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阅读胡适<<一念>>与郭沫若<<天狗>>
陈方杰
这两首新诗都是诗界革命的代表作,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在进行文学理论建设和批判时所从事的新文学创作的实践成果,他们给新文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在运用白话和打破旧诗体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现在我就以下几方面对这两首诗作简单比较.
首先这两首诗每句开头都大量运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这突出的反映了诗人都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把人提高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使人感觉到宇宙的生命力在人的周围流动,给人蓬勃向上的兴奋的力量,这是那个时期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确立的整体观念.文学既有反映社会,表现人生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功能,在形象思维和情感作用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胡适和郭沫若的两首诗在这方面具用相同之处.同时表现的主题也是相同的.
其次就两首诗的意象特征来看两首诗的特点.胡适的诗中出现的意象有“地球”“月亮”“星球”“轨道线”“无线电”和郭沫若诗中出现的意象“月.日”“星球”“月底光”“日底光”“星球底光”“X光线”“Energgr的总能量”都是一些或者大部分是一些外来名词,都是一些新事物,在这里得到引用,特别是在新诗里得到引用,可以说是一种尝试,是一种革命,是对旧体诗的一种重创.同时也可以看出外来文明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再次从两首诗的艺术特色上作比较.胡适的诗即事感兴.即景生情.虽然少见汹涌奔腾的诗情和飞云翻转般的想象,但是他言之有物,不乏
情趣.在表现手法上,则或直接描写,或用浅显的象征.而郭沫若的诗则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的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特点.
最后从两首诗的气势上看两首诗的特点.郭沫若的诗充满激情,感情的沉积之后是一种爆发,充满血腥.如“我剥我的皮……,我噬我的心肝”等.胡适的诗则较郭沫若的诗平实的多,读起来较愉快,较轻松.假如要作一比如的话,胡适的诗是一碗白开水,味道适中,各种人都可以享用.而郭沫若的诗则是一瓶烈酒,只有那种好酒的人才喜欢.这可能与他们的个性和信仰有关,郭沫若信仰马克思主义,讲究革命,去旧迎新,比较激进.而胡适主张改革,则比较平和.
附:
郭沫若《天狗》
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三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四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胡适《一念》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团;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地球三千万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