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打印版
“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十几减9退位减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开始,我根据教材创设了运动会上进行足球射门比赛的情景:每人踢15个球,明明踢进去9个,几个没进呢?并展开讨论:你是怎样想的?得出算式:15-9。

然后让学生主动探究,用小圆片或小棒代替足球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5-9的。

比一比看谁的想法多。

学生出现很多方法: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方法2:先从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方法3: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为了在课上突出“算法多样化”,且得出各种方法,我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再进行归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学习动机非常具体、直接、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而对数学内容的兴趣不是很明显。

在这一课学习前,他们已经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经历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

这一阶段的学生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

学生的自学过程,主要是探索过程,是学习主体的重新构建(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发展的过程,而学生参与的本质是主动探索。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教学。

所以在例题教学时,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的上,同时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只要学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争抢介绍自己方法的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