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革命先烈的小故事

关于革命先烈的小故事

关于革命先烈的小故事
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邱少云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

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

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

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增强连。

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

他自幼家境极为
贫寒,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
国内大量征兵。

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
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
格录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
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
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
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
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
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
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
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
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
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
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因为桥型暗堡
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
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
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
仅19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