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向1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近三年来,新课标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的阅读材料都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类文本,比如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珪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憙传》《宋史·许将传》,2018年选用了《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等。
这部分阅读题具体的特点有:(1)选文特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所选文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
预计2019年高考仍然会从“二十四史”中选用文言文阅读材料。
(2)人物特点。
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能士。
比如2016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曾公亮通晓典章制度,为民兴利除弊,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等;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等;傅珪参与编纂文献。
劝谏讲究策略,为官清正廉洁等。
来护儿在瀛州刺史任上推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且重视许诺,廉于财利,不修治产业,行军用兵,也颇有谋略,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
2017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谢弘微谨严端方,遵守礼制,友爱孝悌,恭敬谨慎;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忠于朝廷,忠于职守;许将善于治军,对契丹的蓄意挑衅,予以坚决的反击,且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2018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鲁芝倾心改革,政绩卓著,且审时度势,洁身自好,深受时人推重;王涣在治所扫除积弊,整肃风气,治事宽猛相济,颇有神算,他人难以比肩;范纯礼作为臣属敢于直言进谏,作为长官关怀下属,重视惩戒,治事从宽,坚毅刚直。
预计2019年高考仍然会选用为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恪尽职守、直言敢谏、关爱百姓、保家卫国的人物进行考查。
(3)命题形式。
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近三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都是三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的形式。
客观题一般要求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每题赋分3分;主观题一般要求把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赋分10分。
(4)变化趋势。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与2018年保持一致,与2018年相比,依然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作为重要考点,这就预示着2019年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最后,对于文言文阅读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何年年考?原因在于,对于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只有继承,才能创新,“语文”其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但“语”(话语、言语)不管怎么变,“文”(文言)却历久不变。
今天,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学会了文言文,读古圣先贤的经典作品,就好像他们同我们讲话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和见识,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
其次,对于考纲内容,要明白这部分试题的考点都有哪些,高考会怎样考。
其实,不论考点怎样变化,读懂题干,明白考点,做到心中有“点”,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样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本题属于文言断句,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本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读的理解。
要求断句的部分出自文言文阅读材料,命题者给出四种断句方案,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
设题立足于对语句意思和专有名词以及语句的语法特征等角度的考查,是近几年的必考题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本题中“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
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
【样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宣字孔和,乐安人也。
为郡吏。
太守杨沛梦人曰:“八月一日曹公当至,必与君杖,饮以药酒。
”使宣占之。
是时黄巾贼起。
宣对曰:“夫杖起弱者,药治人病,八月一日,贼必除灭。
”至期,贼果破。
后东平刘桢梦蛇生四足,穴居门中,使宣占之,宣曰:“此为国梦,非君家之事也。
当杀女子而作贼者。
”顷之,女贼郑、姜遂俱夷讨.,以.蛇女子之祥,足非蛇之所宜故也。
文帝①问宣曰:“吾梦殿屋两瓦坠地,化为双鸳鸯,此何谓也?”宣对曰:“后宫当有暴死者。
”帝曰:“吾诈卿耳!”宣对曰:“夫梦者意耳,苟以形言.,便占吉凶。
”言未毕,而黄门令奏宫人相杀。
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
”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
”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②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入迫使者不及。
帝复问曰:“吾梦摩钱文,欲令灭而更愈明,此何谓邪?”宣怅然不对。
帝重问之,宣对曰:“此陛下家事,虽意欲尔而太后不听,是以文欲灭而明耳。
”时帝欲治弟植之罪,逼于太后,但加贬爵。
以宣为中郎,属太史。
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③,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
后又问宣曰:“昨夜尝见刍狗,何也?”宣曰:“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
”顿之,果如宣言。
后又问宣:“昨夜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当善护之。
”俄遂火起。
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
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
”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
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
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
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
”宣之.叙梦,凡此类也。
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④之相矣。
其余效.故不次列。
明帝末卒。
(节选自《魏书·方技传》)【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220—226年在位。
②甄后:文昭甄皇后,因罪被魏文帝赐死。
③刍狗:草扎的狗,用以祭祀。
④建平:朱建平,当时一位精通相术的奇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贼郑、姜遂俱夷讨.讨:平安。
B.苟以形言.言:表现。
C.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属:连接。
D.其余效.故不次列效:效验。
A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具体语境中的实词意思的把握。
命题者一般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择四个单音节词语或者双音节甚至多音节词语,要求考生选择其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这是一个传统的命题形式,2017年、2018年北京卷、江苏卷、天津卷、浙江卷等都考查了这个考点;新课标全国卷2015年之前的文言文阅读也都涉及了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在未来的考试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虽然可能不会单独命题,但在古代文化知识、归纳概括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可能会间接考查文言实词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对于文言实词的复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蛇女子之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闻宣言而.悔之/弃甲曳兵而走C.其.占何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宣之.叙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具体语境中虚词的意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
命题者有时会从文言文阅读材料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子组成选项,有时会全部选取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组成选项,要求考生判断其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该题型近几年单独命题比较少,2018年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等考查了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由于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把握关涉考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准确翻译语句等方面,所以考生要注重复习。
3.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周宣占梦料事如神的一项是①必与君杖,饮以药酒②蛇生四足,穴居门中③女贼郑、姜遂俱夷讨④后宫当有暴死者⑤有顷出行,果遇丰膳⑥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之相矣A.①②⑤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B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目的是考查考生对传主的品格、思想等的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