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物理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物理 含答案

实用文档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物理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 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表明强弩的惯性减小了C .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D .在田径场1500m 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2.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5秒内的路程为( )A.37.5m;B.162.5mC.40mD.42.5m3.如图所示,在滑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g = 10N / kg ) ( )A.10N ,向右B.20N ,向左C.30N ,向右D.30N ,向左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匀速滑下,现使斜面倾角变为60°,为使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则所施力大小为( )A. B. C.D.5.如图为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A 、B 的位移相同 B .t 1时刻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C .t 2时刻A 、B 速度方向相同D .t 1~t 2这段时间内A 、B 的路程相同6.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 1。

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2。

则( )A .F 1不为零且方向向右,F 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B .F 1为零,F 2不为零且方向向左C .F 1为零,F 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D .F 1为零,F 2为零7.物体M 的加速度是+3 m/s 2,物体P 的加速度为-5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1t 2ABA.物体M的加速度比物体P的加速度大B.物体P的速度变化比物体M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M的速度可能在减小D.物体P的速度可能在减小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是竖直向上B.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C.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支持力、重力三个力的作用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重力两个力的作用9.如图所示是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减少重物的质量C.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D.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远离定滑轮10.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时刻(s) 2.0 4.0 6.010.012.014.019.021.0速度(m·s-1)36912121293A.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B.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10sC.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10sD.汽车总共通过的路程为192m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 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_____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F实用文档实用文档12.(1)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 .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B .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 .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 .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⑵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 与AO 共线),图中___________是F 1与F 2合成的理论值;_______________是F 1与F 2合成的实际值 。

13. 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在弹性限度内),把L-L 0作为弹簧的伸长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所示图线的哪一个?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8分)如图所示,一圆桶形锅炉横卧于耐火材料砌成的底座上,已知锅炉半径R=lm,底座间L=1.6m,锅炉和内盛水的总重为2.4×104N,O 为球心,M 为重心,AMB=1200.不计摩擦,求锅炉对底座的其中一侧的压力大小.15.(10分)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 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 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

问:(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 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2)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m ,为使飞机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多少?16.(12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 到达离地面40m 高处燃料恰好用完。

(若燃料用完后,火箭在空中以重力加速度运动,g 取10m/s 2)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多大?(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大?。

AB LOM(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的总时间是多大?(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7.(12分)如图甲、乙所示,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求:(1)在图甲状态下,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大?(2)在图乙状态下,细线的拉力是多大?木块1、3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大?xx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 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1、12、(1)(2)13、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14、(8分)15、(10分)实用文档16、(12分)17、(12分)xx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1—10:CCDDB D BCD AB BC ACD11、0.986m/s,2.58 m/s2,12、(1)A (2)F F′ 13、C14、【答案】(8分)N=2×104N。

【解析】试题分析:对锅炉受力分析如图,由三角形相似,可得:解得:N=2×104N。

所以,压力N′=N=2×104N。

实用文档实用文档15、【答案】(1)( 5分) (2)( 5分)【解析】试题分析:(1)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由: 代入数据得:(2) 由于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匀速航行,设速度为在飞机起跑过程中的位移为,则:在起跑过程中,飞机做初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设位移为 由公式可知: 又运动的时间为 由位移关系可知: 即:代入数据可得: 可见: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16、【答案】(1)20m/s (3分)(2)60m (4分)(3)9.46s (5分) 【解析】试题分析:(1)燃料恰好用完火箭为初速度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末速度则有平均速度 11224020/4h v m s t ⨯=== (3分) (2)燃料用完后火箭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设上升高度为,则有 (2分)(2分)(3)火箭燃料用完后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高度20m 后下降到到地面,整个过程加速度竖直向下为重力加速度。

以向上为正方向,则有位移为-40m .初速度为20m/s ,加速度为-10m/s 2 由:(2分)(2分) 总时间 (1分)17、(1)(4分)(2)αμαcos 3sin 3mg mg T +=;(3分)kmg mg L x )cos sin (32αμα++=(5分)【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示,当三木块达到平衡状态时,对木块3受力分析可知,2和3 间弹簧的弹力等于木块3所受的摩擦力,解得2和3间弹簧伸长量为 同理以2木块为研究对象 即1和2间弹簧伸长量为1、3两木块间的距离等于弹簧的原长加上伸长量,即 (2)细线的拉力αμαcos 3sin 3mg mg T +=如图乙示,当三木块达到平衡状态时,对木块3受力分析可知,2和3 间弹簧的弹力等于木块3所受的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之和,3cos sin kx mg mg =+αμα 解得2和3间弹簧伸长量为 kmg mg x αμαcos sin 3+=同理以2木块为研究对象αμαcos sin 32mg mg kx kx ++=即1和2间弹簧伸长量为kmg mg x )cos sin (22αμα+=1、3两木块间的距离等于弹簧的原长加上伸长量,即kmg mg L x )cos sin (32αμα++=23534 5BEE 寮33079 8137 脷\25042 61D2 懒22810 591A 多I35143 8947 襇23256 5AD8 嫘276376BF5 毵29507 7343 獃/32464 7ED0 绐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