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应用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1知识梳理:(1)伽利略的研究和科学想象:如图所示,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是为了保证每次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初速度)。

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小车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离就停下了(如图甲);第二次在水平面铺上较光滑的棉布,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较远(如图乙);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如图丙)。

伽利略认为,是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使小车停下,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就越远.表明阻力越小,小车滑行就越远.伽利略科学地想象: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

(2)笛卡尔的补充笛卡尔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3)牛顿的伟大贡献英国的伟大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表明:科学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注意如下四个方面:(1)“一切”说明该物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

指宇宙中所有的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

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不能否定其正确性。

因为我们总可以找到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

这种情况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说的“没有受到力的作用”(3)时候:强调了“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瞬时对应的关系。

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知识拓展: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况、推理得出的。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与力的关系:(1)物体运动状态用速度来描述。

我们知道,力的一种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谓“运动状态改变”是说,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或运动方向改变。

(2)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如果原来物体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是运动的).反过来想,如果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会被改变。

可见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物体如果受到一个与它前进方向相同的力,它的速度就增大;反之,如果受到的力跟它的运动方向相反,它的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停下来。

当然,也可能使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2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运动状态不变的是()A、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B、在斜面上沿直线匀速下滑的物体C、抛出的石子D、从高处掉下来的石子解: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变化.在B中物体沿直线下滑,说明其运动方向不变,匀速下滑说明其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运动状态不变.选择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

解题关键是抓住物体的运动状态包含两个因素: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只要其中一个变了,运动状态就改变了.本题易错点是错选A,原因是在分析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时,往往只从表面现象中单纯地考虑速度大小是否变化,而忽视了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例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公共汽车靠站时,司机提前关闭发动机,让车滑行进站,可以省汽油B、向任何方向抛出的石块,最后都会落到地面上C、人从行驶的车上跳到地面时极易摔倒受伤D、在匀速行驶的火车厢内的乘客竖直向上跳,最后仍落回地板上的起跳点解:选项A,C,D所讲述的现象,都可由惯性知识即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来解释,都属于惯性现象,选项B所讲述的现象则是由于石块要受重力作用的缘故,无论向那个方向抛出,由于重力作用,最后都要落回地面,属于力的作用,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事例。

答案:B例3、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高速飞行,是由于()A、受重力作用B、受惯性作用C、受火药的推力D、子弹有向前的惯性解:离开枪口后的子弹的确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但不是向前飞行的原因,选项A错,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不能说“惯性作用”,选项B错;子弹在枪膛内,受到火药的推力,离开枪口后,不再受火药的推力,选项C错。

答案:D。

3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运动与力的关系:(1)物体运动状态用速度来描述。

我们知道,力的一种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谓“运动状态改变”是说,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或运动方向改变.总之,就是物体速度发生改变,今后要分折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只要分析它的速度是否改变.(2)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如果原来物体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是运动的)。

反过来想,如果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速度)就会被改变.可见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物体如果受到一个与它前进方向相同的力,它的速度就增大;反之,如果受到的力跟它的运动方向相反,它的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停下来.当然,也可能使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4针对性练习:1、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A、一定静止B、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静止D、以上说法都不对2、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则刹车后向前滑行的路程越长,有人说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缘故,他的话对吗?3、锤头松了,只要用手捏着锤柄在石头上撞击几下便能套紧锤头。

为什么?4、汽车刹车时,乘客为什么向前倾倒?5、飞机向某灾区投放救援物资时,是提前投掷还是到受灾点正上方投掷,为什么?6、一摞象棋子叠放在桌面上,用一薄尺沿水平方向迅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案解析:1、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不受外力将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但此“物体”不知原来是静止还是运动的,故应选C。

2、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错误回答,事实上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答:他的话是错误的。

如果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那么速度越小,惯性就越小,速度为零(静止),惯性就没有,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所以,他的说法是错误的。

3、分析: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锤柄撞击石头前,和锤头一起处于运动状态。

答:锤头和锤柄原来都处于运动状态,锤柄撞击石头时由运动状态突然变为静止状态,锤头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于是撞击几下便能套紧。

4、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将人分成上半身和脚(下半身)两个部分答:人原来随汽车一起运动,突然刹车时,由于摩擦,人的脚也由运动状态突然变为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倒。

5、应提前投放。

因为物资和飞机一起运动,脱离飞机后,物资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

若在正上方投放,物资将偏离受灾点。

6、发生的现象是,最下的棋子被打出,上面的棋子留在原地并落在桌面上,因为棋子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用薄尺打击,最下面的那枚棋子突然变为运动状态,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并受重力作用,于是就发生上述现象。

考点2:惯性和惯性的应用1知识梳理一、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也就是说,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跟物体是以哪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存在无关;跟物体的运动情况(快慢、方向)无关,跟物体所处位置(地面与空中)无关,但跟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二、惯性与惯性定律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跟物体位置、运动状态.是否受力都无关,这是无条件的.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而表现出)的运动规律。

所以也叫做惯性定律.它直接说明的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同时也使我们体会到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三、惯性现象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我们经常遇到。

当汽车突然起步时,乘客的脚和车一起向前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向后倒;而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内的乘客则会向前倾倒,这就是惯性现象。

四、惯性大小物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体积、运动速度大小等均无关。

2典型例题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B.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才能向前运动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原来是静止的仍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本题选项A和B,在不知原先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就下结论显然是错误的.物体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护的.选项D错.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那一定是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因此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答案:C例2、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瞬间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解: 原来小球受绳拉力作用在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没有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选B .注意: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我们经常遇到.当汽车突然起步时,乘客的脚和车一起向前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向后倒;而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内的乘客则会向前倾倒,这就是惯性现象。

4针对性练习:一、选择题1.(2011浙江杭州,第5题)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B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 .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 .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答案】D2.(2011年浙江衢州 第11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 .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答案】C3.(2011浙江义乌,第11题)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