/5#塔吊位于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分界位置,位于坡顶,塔吊基础需落至负二层标高。
1.4技术保证条件1、组织保证措施2、严格按照塔吊基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二、编制依据工程勘查报告、设计图纸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范》JGJ/T18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手册第五版三、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5#/6#栋塔吊基础施工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至2018年6月30日;塔吊安装时间为2018年7月24日至2018年7月31日;塔吊投入使用时间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5月22日;拆除时间2019年5月23日至2019年6月1日。
2#/3#/4#栋塔吊基础施工时间为:2018年7月15日至7月25日;塔吊安装时间为2018年8月15日至2018年8月25日;使用时间为2018年8月26日至2019年5月22日;拆除时间为2019年5月23日至2019年6月1日。
3.2材料与设备计划1、材料计划(单个塔吊基础用量)四、施工工艺技术4.1技术参数塔吊技术参数见下表桩位置测量放线→机械开挖塔吊基础承台→中心人工挖孔→下钢筋笼浇筑砼→分层浇筑承台砼→塔吊及独立柱钢筋绑扎→承台砼浇筑→养护→塔吊安装。
4.3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1.1塔吊基础平面定位根据施工塔吊施工平面布置图,采用全站仪进行塔吊中心及四个角点放样。
采用全站仪放点完成后放开挖线并白灰线标记。
1.2塔吊标高定位根据塔吊平面定位图。
1#/2#/3#栋塔吊位于地下二层筏板,4#/5#塔吊位于地下一层筏板位置。
考虑后期施工方便,设计塔吊基础顶标高同筏板顶标高(地下二层-9.4m,地下一层-5.8m)。
因4#/5#塔吊位于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边界位置坡顶上,为保证塔吊安全,将基础开挖至地下二层位置后采用砼回填。
1#/2#/3#塔吊做法见图一;4#/5#塔吊基础做法见图二。
5#/6#栋塔吊示意2、机械开挖塔吊基础承台根据上图,1#/2#/3#塔吊位于地下室二层,地下二层筏板标高-9.8m,塔吊高1m,开挖深度为1.1m(包含垫层)。
4#/5#位于地下一层临近坡顶,为保证施工安全将塔吊开挖至地下二层标高(-9.8m),因塔吊基础与承台基础重叠,因此塔基与独立柱下柱墩同时施工,开挖时注意考虑独立柱承台施工范围。
3、人工开挖桩基础放线完成后采用人工开挖中心桩,中心桩大小1.5m,开挖深度5m。
若挖土施工过程中未至5m便遇到整体岩石层经项目部施工技术部门验收确认后可停止开挖,岩石层可作为塔吊基础持力层。
人工挖土施工工艺及方法见人工挖土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护壁采用1m 一节,采用搅拌机搅拌,强度为C30。
4、桩身钢筋笼制作及砼浇筑桩基础配筋施工图纸4.1钢筋笼制作(见上图)桩身配筋:主筋为20C18,螺旋箍采用C8@150,加劲箍采用C14@2000,桩身示意见上图钢筋保护层为50mm,采用成品卡环或预制水泥块绑扎在钢筋笼外侧,按1m方格距布置。
4.2、桩身砼浇筑桩身入承台深度100mm。
见下图。
4#/5#塔基础桩身浇筑高度示意1#/2#/3#塔基桩身浇筑高度示意砼浇筑前项目部通知监理及建设单位做好隐蔽验收,并做好影像记录。
砼采用C30商品砼,每一个基础制作两组标准砼试快,一组同条件一组标养。
5、分层浇筑承台砼(4#/5#塔基)采用C30砼分层浇筑上部承台砼,分层厚度1m,分三次浇筑完成。
分层浇筑时施工缝位置预留C16钢筋25根均匀插在两层之间,每层插入深度50cm。
浇筑至-1.2m(±0为塔基础顶面标高)。
-1.2m至±0基础采用C35p6砼浇筑。
详见下图;两层之间施工缝在浇筑砼之前,凿毛并清理干净。
6、塔吊及独立柱钢筋绑扎塔吊基础与独立柱基础下柱墩重叠位置,独立柱基础下柱墩与塔吊基础同时浇筑。
1)塔吊基础承台钢筋配筋。
(根据塔吊公司提供的图纸)承台配筋为双层双向钢筋网X&Y C25@200,单根造型见下图主筋制作示意图架立筋构造见下图;配筋为C12@400。
架立筋制作示意图2)独立柱基础配筋独立柱基础配筋见地下室图纸,重叠位置钢筋叠加。
位置见地下室结构基础平面布置图。
筏板施工至塔基及独立柱基础外扩500mm位置,留置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要求见下图。
独立柱位置按设计配筋要求预留插筋,插筋配筋见柱子配筋。
7、承台砼浇筑承台钢筋绑扎完成后通知塔吊公司进行地脚螺栓的预埋及防雷接地的预埋。
埋件安装完成后通知监理及建设单位做好隐蔽验收,并做好影像记录。
塔吊基础采用C35P6抗渗砼浇筑,并按要求每个基础制作两组砼标准试快,一组同条件养护,一组标养。
塔吊基础浇筑完成后浇水养护不小于15天。
4.4检查验收1、塔吊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项目部、监理、建设单位联合验收并签字确认,施工过程中做好影像记录。
2、按照规范要求制作砼试快,安装塔吊前对同条件试快进行送检检测,确认基础达到设计强度。
3、止水钢板对接位置采用满焊,凹面朝向迎水面。
4、雨天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施工时,应釆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天气时,应及时在结构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缝,尽快中止混凝土浇筑;对已浇筑还未硬化的混凝土立即进行覆盖,严禁雨水直接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组织保障1、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安全管理体系图见下图。
