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影响学生的发展。

因此,以新课程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为指导,建立一套适合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制定新课程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前言
1.本标准指导思想是: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以及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实施为平台,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从以评价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评价学生的“学”为主,从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来评价课堂教学,制定“多元、协商、发展”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方法。

2.本标准预期目标是:通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3.本标准研究意义:重构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生物课堂,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辽宁省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学科个性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原则
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而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在基础教育全面改革和发展的今天,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性原则。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要充分体现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理念和实践行为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可操作性原则。

其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着眼整体的综合评价,标准不宜过细地分层,不宜机械地分解,尤其不要按照某种教学程序分解,更不能搞机械唯物论的量化、打分,要给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展现教学风格留有空间,提供平台。

真正成为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其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之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者有教研员、教师本人以及同伴。

因此,评价标准体系要科学简明,容易操作。

3.可接受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改变教师被动接受评价,评
价者与教师缺乏积极有效沟通的状况,要得到教师的认同,为教师所接受。

标准的描述语言要通俗易懂,易
为被评价者所接受。

4.发展性原则。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突出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价值,充分发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功能,充分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这是进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

要通过评价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评价项目1.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在全面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制定的目标要全面、准确、具体、可行,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2.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过程是教师将书面教学设计转化为课堂教学形式的创造性劳动。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首先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其次关注教师为实现课程三维目标所运用的教学方式;第三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收获。

在具体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
(1)看教师:教师是否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