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感冒颗粒说明书篇一:药品资料、概术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表现出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呼吸系统指:鼻、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打喷嚏、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胃肠型感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所以感冒服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除非是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白细胞增多,近时服用抗生素。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传染性强,往往在短时间内多人患病,它可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症状:单纯型:全身酸痛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高热、头痛、畏寒,并发上呼吸道症状。
肺炎型:持续高热、咳嗽、咯血。
胃肠型:除全身症状外,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
神经型:高热不退、头痛、谵妄以至昏迷、儿童可见抽搐及脑膜刺激症状。
二、用药(化学药、中药)化学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化学药品常用到的治疗感冒的成份,药理作用以及功效。
1、对乙酰氨基酚:抑制日新月异列腺素的全成,从而产生解热和镇痛作用——简称(氨、氨酚、酚)2、盐酸伪麻黄碱:拟肾上腺素药,有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可肖除其粘膜肿胀、减轻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简称(麻、伪麻)3、氢溴酸右美沙芬:能抑制中枢而起止咳作用。
简称(美)4、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抗组胺药,可减轻感冒所致的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简称(敏、扑)5、咖啡因:中枢兴奋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的效果。
简称(咖),并可减轻其他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
6、人工牛黄:解热镇痉作用。
7、布洛芬: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8、盐酸二氧丙嗪:镇咳、祛痰、平喘、抗组胺。
9、葡萄糖酸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康必得10、板蓝根粉(浸膏):抗病毒作用11、金刚烷脘:抗亚—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
12、氨基比林:解热镇痛作用。
13、病毒灵(盐酸吗啉呱):抗病毒、沙眼:是沙眼依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脸内面出现小颗粒,外观色红粗糙,状如花椒故又名椒疮。
)用药:利福平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
晚上涂四环素眼膏1次。
2、麦粒肿(中医称针眼):是化脓性细菌(以葡萄球菌多见)感染所致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
分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
3、天行赤眼(中医):白睛暴发红赤,眵多粘结的传染性眼病,称天行赤眼。
俗称红眼病。
(本病常双眼发病,能迅速传染引起广泛流行,多发于夏秋季,一般预后尚好。
若病情较重或日久不愈者,易并生黑睛星翳。
与西医学的急性结膜炎类似。
)用药:诺氟沙星眼液、氧氟沙星眼液、氯霉素眼液或病毒灵眼药水等。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途径是由患者眼分泌物直接或间接带入眼内而发病,故应加强预防。
流行期间可选用菊花、桑叶、夏枯草等煎水代茶饮。
)4、老年性白内障:是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地性改变。
(确切发病机制不清楚。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用药: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莎普爱思。
5、急性鼻炎:由病毒所致,后继发细菌感染。
睡眠不足,受惊等为本病诱因。
症状:(1)鼻痒、喷嚏、鼻塞、清涕,伴有嗅觉减退。
有低热、乏力、头痛、不适。
(2)鼻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有清稀分秘物,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脓涕。
用药:内服中成药有感冒退热冲剂、银翘片等,继发细菌感染时,酌情用抗生素。
外用0.05%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或麻黄素等。
5、慢性鼻炎(病因):(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
(2)鼻腔或鼻咽部存在影响鼻腔引流病变,如腺样肥大等。
(3)病人有贫血、糖尿病、肝肾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全身慢性疾病。
(4)职业及环境因素,如粉尘、化学气体、高温等刺激。
用药:内服鼻炎康、辛芳鼻炎胶囊等。
外用博科或德众鼻炎滴剂等。
6、急性扁桃体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辞。
可经飞沫、食物或接触传染。
有些病人先是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
(1)起病急、畏寒、高热伴头痛、便秘等。
(2)咽痛、吞咽时加重、颌下淋巴结肿痛。
(3)咽部检查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
(4)感染较重时有并发风湿热、心脏病肾炎之可能,一般于扁桃体炎数周后发生,注意预防及早诊治。
用药:高热者酌情用解热镇痛剂。
全身应用抗生素。
7、急慢性喉炎(1)急性喉炎:多由细菌及病毒感染所致。
用声不当或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等也可引起。
病理表现主要是喉粘膜弥漫性充血,多形核细胞浸润。
(2)慢性喉炎:多因急性喉炎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长期发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有害粉尘及气体长期刺激,全身内分泌、心脏、肾脏等慢性疾病,长期烟、酒刺激均可引起。
症状:(1)急性喉炎可有发热、畏寒、全身不适,声嘶(严重失音),伴喉痛、干咳或少量痰。
慢性喉炎则长期声嘶,伴咽喉干燥不适,隐痛,有时干咳。
大的声带息肉可伴喉鸣及呼气性呼吸困难。
(2)急性喉炎喉镜检查可见双声带及喉腔粘膜充血肿胀,附粘性分泌物。
慢性喉炎可见双声带暗红肿胀、肥厚、闭合不良或有声带小结息肉等。
用药:雾化吸入有助于局部消炎消肿,也可用含片。
一、外用药(一)浅部真菌病: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表层的真菌感染统称为浅部真菌病,简称癣。
(根据侵犯的部位又有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之分。
