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投标书
第1章项目概况
1.1 工程总概况
本小区有两幢楼,每幢有9间居住房,共18间,网络信息点18个,电话语音信息点18个,信息点共36个。
小区围墙设视频监控系统,小区门口选用门禁对讲系统,围墙选用红外对射系统。
第2章设计标准及建设原则、安装与设计规范
2.1. 设计标准
(a) IEEE 802标准
(b) EIA-569 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c) E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d) ISO/IEC 11801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e) 六类标准满足ICEA S-96-661-1994以及S-90-661-1998规定要求
2.2. 设计原则
标准化-严格遵循
2.3. 安装与设计规范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
(2.)《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97)》
(3.)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4.)《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13-88)》
(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1997)第1部分:总规范
(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2.1997)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3.1998)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
件技术要求
第3章安全防范系统
3.1访客对讲系统
对讲系统由传声器、语音放大器、振铃电路等,彩色门口机、彩色可视分机、管理机、电源、开关电源、层间中继器、视频分配器、RVV4X0.5四芯线、RVV4X1.0四芯线、SYKV75-3视频线、SYKV75-5视频线、磁力锁、闭门器智能楼宇对讲系统配置智能楼宇彩色可是对讲主机、管理机、调制器、电源、磁力锁、闭门器。
3.2红外对射系统
当物体越过其探测区域时,遮断红外射束而引发警报。
传统型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由于只有两光束、三光束、四光束类型,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要选择合适的触发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太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如小鸟飞过,落叶飘过等引发误报警;太长则易形成漏报警。
国家标准GB10408.4——2000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40ms为报警触发时间,是鉴于传统型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通常安装在传统造型墙头的应用条件。
而针对于安装在地面应用条件,就必须以人员奔跑最高速度10m/s,来确定最短遮光时间。
若人的宽度为20cm,则最短遮断时间为20ms。
以≥20ms的阻断为触发报警,国家标准GB10408.4——2000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20ms不得报警。
3.3视频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
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
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
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
4.1. 系统介绍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
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
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
而新一代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第5章工程实施
5.1. 施工方案
5.1.1器件选择原则
(1.)工作区选择原则全部选用超五类系
(2.)水平线缆选择原则非屏蔽线(UTP)(超五类)
(3.)主干线缆选择原则主干线缆选用6芯多模(单模)光缆,可以支持ATM或千兆以太网主干,室外光缆(FIBER CABLE)(单多模)
(4.)配线架选择原则* 配线架具有独特的电抗平衡性,可以确保五类线缆的传输性能。
配线架(PANCH PANLE)
5.1.2布线系统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小区各工作区信息点选择RJ45接口的单孔形式。
(2.)水平子系统设计信息点全部采用F-NET CAT5E 4对 UTP超五类优质非屏蔽双绞线。
(3.)楼间建筑群系统设计楼间连接选用室外6芯多模光纤,,室外6芯单模光纤。
(4.)设备间系统设计有两种类型的配线架,分别连接光纤和铜缆。
设备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载重量不小于100磅每平米。
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
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
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
5.1.3设备安装与线路铺设建议
(1.)工作区:可选择壁型或地板型信息插座,提供标准的RJ-45接口。
(2.)水平线缆走向建议:水平布线可采用桥架、配管及地下线槽等走线方式。
在每层配电间设一个分配线架(IDF),通过水平桥架将水平线缆由各房间的信息点引至IDF。
(3.)垂直线缆及IDF的铺放建议:由各层配线间内的垂直干缆经配线间内的竖井,根据各信号线用途的不同,分别引至不同的MDF。
(4.)配线架放置建议:配线架均安装在各层配线间,建议将配线架安装在19"标准机架内或配线架机柜中。
MDF在设备间内的布放位置待方案确认后随施工图一并提供。
5.2. 施工内容
5.2.1.布线设计
在我方完成布线工艺配置方案,并得到贵方确认后,我方需与有关建筑设计部门合作,完成建筑的管线设计或修正。
5.2.2.布线施工与督导
在布线过程中,我方除具体施工外,将实施技术性的指导和非技术的工程管理、协调。
5.2.3.线路测
工程完工后,将选用布线产品厂家认定的专用仪器对系统进行导通、接续测试,并提交测试证明报告。
5.2.4.系统联调
在系统的线路测试后,选择若干站点,对外部连接网络设备进行联通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5.2.5.工程验收
完成上述两项测试后,双方签字认定工程验收完毕,并携同布线产品公司完成工程保证体系。
5.2.
6.文档
验收后,我方将以文本方式,向贵方提供系统设计与方案配置、施工记录等在内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