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验室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验室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0~0.01(0~1%)
增加:中性粒细胞:急性 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 血病、急性出血、溶血、 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 急性汞和铅中毒。嗜酸性 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 虫病、术后、烧伤。嗜碱 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 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 病、何杰金病、癌转移、 铅中毒。淋巴细胞:百日 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腮腺炎、结核、肝炎。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 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 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中性粒细胞:伤寒 、副伤寒、疟疾、流感、 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 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 染。嗜酸性粒细胞:伤寒 、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多 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 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嗜碱性粒细胞:见于速民 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 亢进。单核细胞:临床意 义不大。
功能项目
一、肝脏合成功能 (一)白蛋白(Alb)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肝损伤的很


好的指标之一。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见于:营养摄入不足,合成障碍, 消耗过多,丢失增多。慢性肝病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 成白蛋白的能力及白蛋白的容积分布变化,如果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降低 且不易恢复者,往往预后不良。 (二)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损害时,相关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可以导致PT延长,这是肝功 能异常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PT延长,维生素K又无法纠正,预示肝功 极差。在爆发性肝功能衰竭,PT是一项重要的早期诊断指标。 (三)脂质和脂蛋白 脂质和脂蛋白不是肝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但是在肝细胞损害时,血清胆 固醇酯水平降低,而且于肝脏的损害程度呈正比。慢性肝脏疾病时,脂 蛋白降低,而且其水平与转氨酶、胆红素呈负相关。
功能项目
二、肝脏的排泄功能 胆红素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总胆红素 TBIL的水平<1.1mg/dl(17.1μmol/l),其中70%是 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滤过。只有直接胆红素才能
从尿排出。 注意:1.肝功能正常时,溶血性黄疸时TBIL<正常 的5倍(85μmol/l)。2.肾功能正常时,任何原因黄 疸,TBIL<500μmol/l。3.有黄疸,但是尿胆红素是 阴性,说明是间接胆红素升高。4.许多单纯以间接 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是Gilbert syndrome,这种 综合征肝脏组织没有病理组织改变,对机体没有明 显的影响,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
网织红细胞 末梢血 计数 (RET)
成人: 0.005~ 0.015 新生儿 :0.02~ 0.06 阴性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旺盛,各型贫血尤为 显著,恶性贫血或缺 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 B12或供铁质后显著增 多,表示有疗效。 减少:再障 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其活动期较缓解期阳 性率高。风湿病、类 风湿性关节炎、结节 性动脉炎、硬皮病及 皮肌炎等有时也可查 到此种细胞。未找到 狼细胞并不能否定红 斑狼诊断,应进一步 作相关的免疫学检查。 增快:生理性:妇女经期、 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 月病理性:急性炎症、 结缔组织病、活动性 肺结核、风湿热活动 期、组织严重破坏、 贫血、恶性肿瘤、高 球蛋白血症、重金属 中毒。 减慢:可见于红细胞明显 增多及纤维蛋白原严 重减低。
血常规检查化验单项目分析
项 目 红细胞计数 (RBC) 标本 静脉血 参考值 男:4~5.5×1012/L 女:3.5~5×1012/L 新生儿 :6~7×1012/L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高原居住者病理性:真 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 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 血。
血红蛋白(HB)
七、甲胎蛋白(AFP): 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 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 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1] 。
化验说明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实验方法监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 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基本状况。肝功能化验单是对肝功能化验结果的显示,医生 通过对肝功能化验单的查看,可以很好的判断出一个人肝脏的情况,如果出现病 变的话,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此作为参考的依据。 对于不同的医院来说,其肝功能化验单的所显示的结果的参考值可能会存在这差 别,这是由不同的检测仪器基线决定的。在肝功能的化验单中显示了包括对转氨 酶,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胆红素,胆汁酸 等多项检查结果的显示。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的内容所代表的意思不尽相同,通 过对肝功能化验单所显示的分析,再和参考值结果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出一个人 的肝脏是否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不过很多人看不懂肝功能化验 单,因此说学会看肝功能化验单很重要。
基本项目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

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 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 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 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PT是反映肝细胞 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正常值为80%~100%.其临床意义同PT C、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 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能敏感而可靠地反映肝损害所造成的凝 血因子Ⅱ、Ⅶ、Ⅹ合成障碍。 临床检测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 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病情越 重,HPT越低。当肝病发展到肝细胞功能衰竭时,其HPT均显著下降,一般 多低于0.5.若HPT逐渐依次恢复,则预后良好。
基本项目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
ຫໍສະໝຸດ 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 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 (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 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 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 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 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 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 (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白细胞计数 (WBC)
静脉血
成 人:4~10×109/L 儿童 :5~12×10 9/L 新生儿 :15~20×109/L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末 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 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 痛等。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 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 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 、副伤 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 严重感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 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 缺乏症。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 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 水。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 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新项目


有关部门新增五项有关肝功能化验的最新项目,肝功能化验单上新增项目具 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 映肝细胞的损害比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 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 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 在严重底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 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 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 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 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 害。
静脉血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增加:生理性:高原居住者病理性:真 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 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 血。
红细胞压积 (HCT)
静脉血
男:0.42~0.49L/L 女: 0.37~0.43L/L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 不同程度的降低。
红斑狼疮细 胞检查 (LE)
静脉血
红细胞沉 静脉血 率(ESR)
男: 0~15mm /h 女:
0~20mm /h
红细胞分 布宽度 (RDW) 红细胞平 均体积 (MCV)
静脉血
<14.9%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 的指标,增大多见于缺铁 性贫血 用作贫血和形态学分类 平均值MCH(pg)MCV(fl) MCHC(g/L)
静脉血
80~92fl
红细胞平 均血红 蛋白浓 度 (MCHC)
静脉血
320~360g/l
红细胞平 均血红 蛋白含 量 (MCH )
静脉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