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木兰科 樟科
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树皮厚灰棕色, 纵裂,小枝粗壮, 顶 芽发达叶集生于枝顶,侧脉多(约30对)叶背被弯曲毛或白粉花 单生枝顶, 芳香白色;花期5月聚合骨突果圆柱状, 每个小果先端 具喙状尖头。树皮可入药, 治胸腹胀满, 咳嗽气喘等症;花有理 气化湿的功效。
厚朴 M. officinalis
木兰科全世界有20属300种, 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分 布主要在东亚和北美地区.中国的木兰科植物有14属160多种,分布主 要集中在云南省。以西南部较多。
离心皮 雌蕊
雄蕊 多数
柱状花托
聚合蓇葖果、或翅果
聚 合 蓇 葖 果
聚 合 翅 果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雌蕊群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1.具有真正的花, 开花过程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2.具雌蕊,由心皮组成, 包括子房, 花柱, 柱头. 胚珠包被于子房里, 不裸露, 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 子房发育为果实, 种子包被于 果实内.这对于保护胚不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并使后代的繁殖和传播 得到可靠的保证. 它们的雌性生殖器官不形成颈卵器, 而进一步简化 成助细胞和卵细胞组成的卵器. 3. 具双受精现象 精子+卵—合子(2n) 精子+极核----胚乳(3n) 作为胚乳也要通过有性过程产生,所以胚, 胚乳均具父母本遗传 性, 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丰富了遗传变异性. 4.孢子体高度发达. 在形态结构及生活型上更完善, 多样化, 有乔, 灌木, 草, 藤. 有 一年生到多年生. 有自养, 有异养, 尤其在解剖构造上表现在机械组 织和输导组织的明显分工.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 终生寄生于孢子体上, 结构比裸子植 物更简化.花粉萌发为雄配子体, 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只有2个细胞 (即粉管细胞和生殖细胞). 胚囊为7胞胚囊. 助细胞和卵合称卵器, 是颈卵器的残余(退化的痕迹).
(四)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1.Engler 系统(1897年《植物自然分科志》):分类史上第一个较完善 的自然分类系统,将植为13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和被子 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又分为离瓣花和合瓣花两个亚纲)。
2. Hatchison 系统(1926年《有花植物科志》):毛茛学派的基础,单子 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将双子叶植物分为木本和草本两个 平行的发展枝,木本从木兰,草本从毛茛。但导致亲缘相近的的科被分 开,如:伞形科和山茱萸科及五加科。 3.Takhtajan 系统(1954-1987):首次冲破了传统的把双子叶植物分为 离瓣花和合瓣花亚纲的概念,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草本植物由木本 植物演化而来,单子叶植物起源于水生双子叶植物。
醉香含笑 Michelia macclurei
醉香含笑 Michelia macclurei
灰木莲 Manglietia sp. from Vietnam planted in Nanning
锈枝木莲 Manglietia forrestii
白兰花 Michelia alba
红花木莲 Manglietia insignis
4.Cronquist 系统(1958-1988):所有被子植物亚纲都不可能从其他亚 纲的植物进化而来,木兰亚纲是被子植物的基础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 植物的原始类型,柔荑花序各目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源于类似现 代睡莲目的祖先,泽泻亚纲是百合亚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个侧枝。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
本教材使用了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 将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
樟树(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常绿乔木,全株有樟脑味; 叶革质, 互生, 离基三出脉, 叶背有白粉, 叶脉基 部具腺窝, 花白色; 果成熟时黑色。 产长江以南,(樟不过长江之说), 以台湾省最多, 并造有大面积人工林, 所产樟脑质优, 冠于世界. 樟树材耐湿, 耐腐, 有特殊香气, 可做家具, 制箱 等防虫. 春季叶由紫红到绿, 入秋叶红美丽, 可 为观赏. 朝鲜, 日本, 越南亦产。 全株各部分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强心镇痉,杀虫的功能。
雄蕊群
柱状花托
花先叶开放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先端具尾尖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花叶同放
花萼明显
紫玉兰 M. liliflora
二乔玉兰
广玉兰 Magnolia grandiflroa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Cinnamomum camphora (上海东方明珠))
Cinnamomum camphora (武进灵山大佛)
Cinnamomum camphora ,果实
Cinnamomurnei
Magnolia grandiflroa
天女花
Magnolia sp flower
云南含笑 Michelia yunnanensis
含笑 Michelia figo Spreng.
含笑 Michelia figo Spreng.
