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马克思: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1条 第11条) 毛泽东: 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 毛泽东: “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 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毛泽东著作选 》〈下 840页 集》〈下〉,第840页)
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向 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四个统一: 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四个统一: 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为人们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
恩格斯: 恩格斯:“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 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 的需要,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 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 1995年版 年版, 732页 社1995年版,第732页)
(3)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荀子: 荀子:不登 高山, 高山,不知 天之高也; 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 也。
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也是宝贵的。
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源” 间接经验:“流” 间接经验:
反对唯心主义的观点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个思想路 是个思想路 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 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 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的问题, 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的问题,实事求 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 主义的思想基础。 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 日邓小平在《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 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 作用
什么是实践
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 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毛泽东: 你要有知识, 毛泽东:“你要有知识,你就 得变革现实的实践, 得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 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 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 自尝一尝。 自尝一尝。”
(2)实践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 富的经验材料;
(3)实践为人们认识的发展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和物质手段; (4)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恩格斯: 恩格斯: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 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克思恩 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 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95 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551页 年版,第55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之,从以上四点来看,实践是 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 是全部认识过程的基础,实践的 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 的和基本的观点。
意义:勇于实践,敢于试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意义:勇于实践,敢于试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康德:天才就是天赋的才能。 康德:天才就是天赋的才能。
马克思: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 马克思: 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 间的差别小得多, 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 鸿沟是分工撅成的。( 。(《 鸿沟是分工撅成的。(《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出版社1995年版, 160页 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