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物理复习试卷 (3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 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但它的重力可能会发生变化C. 跳高运动员在空中受到重力和向上的升力D. 将重5N的物体从直升机上抛下,落地前重力大于5N2.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在5~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 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 前3 s内的位移是6 mD. 3 s末的速度是4 m/s4.有三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1=30N、F2=40N、F3=50N,且F1的方向与F2的方向垂直,F3的方向可以任意改变,则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 120 N,0 NB. 120 N,20 NC. 100 N,0 ND. 100 N,20 N5.如图所示,AC和BC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保持AC绳的方向不变,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改变BC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使θ在0~90°的范围内变化,BC绳上拉力的最小值为()A. 12mg B. √32mg C. √33mg D. √3mg6.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体上,现用一垂直斜面的力F压物块,物块和斜面体仍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可能有上滑的趋势B. 斜面体一定受到水平面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C.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D.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7.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 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D. 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m B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一起相对静止,由静止开始下滑。
则()A. B与斜面间是粗糙的,则A、B间有摩擦力B. B与斜面间是粗糙的,则A、B间无摩擦力C. B与斜面间是光滑的,则A、B间无摩擦力D. B与斜面间是光滑的,则A、B间无摩擦力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木块a与b叠放在水平面上,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b受到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
现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A. a、b之间无静摩擦力B. 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C. b与地面之间无静摩擦力D.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10.轻小滑轮P用一根轻绳系在天花板上的O点,重物A被绕过滑轮P的轻绳悬挂,物体B放置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O′是三根轻绳的结点,bO′水平,aO′、bO′与cO′的夹角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若轻绳OP的张力为40√3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物C的质量为1kgB. 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C. 重物A的质量为4kgD. 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0√3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2.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相对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选填“甲”或“乙”)。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0分)13.如图所示,位于竖直面的物体A的质量m A=0.2kg,放在水平面的物体B的质量m B=1.0kg,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子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取g=10m/s2,求;(1)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物体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14.低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开始一段伞未张开,竖直方向上可近似看成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后,竖直方向上近似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次跳伞运动中运动员跳离飞机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打开降落伞,做加速度大小为1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再下降了104m后,正好以2m/s的安全速度降落到地面.(g取10m/s2)试求:(1)张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2)运动员刚跳离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15.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光滑小球被细线系住,放在倾角为α=37°的斜面上。
已知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β=37°,斜面质量为M=3kg,整个装置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
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6.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40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0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以后只能维持此速度4.0s,设猎豹距离羚羊L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5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1)羚羊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L值应在什么范围?--------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只有在地球的两极、赤道,物体的重力才垂直向下.故A错误.B、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时,由于重力加速度随地理位置可能会变化,则重力G=mg可能会发生变化.故B正确.C、跳高运动员在空中只受到重力,没有向上的升力.故C错误.D、将重5N的物体从直升机上抛下,重力不变,落地前重力仍等于5N.故D错误.故选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它的重力可能会发生变化.跳高运动员在空中受到重力,没有向上的升力.将重5N的物体从直升机上抛下,落地前重力仍等于5N.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可以结合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知识理解.基本题.2.答案:B解析:解:A.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s m=12×(2+5)×10m=35m,故A错误;B.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x1=12×(2+5)×10m=35m,5−6s的位移x2=−12×1×10m=−5m,总路程为:s=x1+|x2|=40m,故B正确;C.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v=st =406=6.67m/s故C错误;D.由图象知5~6s内物体沿负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1)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2)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3)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及做功正负的判断,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3.答案:B解析: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v=xt =31m/s=3m/s.故A错误.B、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x=12at32−12at22得:a=1.2m/s2.故B正确.C、前3s内位移为:x3=12at32=5.4m,故C错误;D、3s末的速度是:v3=at3=3.6m/s.故D错误.故选B由公式v=xt求解第3s内的平均速度.第3s内位移等于前3s内与前2s内位移之差,根据位移公式列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求出前3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及3s末的速度.本题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问题,也可以通过图象研究.4.答案:C解析:解:F1和F2的方向垂直,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F合=√F12+F22=√302+402N=50N当F3=50N与合力F合方向相同时,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为F合′=F合+F3=100N;当F3=50N与合力F合方向相反时,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F合′=F3−F合=0N;故选:C.F1和F2的方向垂直,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当F3与这个合力方向相同时,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当F3与这个合力方向相反时,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本题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两个力的合力,比较简单,考试时不能出错.5.答案:B解析:解:改变BC绳的方向时,AC绳的拉力T A方向不变,两绳拉力的合力F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如图所示,θ在0~90°的范围内,由图知,当两绳垂直,即θ=30°时,T B最小,有:T=mgsin60°=√3mg,2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物体要能达到平衡,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必须与重力平衡,方向竖直向上。
两绳拉力的合力能与重力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出θ角的最小值,再求出最小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6.答案:B解析:解:A、原来物体静止,力F垂直于斜面方向,在沿斜面方向没有分量,故物块不可能有上滑的趋势,故A错误;B、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力F在水平方向有向右的分量、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斜面体一定受到水平面给它的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