醉香含笑林 Michelia macclureim, 南宁
* P3+3 (+3)A 3+3(+3)G(3: 3:1) 果实为聚合骨突果(稀为翅果状坚果). 樟科全世界有45属2000种,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20属400多种。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 本科经济意义大. 乔木多为珍贵用材树种, 如樟为造林树种, 木材好, 又为提 取樟脑, 樟油的原料; 楠木为高大乔木, 木材极坚实, 为建筑材; 有些是香料植 物, 如肉桂可提取芳香油, 还为著名药材, 有滋补, 健胃, 驱风和祛寒的作用。 还有书上提到的鳄梨, 我国引种栽培, 果可食或作罐头。
云浙 厚 南江 朴 等、 省江 亦西 产等 。省 多。 为安 栽徽 培、 。福 主 建产 、四 陕川 西、 、湖 甘北 肃、 、 贵 州 Magnolia officinalis
花被片3轮
厚朴 M. officinalis
马褂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聚合翅果
Liriodendron chinense
檫木属
樟 属
楠木属
润楠属
落叶乔木, 花序总状, 具单性花和两性花(花单性时异株). 叶全缘或2-3浅裂(檫木). 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核果球 形, 果梗上部增粗, 呈浅杯状果托 常绿乔木, 圆锥花序, 花两性, 叶全缘, 羽状脉, 三出脉或 离基三出脉, 果为浆果状核果, 着生于花被筒发育成 的果托上. 花被片在花后脱落或宿存 常绿乔木, 圆锥花序, 花两性, 叶全缘, 羽状脉, 花被片宿 存, 花被筒不发育成果托, 果时花被片直立(稀开展), 紧抱果上核果, 无果托. 常绿乔木, 圆锥花序, 花两性,叶全缘, 羽状脉, 花被片宿 存, 花被筒不发育成果托, 果时花被片反卷或开展, 核 果, 无果托.
花萼紧包果实基部
润
楠
Machilus thubergii
花萼反卷
Machilus thunbergii
檫
木
Sassafras tsumu
Sassafras albidum Flowers
Sassafras albidum Fruits + leaves
Sassafras albidum
Sassafras albidum
木兰科 Magnoliaceae
形态特征: 多常绿, 也有落叶, 有乔, 灌木. 单叶, 互生, 全缘(极少分裂); 托叶大, 脱落后于枝上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 顶生(稀腋生,含笑), 花大而美丽; 花被分化不明显, 每3片1轮, 通常2-4轮; 花托隆起呈圆锥状, 雄蕊着生于花托下部, 多数, 离生; 雌蕊着生于花托上部, 由多数离生心皮组成. 螺旋状排列. * P3+3+3+3A ∞ 3-9G∞: 1:1-6 果实为聚合骨突果(稀为翅果状坚果).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胚有2子叶 胚有1子叶
百合纲
Liliopsida
茎内维管束排列成圆筒形(环状 茎内维管束散生,不呈圆筒形, 排列),有形成层保持能力, 故 无形成层, 故茎不能加粗, 或 茎能加粗 有不正常的次生生长 叶脉多为网状脉 叶脉多为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部常为5数或4数(5个, 4个或 花部常为3数, 稀为4数 其倍数), 少为3个 主根常发达, 多为直根系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主根常不发达, 多为须根系 花粉粒具1个萌发孔
(三)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生活史一般从一粒种子开始, 种子在形成以后, 经过一个短暂的休眠期, 在获得适宜的条件下, 即萌发成幼苗. 逐渐长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 经过一个 时期的生长发育以后, 一部分顶芽和腋芽不再发育为枝条, 而是转变为花芽, 形成花, 由 雄蕊的花药里生成花粉粒; 雌蕊的子房的胚珠内形成胚囊. 花粉和 胚囊又各自分别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 经传粉,受精,一个精子与卵融合成为合子, 以后发育为胚, 另一个精子与2个极核 结合发育为胚乳, 最后花的子房发育为果实, 胚珠发育为种子. 种子中孕育的 胚是新生一代的雏体. 因此一般把“从种子→种子”这一全部过程称为被子植 物的生活史, <突出特点在于双受精过程, 其它植物所没有的)。 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孢子体阶段: 是从受精卵开始到大小孢 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止, 占绝大部分 时间, 占整个生活史的优势. 配子体阶段: 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 细胞的减数分裂开始到进入双受精止, 占时间极短且不能脱离孢子体阶段. 世代交替中减数分裂和双受精是整个生 活史的关键, 也是两个世代交替的转 折点, 必须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