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 在一种关系中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而在另 一种关系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容; • 在一种关系中作为一定形式的内容,而在另 一种关系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内容的形式。
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
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而形式则是相 对稳定的,这是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中它 们各自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之间始终存在 着矛盾,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是 一个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 基本适合的无限循环的过程。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河流被化学污染流入海洋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毁坏雨林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 单独考察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时,原因和 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 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 察,它们的区分则又是不确定的。
•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 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也 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同一内容往往有多 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往往可以表现或容纳不同 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
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内容,就要求有什么形 式,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形式也迟早要发生 相应的变化;同时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 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 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当形式不 适合于内容时,则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 碍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伦琴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
1880年 哥尔茨坦
1887年 克鲁克斯
以太的波动
底片质量问题 退还厂家
1890年 古茨彼得
1894年 …… 汤姆逊 斯密士
拍到了X光照片
随手扔掉
观察到荧光 有记录 未思考 底片变黑 换个地方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和猴子是 没有大两样的,人类和猴子是表兄弟。” 但为什么人类成了人,猴子终于是猴子呢? 这是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只脚 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试用两 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的 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 他们不但不肯站起来,并且不肯讲话,因 为它守旧。人类就不然,他终于站起,讲 话,结果是他们胜利了。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找原因
怀疑论
休谟
普遍性
小行星撞击? 大规模火山爆发? 繁殖受挫? 大气成分变化? 免疫缺陷? 彗星撞击? 气候巨变?
千古之迷:恐龙消失
普遍性
满月大潮
大潮小潮
上弦月小潮
复杂多样性
B
A
B C
D
B
A
C
D
A
A
A
C
D
一因多果 同因异果 一果多因
复杂多样性
A
A
B C D
同果异因
A
B
D E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 必然性
产生 原因 地位 作用
产生于事物内部的 根本矛盾 支配地位 决定着事物发展的 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
产生于事物发展过 程中非根本的、次 要的及外在的矛盾 从属地位 促进或延缓事物的 发展
表现 形式
确定的、持久的
不确定的、暂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
•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 性的纯粹必然性。 •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约于必然性。没有脱离 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化。
原因
结果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 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水土流失 破坏雨林
沙尘暴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生产的发展,孕育 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 发展;而科学技术的 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 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 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 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 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合在普遍相 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 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 因,反之亦然。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
人的体形、外 貌、衣着是形式 人的骨骼、肌肉、 血液等是内容
衣着
体形
外貌
骨骼
肌肉
血液
形式
两类形式
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 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 的形式,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 物的内容。
形式
两类形式
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 物的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会引 起事物内容的变化。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
方法论意义
•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进行科 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 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 作的经验和教训; • 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加工作中的预 见性,增强行动的自觉性;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 论意义
——恩格斯
因果关系的特点
• 顺序性:在时间上或逻辑上所表现出来的秩 序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 客观性:因果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性; • 普遍性: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 复杂多样性:因果关系纵横交错。
顺序性
顺序性
定 都先 是行 因后 果续 联的 系不 一
客观性
自转
昼夜
公转
春夏秋冬
偶然性
偶然性
• 两个劳拉
2001年6月,英国斯塔夫斯市10岁小女孩 劳拉·布克斯顿将名字和家庭地址写在了一个 小标签上,系在一只氢气球上放飞。氢气球飞 越了140英里,落到了一户居民家里,难以置 信的是,这家也有一个叫做劳拉·布克斯顿的 女孩,且正好10岁!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区别)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统一的(联系)
第五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本节内容
现象与本质 内容与形式 原因与结果 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
现象与本质
• 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 掌握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 义
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 物的外在表现。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 要素的内在联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 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 势。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 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 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 趋势。偶然的东西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 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偶然性
偶然性
• 本质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 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脱 离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意义
•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 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 究的可能性。 • 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 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汽
H2O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溶解
冰
凝固
水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
现象如同 浮在水面的泡 沫,本质则如 底层的深流。
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 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要从特定 方面表现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 总是反映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
金刚石结构图
石墨结构图
形式
0.618
1
0.618
1
形式
人体比例图
蒙娜丽莎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 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 在的基础。内容和形式属于事物发展过程 中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的两个方面,二 者不能混淆。
方法论意义
• 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可以 促进事物的发展。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 合内容,所以要善于根据内容的发展,适时地、正 确地变革旧的形式。 • 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分析 各种形式,既可以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也可 以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 • 自觉地运用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既不死抱 住过时的形式不放,又不过早地任意改变尚有积极 作用的形式。为此,在实践中既要反对片面夸大形 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 虚无主义。
方法论意义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 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 接合而为一,一切科 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决 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 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的本质。
方法论意义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 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 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 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 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 法。
–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 相互作用: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结果反 过来也可以作用于原因。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二者相互对立: 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
对 立 统 一
相互对立
公转——四季
自转——昼夜
原因
结果
相互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