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的故事烈士们啊!你们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鼓励着我们前进。
下面是10个革命烈士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黄继光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
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大量征兵。
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邱少云邱少云出生于四川铜梁。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
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马立训马立训(1920年~1945年),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
家境贫寒,从小失去父母,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
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并被编入山东纵队第4支队第12连。
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爆破大王”等光荣称号。
1945年8月,在山东滕县阎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同年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命名马立训生前所在排为“马立训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动”。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王克勤王克勤(1920-1947),安徽阜阳县人。
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的平汉战斗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作战勇敢,先后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1947年7月10日,在鲁西南战役中牺牲。
2009年9月10日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丁麟章丁麟章,多用于中国人名,最为知名者为革命烈士丁麟章(1907—1945),湖南平江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平江县游击队;1930年7月,参加红三军团组织的第一次攻打长沙的战斗,第二年,随部编入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团,任副营长,曾参加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战斗;1939年后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三营营长、第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团长、第六师十六旅团政委;1945年春,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同年年6月,在孝丰百步山反击国民党顽军五十二师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陈其美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五昌里人。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
弟陈其采,字蔼士。
兄陈其业,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
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
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于日本人山田纯三郞寓所中将陈其美当场枪杀。
陈其美遇刺后,孙中山高度赞扬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陈式纯陈式纯(1903~1935),金乡镇人,1919年在温州中学读书,参加反日宣传队。
后在金乡成立反日救国会,发动群众抵制日货,同时创“旭社”等进步团体,组织醒狮化装演讲会。
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南开大学。
1925年,他至河南,在部队、银行、学校工作,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
他四次被捕入狱。
在汉口、武昌、上海坐牢,都经党组织营救获释。
1932年乘国庆节组织400多名群众游行,被捕入英租界工部局西牢,在长期折磨中于1935年2月逝世。
白求恩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狠狠的摔在了石头上,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杨开慧杨开慧烈士是毛主席的爱人。
她1921年入党,在长沙郊区开展农民运动。
1930年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但敌人丝毫无法动摇她对革命的信心。
1930年11月,年仅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
毛岸英毛岸英烈士是毛主席的大儿子,8岁就和母亲一块儿坐牢,后被救出。
1936年当组织找到他,送他去苏联学习。
1943年在苏联入党,1946年回到祖国农村锻炼,1950年8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白求恩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
1938年他受派遣来到中国,转送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军区卫生部部长。
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
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
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中毒,治疗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逝世。
刘胡兰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抗日小英雄王朴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 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
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
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
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
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
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
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
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找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