个别癣菌可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并以癣名称为其命名:如花斑癣菌引起称花斑癣;此外由皮肤癣菌的抗原性物质通过血循环,产生的过敏反应,称为癣菌疹;除癣菌疹外,其他的浅部真菌病刮取鳞屑直接检查或通过培养,均可找到病源菌可以确诊。
)分类:1、头癣:头癣系头皮和头发的癣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癣三型,目前,本癣已十分少见。
用药:抗菌素真菌药膏或口服抗真菌药、灰黄霉素、伊曲康唑或特比奈芬等(须医生处方。
)2、体股癣:除掌跖以外皮肤的癣菌感染称为体癣,邻近外生殖器和肛周、臀沟处的体癣又称体股癣。
(好发于潮湿多汗部位,夏季发病率高,原发损害为丘疹、丘疱或水疱,自中心向外扩展,形成环形或多环形,中央有愈合倾向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边缘隆起,并有动性原发疹。
)用药:外用抗真菌制剂,大氏搽剂、复方咪康唑霜、复方酮康唑霜等刺激性比较少的药物制剂,泛发者亦可口服抗真菌药。
3、手足癣:有四种类型(1)浸渍型:常见,主要发生在指(趾)内皮肤,表皮浸渍、发白,揭去表皮,露出糜烂面。
(2)水泡型:常为针头大小水疱,有时可融合成大疱,伴有剧痒。
(3)鳞屑型:以脱屑为主。
(4)增厚型:掌趾角质明显增厚,冬季常伴有皲裂。
用药:有破溃或水疱者宜用霜剂(用上),局部干燥者可以外用水杨酸碘酊、复方土槿皮酊外搽。
4、甲癣:常伴发其他癣病。
有三种类型。
(1)增厚型:甲板底层肥厚,失去光泽。
(2)萎缩型:甲板萎缩发白。
(3)甲沟炎型:甲沟红肿,伴甲板高低不平。
用药:外用甲板软化剂和抗真菌药,同时口服抗真菌药(须医生处方)。
5、花斑癣: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前胸、面部等。
皮疹为黄豆大小斑疹,上有皮屑,一般为褐色,无炎症。
用药:同体股癣。
(二)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浅层真皮炎症。
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临床上瘙痒显著,皮疹呈多形性,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常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
1、急性期皮疹特点,急性湿疹常对称泛发,损害呈多形性,由红斑、丘疹、水疱集簇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常伴糜烂结痂,化脓等继发改变。
2、慢性期皮疹特点,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阶段。
损害好发于面部、耳后、外阴、四肢等处。
对称分布,患部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部分色素减退。
3、自觉症状:瘙痒剧烈。
4、病程:急性期为1~2周,慢性迁延反复外用药:急性期有渗出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无明显渗出用炉甘石洗剂,慢性期可用皮质激素霜剂等。
注意事项: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食物。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三)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俗称暗疮、粉刺、青春痘。
用药:玫芦消痤膏等加口服清热暗疮片或复方珠珍暗疮片等。
(四)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皮肤所引起。
具有接触传染史。
临床表现:好发于指内、腕屈面、肘窝、腋窝、下腹及腹部等皮肤细嫩处。
原发损害为针头大小丘疹、水疱散在分布,局部湿润,有时可见3!10mm 长的隧道,自觉瘙痒剧烈,尤以晚间入睡时为甚。
用药:硫软膏,林旦乳膏。
一、感冒症状: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并发的上呼吸道症状,肠胃型感冒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它们均由病毒引起,患了病毒性感冒之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生素,除非是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病,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白细胞增多.这时需用抗生素流感的特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传染性强,往往在短时间内很多人患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症状是:单纯型全身酸痛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高热,头痛,畏寒并发上呼吸道症状;肺炎型:多见小儿,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咳血;肠胃型:除全身症状外,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神经型:高热不退,头痛,谵妄以至昏迷.儿童可见抽搐及脑膜刺激症状。
治疗用药时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有不同的用药,化学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药品西药:日夜百服宁、感康、泰诺、新康泰克、白加黑、快克、必理通、康必得等中药: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肿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舌边尖红,苔黄。
用药:桑菊感冒片、君山精利银翘片、龙菲刻银花感冒颗粒、抗感胶囊、羚羊感冒片、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颗粒)、羚羊感冒片、板蓝根片(冲剂)、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
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痛、鼻塞、声重、流鼻涕、口不渴、咳嗽吐白稀痰、咽庠、舌不红苔白用药:感一特.感冒软胶囊、参苏感冒片、人参败毒胶囊,桑姜感冒片、杏苏止咳糖浆、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湿热型:头晕、烦闷、口渴、呕吐、腹泻、不思饮食。
用药:十滴水、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六合定中丸、仁丹。
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痰喘,治疗方法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镇咳、祛痰、平喘。
1、咳嗽①、刺激性干咳或阵咳:西药:苯丙哌林(咳快好)、喷托维林片(咳必清)、右美沙酚糖浆、中药:养阴清肺膏②、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苏子降气丸、半夏止咳糖浆、蛇胆陈皮胶囊(散剂)③、风热咳嗽:橘红片、川贝止咳露、复方鲜竹沥液儿童应选用:健儿清解注液、小儿咳喘灵冲剂④、燥邪咳嗽:养阴清肺膏、川贝清肺糖浆、川贝枇杷露、复方鲜竹沥膏⑤、肺虚咳嗽:秋梨润肺膏、川贝雪梨膏、百合固金丸⑥、祛痰药:羧甲司坦片、盐酸溴已新片、美愈伪麻口服液、沐舒坦片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流涕、咽痛等);可有发热,一般在38度左右,多于3-5天降至正常;咳嗽、咳痰,一般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或脓性(白色或黄色脓痰),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有痰中带血;可廷续2-3周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