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S3标

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S3标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邯大高速公路S3标项目部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一、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位于邯郸市的东南部,西起邯郸市规划中的京港澳高速邯郸绕城东南环,途经成安、广平、魏县、大名,终点与山东省在建的青兰高速相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

本合同工程为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S3标段,起讫里程为K21+600~K30+085,全长8.485km。

主要工程为路基、路面和广平互通立交等。

2、地形地貌本项目地处华北平原西部,地势总体开阔平坦。

3、气象水文气候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C,一月平均气温-2.2°C,七月平均气温26.6°C。

四季分明,光能丰富,温度适宜,季节降水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570mm,雨季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土壤冻结深度0.30-0.40m。

大部分地区主要开采浅层地下水作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二、风险评估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4号)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⑻、《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标准⑴、《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定指南》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301-2003)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20-2011)⑷、《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C20-2011)⑸、《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79-2002)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⑻、《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⑼、《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⑽、《河北省安全管理条例》3、设计文件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三、安全风险评估范围本评估针对邯大高速公路S3标包含了驻地建设、梁场、架梁、涵洞、桥梁、钢筋加工厂竣交工验收等全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评定方法根据邯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参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定指南》,桥梁选用指标体系法进行评估,其它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指标体系法概念及评估办法指标体系法是指针对事故可能性和事故严重程度的评判可根据推荐的评估指标并结合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

指标体系法评估办法⑴、各指标风险赋值:建设规模=A1 地质条件=A2 气候环境条件=A3地形地貌=A4 桥位特征=A5 施工工艺成熟度=A6 ⑵、总体风险大小:R= A1+ A2+ A3+ A4 +A5 +A6⑶、总体风险级别标准①、建设规模说明:建设规模主要考虑桥梁跨径。

跨径越大重量越重技术及施工难度越高风险越高此外,还可以考虑桥梁墩高、横纵坡等因素。

②、地质条件说明:地质条件主要影响桥梁基础施工和施工场地安全,总的来说施工现场的地基耐力是评定的主要因素。

③、气候环境条件说明:极端气候条件对桥梁上部、下部结构施工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以及工程建设周期中大风大雾、沙尘暴、积雪、洪水对机械施工、临时结构施工、高空作业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④、地形地貌特征说明:主要考虑桥址处于平原区还是山岭区,现场的地形险峻,支架等临时设施无法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往往无法使用汽车起重机,大型设备的组装拆除也比较困难。

⑤、桥位特征说明:要考虑工程施工和过往交通是否相互影响,特别是在不良气候条件、人员操作不慎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安全事故。

由于桥梁施工导致的行车、通航安全事故在我国有很多惨痛的经验教训。

⑥、施工工艺成熟度说明:主要是施工单位采用的主要施工工艺是不是成熟,特别要注意中标单位项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相关工程经验。

2、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的概念及实施步骤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环境中进行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的实施步骤由评估组成员按规定标准对L、E、C分别评分,取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员暴漏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D—风险值,确定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暴漏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注:危险等级为1级、2级的,可确定为属于可接受的风险;危险等级为3级、4级、5级的,则确定为属于不可接受的风险。

3、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我单位资源状况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本项目实施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其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4、专项风险评估。

当本项目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安全风险等级要求安全风险等级要求六、安全风险等级的确定1、风险发生概率等级与判断标准工程安全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分为1、2、3、4、5级。

各等级判断标准见下表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判断标准注: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年发生频率代替。

2、风险损失等级与判断标准⑴、风险损失等级分为1、2、3、4、5级。

应按人员伤亡等级、经济损失等级及环境影响等级等因素确定。

当多种损失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风险损失等级。

⑵、人员伤亡等级的判断标准见下表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注:‘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下同。

⑶、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经济损失等级标准⑷、环境影响等级标准环境影响是指隧道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如表示。

环境影响等级标准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可以消除;“长期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

⑸、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高度、中度和低度。

风险等级标准⑹、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七、评估对象1、桥梁项目施工⑴、K21+750.2小桥安全风险等级Ⅰ(低度风险)⑵、K23+605.4小桥安全风险等级Ⅰ(低度风险)⑶、K28+657.1小桥安全风险等级Ⅰ(低度风险)⑷、K22+931东漳河分离立交安全风险等级Ⅱ(中度风险)⑸、K27+631.07南王庄分离立交安全风险等级Ⅱ(中度风险)⑹、K26+049.8东风一排渠大桥安全风险等级Ⅰ(低度风险)⑺、AK0+225跨线桥安全风险等级Ⅱ(中度风险)⑻、AK1+153.46跨线桥安全风险等级Ⅱ(中度风险)2、驻地建设安全风险等级Ⅰ(低度风险)3、涵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1级(可接受风险)4、水泥搅拌桩施工安全风险等级1级(可接受风险)5、钢筋加工厂安全风险等级2级(可接受风险)6、匝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1级(可接受风险)7、梁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2级(可接受风险)8、架梁施工安全风险等级3级(不可接受风险)9、附属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1级(可接受风险)综上所述按照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得到本标段有三座桥梁为风险等级为Ⅰ(低度风险),有四座桥梁为风险等级为Ⅱ(中度风险),驻地建设、涵洞施工、钢筋加工厂、架梁为1、2级风险(可接受风险),梁场安全风险等级3级(不可接受风险)。

根据《指南》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梁场需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八、成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1、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组长:薄文祥副组长:叶永健小组成员:赵一坤陈新李伟贤王志敏2、职责分工⑴、组长:负责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工作。

制定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⑵、副组长:根据分组的情况开展本组的管理工作,并向组长负责。

⑶、成员:在组长及副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成立抢险小组,并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与项目部其它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抓落实,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切实的保障。

九、安全预防措施1、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对机驾人员、拌和站操作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高空作业安全要求⑴、高空作业者必须戴紧安全帽,穿防滑鞋,扎紧带好劳动工具。

距地面2米及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高度不低于腰部。

⑵、严禁恐高症者、禁忌病症者进入高空现场。

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后、精神不振者严禁从事高空作业⑶、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⑷、遇有五级以上大风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空作业。

⑸、严禁工作期间取笑、打闹、影响工作注意力。

⑹、高空作业不得随手抛落物品,以防伤人。

⑺、起重物下严禁站人和人员通过。

⑻、配合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人员安全要求必须坚决服从、认真执行。

⑼、起吊构件、料具要捆、锁、扣紧固牢靠,设有专人指挥。

操作人员要听从指挥,服从信号。

紧密配合。

3、用电安全及避雷措施⑴、防电措施①拌和站及相关用电设施在架设、安装或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否则应在架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拆除,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

②夜间施工照明线与周边施工设备或人员距离过近时,电线应采取隔离措施,有条件时应使用低压照明。

⑵、避雷措施①避雷针:设在拌和楼顶部,高度不小于1m,可采用直径为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

②接地极:埋入地下最高点应在地面以下不浅于50cm,埋接地极时,应将新填土夯实,接地极不得埋在干燥土层中。

垂直接地极可用长度1.5~2.5m,直径为25~50mm的钢管,壁厚不小于2.5mm。

③接地线优先采用直径8mm以上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接地线之间采用搭接焊或螺栓连接,搭接长度≥5d,应保证接触可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