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编写者:审核人:
复习专题: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考点透视: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较高的要求,历年高考中只是偶尔涉及到,考到的也是常见风格。
但由于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只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考生接受的只有零星的认识,因而有必要集中梳理一下常见的诗歌语言的类型。
重点、难点: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导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
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
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不同题材诗歌的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宛转等。
3、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
(1)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语言风格: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宋之问《登大庾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语言风格:质朴。
特点: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
(3)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雍陶《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闭塞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语言风格: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李贺《梦天》: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语言风格:雄奇
特点: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5)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语言风格:幽默讽刺
特点: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6)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语言风格: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特点: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二、自主检测,迁移运用。
(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宫词(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题目: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宫词》语言风格含蓄。
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羞。
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面前不敢说话,从而表达了宫女们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题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
“马策”即马鞭。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
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
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
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题: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田家
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注】公事:这里指服劳役。
问题: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答案】全诗无一冷僻字。
接近口语,质朴自然,通俗易懂。
三、真题演练,知识巩固。
(课外练习)
1、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问题:(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4分)
【答案】(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②吴词剪裁
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示秬秸○1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问题: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问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
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
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和春住”。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
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