2、施工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修订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应当遵守建设部颁发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公司每半个月一次,工地每周一次,班组每天一次进行检查落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让每一位第一线的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规定,并完善安全措施,且安全行为、安全措施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定整套奖罚制度,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措施上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5、申报安全受监,建立安全技术档案配置安全劳保消防设备、用品。
6、重视施工用电安全。
5.2技术措施1、熟悉塔吊基础及施工蓝图图纸要求,施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
2、施工前与塔吊公司进行对接,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通知塔吊公司做好基础部分的预埋施工。
3、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做好防范工作及应对处理措施。
4、人员入场前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5.3监测监控1、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塔吊基础施工管理工作,按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要求严格进行塔吊基础过程控制,并形成完整的施工记录。
2、塔吊安装完成后,定期对塔吊基础进行沉降观测。
六、劳动力计划6.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塔吊基础施工管理人员如下:罗浩(项目经理)——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工作;刘丹(安全总监)——副组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袁涛(施工员)——组员,负责现场按照交底及方案要求施工;王意龙(安全员)——组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邓小红(劳务管理负责人)——组员,负责现场具体施工;6.2特种作业人员1、电焊工:1人;起吊司机:1人;起吊信号工:1人。
七、安全计算及相关图纸7.1塔吊单桩基础计算书塔吊单桩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一. 参数信息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720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5×5×(1.00×25+1.4×17)=1220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8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W k=0.8×1.59×1.95×1.2×0.2=0.60kN/m2q sk=1.2×0.60×0.35×1.6=0.40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40×102.00=40.80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40.80×102.00=2081.00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 W k=0.8×1.62×1.95×1.2×0.35=1.06kN/m2q sk=1.2×1.06×0.35×1.6=0.71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vk =qsk×H=0.71×102.00=72.75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72.75×102=3710.47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0.9×(960+2081.00)=2536.90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3710.47=3510.47kN.m三. 承台计算承台尺寸:5000mm×5000mm×1000mm单桩承台的承台弯矩两个方向都为0(kN.m),所以承台只需采用构造配筋,不需要进行抗剪和其它的验算!四.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计算简图:1. 按照m法计算桩身最大弯矩: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并参考《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