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体护理的内涵

整体护理的内涵

整体护理的内涵发布时间:2012-1-21 12:09:00来源:护理部浏览次数:2588 次■ 整体护理的内涵1、把病人看作完整的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的复合体。

2、整体护理的宗旨或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①整体护理思想体现了对“人”的深切关注,体现了现代“人文主义”或人文关怀的精神。

②整体护理思想与传统医学“天人合一”,“形神相俱”的思想不谋而合,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和道德信念。

3、整体护理以护理程序为开展护理工作,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原理(一般人群):1、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性,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权利。

2、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激励人,满足人发展的需要,建立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4、重视人际关系,积极创造良好氛围。

5、提高人的素质,规范人的行为。

■人本管理的意义1、是整体护理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是关心护士身心健康,保障护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3、是保持护士持久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的可靠保障。

4、是实现护士职业角色人格化的根本途径。

■ 整体护理实施1、总目标:巩固成果,实事求是,减负增效,强化内涵,促进整体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2、任务:一个确保:确保整体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二个目标: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目标。

三个理顺:理顺“内涵和形式”、“标准与创新”、“关心病人与关心护士”的关系。

3、四个落实:落实护士文明语言行为规范。

落实病情变化和病人心理状态的观察。

落实重病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基本生活护理。

落实手术前后、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前后、病人出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

护理工作规范护理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涵义。

临床上广义的护理,是指健康者对患者的生活照顾和简单的常规治疗或急症处理;若以护理发生的场所为标准,护理可分为医院护理、康复护理、急病护理、家庭护理、园所护理等五种类型;若从护理内容来分,有生产护理和医院护理。

临床上狭义的护理,是指医疗机构内的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嘱对患者的护理,这种护理多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由于有专门的护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因此与患难与共者的家属、朋友和敬老院、幼儿园、学校等园所提供的护理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易发环节。

根据护理工作制度的要求:1、新病员入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

一般病员每天早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

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及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

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2、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

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订护理计划,并预防并发症,及时准确地填写特护记录。

一级护理:重症病员、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休息的病员。

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必要时制订护理计划和做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三十分钟巡视一次;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根据病情更换体位,探澡、洗头、预防并发症。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更换病员。

适当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一至两小时巡视一次。

三级护理:一般病员。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观察病情。

根据病情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医院护理是指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住入医院后,由专职医务人员护理。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护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级。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规范1、根据病房床位数配备护士,合理分工,按要求实施责任制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病情需要。

2、责任护士能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根据护理级别按时巡视,观察病情变化。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落实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6、按时完成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等项目的晨晚间护理。

7、需要时,协助患者更衣、洗头、指/趾甲护理。

8、安全护理措施到位(无压疮、坠床、烫伤等)。

9、在护理活动中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保护患者个人隐私。

10、协助病人办理出院、转科、转院等手续。

11、责任护士能够对所负责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并提供入院介绍、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出院指导。

12、及时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

整体护理概念: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目录主概念框架结构1.基本框架2.护理观护理发展职能扩大临床护理优质护理展开主概念框架结构1.基本框架2.护理观护理发展职能扩大临床护理优质护理展开编辑本段主概念整体护理强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现代护理观是建立在现代医学模式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现代护理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所谓现代护理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现代护理的总看法。

一般认为,现代护理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编辑本段框架结构基本框架在护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起支撑作用的概念是人、环境、健康、护理,而其他的众多概念是从这四个基本概念上展开的。

这四个基本概念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护理框架的四个基本概念。

以往,人们对四个基本概念的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见解,因而产生各种派别的护理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作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它的任务已经超出原有的只对病人的护理,护理工作场所也由医院扩大到社会和家庭。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健康的内涵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护理着重点不仅在病人某一生物学意义的疾病上,更应把人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求,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的整体化护理。

上述现代医学模式的推出以及现代护理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扩理框架的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并由此逐渐趋向整体护理观。

护理观整体护理观的整体概念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体护理要面向整体的人。

(2)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护士要关心人的生命过程的整体。

(3)护理是连续的,护士不仅当人生病时给予照顾,而且要关心其康复、自理,达到个人健康最佳水平。

(4)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通过整体护理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

因此,我们可能把整体护理理解为一方面把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即把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另一方面,把我们提供的护理观视为一个整体,即对病人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要保证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不间断;对病人的护理是主动的、积极的,按照护理程序,有计划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病人的护理是全面的、整体的,即包括身心两方面,也包括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也可以把整体护理理解为以下几种:(1)从生物医学模式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从单纯的重视病人的生活和疾病的护理发展为全面重视病人生物、心理社会方面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2)从单纯的病人护理发展为对健康人的预防保健,即护理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而且包括促使健康人更加健康。

(3)重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无论是从新生儿、婴儿、儿童、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各个阶段的护理。

(4)在护理疾病的全过程中,除患者需要恢复健康外,还包括如何使重危的病人减少痛苦以及平静地离开人世。

(5)护理服务对象已从个人发展到家庭和集体场所,如学校、工厂、社区等。

整体护理观中所包含的这些内容与前述的现代护理活动范围是相一致的。

护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疾病为中心开展护理活动;第二阶段是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护理活动;第三阶段是以健康为中心开展护理活动。

编辑本段职能扩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光辉成就带来人类期望寿命的普遍延长,老龄人口增多,社区各类老人机构及家庭所需的护理照顾增加,护理工作在人类生活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了!以往主要是医院需要护士承担病人的护理工作,现在的护士职能将由医院向社会扩展,由照顾病人扩展到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

因此,护士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照顾病人,现代护士的专业角色将是多方位的,可包括:①决策者。

②管理者和协调者。

③沟通者。

④教师和顾问。

⑤代言人和保护者。

⑥促进康复者。

⑦研究者和作者等。

因此,现代护理工作者应具备适应多方位专业角色的基本素质,集多方位角色一体,才能担当起维护人类健康的重任。

编辑本段临床护理将上述现代护理观贯彻到实践中去,现在已形成了一种有计划的、系统的实施护理的特定工作程序即护理程序,该程序的完整过程主要具有四大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决策性和反馈性等。

其综合性是指要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综合处理病人各方面的健康问题;动态性是指护理措施或方案应随着病人的病情发展和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而不应该机械地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决策性体现在护理措施或方案上,是面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在可供选择的护理措施或方案中,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最优措施或方案,这就是决策;反馈性是指实施护理措施或方案后,再根据其效果对选定的护理措施或方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订。

这些特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

通过护理程序,不但病人的健康问题得以解决,病人还能掌握促进健康的方法,并且护理人员本身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业务知识和技能都逐渐得到提高,护患、医护等关系进一步改善,也只有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条理性、科学性和高质量。

因此,整体护理要以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框架,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融入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整体护理所制定的优质护理目标。

不同的护理观将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按生物医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躯体问题就是优质护理;如按管理模式,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的护理就是优质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