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寻求精神补充和感情抚慰
• 大学生远离父母,异地读书,进入人生的 第二断乳期。有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 想和信念,缺乏专注于学业的毅力和恒心 或不善于将离开家庭、父母、而产生的感 情缺失转移到大学生的集体生活和学业拼 搏中来,觉得生活不充实,感到精神空虚, 于是,以谈恋爱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走入早恋的误区
• 。有些学生认为早恋爱就早享受爱情的喜悦,有的甚至担心大学毕业尚未找到对象, 将来会步入大龄行列。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刚升入大学,就抢着在恋爱薄上挂号,以 为“早恋早婚最保险,晚恋晚婚傻了眼”。其实,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18、19岁 的大学生其心智处于未“定型”期,既对自己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终身伴侣, 缺乏比较理智的分析和思考;又缺乏对人、对事物比较明智的、冷静的判断。所以, 这段时期男女之间的交往往往好得快,散得也快,不能持久。据统计,中学阶段或大 学低年级谈恋爱成功率不足10%,即使结了婚,离婚率也较高,不仅对自己,尤其对 后代,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正如作家张浩在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所说的: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 促成一桩婚姻,等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 什么,可那时你已经干了很多悔恨得使你锥心的蠢事。”许多事实都表明,早恋、早 婚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建立美满幸福、和谐的家庭都是不利的。我国婚姻法规 定了最低结婚年龄为男22岁,女20岁,提倡晚婚(男25岁,女23岁)晚育、优生、优 育,也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大量专家以科学态度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后制定的。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认识到我们现在的 任务是学习
• 学会处理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 • 少数已谈恋爱的大学生,应注意和检点自
己的言行。
少数已谈恋爱的大学生,应注意 和检点自己的言行
• 少数热恋中的学生,双方感情丰富,情感表现强烈,不注 意恋爱时的言行,有的学生从小说、影视中看到了西方男 女谈情说爱的场面,把文艺作品中的描写与现实生活混为 一谈,把房间行为搬到大庭广众之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既不尊重别人,也谈不上自尊。即使在西方社会,在大学 生和有教养的人们之间也十分讲究男女交往的礼仪和行为 举止的分寸。所以,在恋爱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学习 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切忌盲目模仿不文明的恋爱行为。
• 我们要有正确的爱情观和行为习惯 •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学会处理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
• 现代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更为密切,强化了当代青年 的交往意识。从心理学上分析,青年男女间自然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培养健 康的性心理。他们通过健康的交往,增进相互了解,认识到男女间的各种差 异,破除神秘感,使青春初期对异性的好奇心和向往转变成在生活、工作和 学习中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使青年人更好地适应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发展起各项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也提高了青年对性的道德价 值的认识,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异性间的友谊,也可能由此得到美满的爱情。
• 在恋爱中,一些同学也抛开了应有的矜持 与含蓄,表现得越发投入与大胆,在教室、 食堂、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其表现 令人生厌。他们自己竟美其名曰:国家都 允许我们结婚了,亲密点儿算什么。这种 表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 良好形象。
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一种现实的快 乐观、爱情浪漫化
• 受电视电影、言情书籍中爱情情节的影响, 大学生虽然基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 仍然为了追求浪漫挥金如土,只为了现实 的快乐,置家庭和学业于不顾,攀比虚荣 之风日盛。
恋爱比例大,且低年级化
• 有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恋爱 比例竟达到60%以上,我所在的大学里, 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或谈过恋爱的学生约占 学生的27.4%。一些新生在入学之初,便得 到老生的面授技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义无返 顾的投身于恋爱的洪流中去。
恋爱方式从隐蔽化向公开化转变
3、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 盾、误解和猜疑。
4、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5、失恋 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
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 解,会导致身心疾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去弊得利那?
恋爱成活率低,悲剧增多
• 恋爱成活率低,悲剧增多。由于大学缺乏经济基 础和未来的一定性,恋爱走入婚姻的机率较低。 有部分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 至上,厌学、旷课现象增多,严重的甚至不能顺 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有的大学生 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弱,而期望值又高, 易冲动,一旦失恋或受到打击,往往造成爱情悲 剧。伤害对方的有之;自杀的有之;精神分裂的 有之;厌恶俗世、破罐破摔的亦有之。
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主讲人:
爱情的定义是什么呢?
• 所谓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生理的、心 理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形成的最 强烈、最真挚的、最持久的吸引和倾慕之 情。
• 直觉性 • 冲动性 • 专注性 • 执著性 • 排它性 • 隐曲性 • 相容性
爱情的特点
你的爱情观是什么呢?
• 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说说你们自己对爱 情的看法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 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 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 使对方自尊心受损。否则只会使之厌恶,伤害感情。
(2)恋爱行为要大方。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 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 这个时期要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有的人感情冲动,过早 地做出亲昵动作,使对方反感,影响感情的正常发展
错误的恋爱观
• 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大学里能谈上恋爱是种令人羡慕的事,是一种 本领和能力的象征。有些女生存在虚荣心理,认为有男生追求、爱慕, 表明自己有魅力,追的人越多,越感到自豪、荣耀,今天跟这个要好, 明天又跟那个打得火热,把主要精力放在早恋甚至乱恋上了。健康的 爱情是严肃的,多角恋极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易引发冲突, 酿造悲剧,本身也为社会和道德规范所不容。也有的学生出于功利之 心,千方百计想与家庭有关系、有背景、有权力的人恋爱,甚至出现 傍大款的现象。还有个别学生谈恋爱,并不想结婚,而是做恋爱游戏, 所谓“只追求过程,而不讲结果”,这更是一种玩火的行为,到头来, 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 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 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 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 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 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 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 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 在两性交往的过程中,分清友谊和爱情是极为重要的。友谊是爱情的前提和 基础,爱情是友谊的发展和质变。两者有联系,但也有质和量的区别。友谊 可能发展为爱情,也可能永远不能发展为爱情。对每个青年人来说,一定要 弄清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作为终身伴侣,才能面对友谊和爱情做出冷静的, 理智的判断,对于只能保持友谊的异性同学或朋友,你一定要态度明确地, 果断地告诉他你的态度,并在接触中保持距离。
大学生恋爱现状
• 恋爱比例大,且低年级化。 • 恋爱方式从隐蔽化向公开化转变 • 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一种现实的快乐观、爱
情浪漫化 • 恋爱动机的多样化 • 恋爱成活率低,悲剧增多
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 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 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 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 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为什么大学生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 开始谈恋爱呢?
• 生理和心理的发育使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性意识增强,对爱情的追求开始萌芽,加 强了对异性的关注和欣赏。
• 寻求精神补充和感情抚慰。 • 走入早恋的误区。 • 错误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 1、自主性强 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 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恋爱动机的多样化
• 据调查统计,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大学 生只占29.7%,更多的是以“摆脱孤独寂寞”为 目的,也少有为追求-结婚”的传统爱情三步曲。于是校园里 出现了“契约式恋爱”即在校相互填补心理上的 空白,毕业时说声“拜拜”。这种缺乏责任感与 严肃感的“寂寞期恋爱”是十分危险、不可取的。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认识到我们 现在的任务是学习
• 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成为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综合性、复合 型人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高度讲究时效的时代,时间的观念越来越 强。时间,既是一个常数,公平地给每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它又是 一个变数,善用则多,妄用则少。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放弃时间的 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人生最宝贵的吸纳知识、增长才 干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婚姻观,认准目标, 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中去,积极投身到社会和集体活动中去,在实践 中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而不要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 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
• 2、恋爱动机简单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 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