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救技能知识培训

急救技能知识培训

④脊柱伤: 平板取仰卧位,伤部垫小枕保持脊柱前 屈过伸位
⑤颈椎伤: 固定头颈部,以防止左右摆动
⑥骨盆伤: 仰卧于平板,髋关节屈曲以减轻疼痛
电击伤的急救
案例分析
病例1 14年前一磨石工人因触电不及时 急救和送医院遗憾死亡。
病例2 当日下午4时,急诊室接到某工地 打来电话,说一名中年男性在工地上被 断落之裸包电线击倒,已经切断电源, 但该男子依然昏迷不醒,呼叫无反应, 面色苍白,口唇发黑,无呼吸动作。要求 指导现场处理和立即派人出诊。请问该 男子目前处于何危急状态?如果是你接 电话应该如何答复?出诊时应注意什么 ?
环形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8”字形包扎法 人字形包扎法
不同部位绷带包扎法
手指包扎法 头部帽式绷带包扎法 眼部绷带包扎法 耳部绷带包扎法 肩部绷带包扎法 胸部绷带包扎法 单侧腹股沟绷带包扎法
3.非制式包扎材料
(1)天然纤维改良包扎材料 无纺布和抗菌布
(2)复合包扎材料 性能不同的敷料复合在一起
现场救护内容
人工呼吸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示意图 指压止血示意图
止血
填塞示意图
止血带止血示意图
加压包扎止血
以无菌纱布、敷料堵塞或覆盖伤口 再用绷带、三角巾加压缠绕以压迫止血
采用情况:一般伤口压止血
用手指压住动脉近心端经过骨骼表面
保护
(二)包扎方法
1.三角巾包扎
(1)帽式包扎法
(7)手(足)包扎法
(2)风帽式包扎法
(8)单侧胸(背)包扎 法
(3)面具式包扎法 (4)单眼或双眼包扎 (5)肩部包扎法 (6)上肢包扎法
(9)下腹部包扎法 (10)臀部包扎法 (11)膝关节包扎法 (12)小腿、脚包扎法
2.绷带包扎法
案例分析
根据本案例被电击后呼叫无反应,面色苍白,口唇 发黑,无呼吸动作,是心搏呼吸停止的表现。对电 击伤的病人现场急救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目击者对 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应立即进行现场持续徒手心肺 复苏术,同时呼救。急诊值班医护人员接到呼救电 话时应嘱现场目击者立即进行现场持续徒手心肺复 苏术,直到患者复苏或急救医务人员赶到并接手抢 救。本例出诊时应注意带上用于现场复苏抢救用的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氧气、心电除颤监护仪、 外伤处理包等设备,以及有关抢救药品。
的部位,达到止血 采用情况:当大静脉或动脉出血时.拨打
电话”120”紧急呼救的同时,采用指压止 血
常用指压止血部位
出血部位 头颈部 肩部 上肢 下肢
指压动脉
颞浅动脉 面动脉
颈动脉 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肱动脉 尺动脉 桡动脉
指动脉
股动脉 腘动脉
足背动脉
使用止血带必须注意
①止血带的位置尽量靠近出血伤口的 上方
②缚扎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 1 小时
③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
包扎
目的: 保护伤口 减少污染 固定敷料 帮助止血止痛
(一)现场包扎的一般原则
1.尽量选用无菌或相对最干净的材料 2.超出创面边缘5~10cm 3.应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实施加压 4.松紧度适宜 5.对头颅、腹部外露的组织应用凹形物
(二)搬运的方法
1.担架搬运法
注意躁动病人要适当束搏
2.徒手搬运法
单人搬运 双人搬运法 三人或多人搬运
单 人 搬 运
双人搬运法
三人或多人搬运
(三)不同部位伤的搬运方法
①颅脑伤:
侧卧或俯卧位,固定头部
②开放性气胸:
取半坐位,坐椅式双人搬运
③腹部伤:
仰卧或下肢屈曲位搬运
(三)不同部位伤的搬运方法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者是否具备急救能力 对事故伤者能否有更多的生还机会至关
重要 公民应有义务提供急救。
知识技能演练
损伤:随着社会发展有增加趋势 对于损伤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平素多见的是机械性损伤又称创伤如工
伤事故、交通意外等导致的伤口、出血、 脏器破裂、骨折脱位等,或休克死亡等 现场救护:有经验者通常能依据受伤史 预测潜在的伤害,评估和处理危及生命 的紧迫问题,采取正确有效的求救,急 救措施
多的伤亡是因为没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所致
现状趋势
发达国家,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 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其总人口的
40% 德国更是高达80% 美国相当于全美总人口的1/3。 中国培训救护率不到1%
现状趋势
建议将“在全国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 能”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议案。
成都政协主席建议:急救技能纳入职业培 训
上海120开展对驾驶员急救技能培训 浙江医院举办中老年意外急救技能培训 德州120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进校园
目的意义
应对自然灾害,各种创伤,意外伤,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能识别伤病的危险趋 势—懂危险,会救助,倍关注,齐重视
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得到普及 ,急救技能 有所增强,急救责任有所加强,
急救技术
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培训讲义
现状趋势 目的意义 知识技能演练
现状趋势
普通民众的重视程度低和参与热情不高是主要原因 其次,不少人觉得灾难离自己很遥远,不具备自救
和互救能力也无所谓 缺乏“好人保护法”拖了后腿 公众普遍缺乏急救能力 急救培训起步晚加速慢 我国年突发事件平均数高达120万次,其中有相当
(3)快速治愈敷料 (含药敷料) (4)“即刻止血绷带” (1秒钟内凝血)
固定
目的:
减少疼痛 防止再损伤 利于搬运
适应症:
四肢骨折 脊柱骨折 四肢广泛软组织创伤 血管损伤等
搬运
(一)现场搬运原则 1.在原地检伤、先急救后搬运 2.搬运时尽量保持伤员平衡 3.搬运前去除伤员身上障碍 4.骨折的肢体需放置适当的位置 5.搬运前应检查固定的松紧度
一、概述
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或 electric shock)是指人体直接或间接接 触电源或遭受雷击(lightning strike)时,受到一定量的电流(current flow)通过而引起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不论是电流还是静 电的电能量,均可引起电击伤。高压、超高压情况下,电流亦可间接 (空气或其它介质)电击人体。现代社会人们在每天的生产劳动和生 活中都要与电打交道,甚至有时会触碰到被破坏的高压电线,加上对 安全用电缺乏认识,电击伤事件经常发生,是常见的急诊急症,应引 起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