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 页】
试卷部分
XX 学院XX 至XX 学年X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试卷编号:Z )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 )
学院: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人论世”
2.“自然英旨”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理、事、情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将作品选项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作家空格。
共
10分)
A.《楚辞章句序》
B.《报任少卿书》
C.《宋书·谢灵运传论》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
H.《答李翊书》 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
L.《词源》
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反映的观点。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
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
2.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
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答案部分
XX学院XX至XX学年X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编号:Z)
任课教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明确表述出处、内涵,3分;列出相关范畴、时间、人物、作品等信息,2分。
] 1.“知人论世”
《孟子》;“知人论世”才能做到以意逆志。
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要求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经历,也要了解作品的时代性。
2.“自然英旨”
南朝齐梁间,钟嵘《诗品序》;强调自然、精练之美;反对“用事”,“拘挛补衲”;以“直寻”为法,追求“滋味”(文已尽而意有余)。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明,袁宏道《序小修诗》;本质是强调“真感情”,包括求趣,求变,尚淡,尚奇;批评七子,反对复古思想;反对理学束缚,提倡个性解放。
4.理、事、情论
清初,叶燮《原诗》;诗歌创作,主体方面有才胆识力四要素,客体方面有理事情三要素;这是从儒家之道(“适于道”)的理解中提出来的;“幽渺以为理,想像以为事,惝恍以为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共10分)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H.《答李翊书》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L.《词源》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总体条理性,完整性2分。
]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1)“诗言情”说。
(2)政教功能(盛世之音)。
[每点2分](3)“诗有六义”——主文而谲谏,止乎礼义,变风变雅。
本质;中和思想,诗教观。
[6分]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1)重“道”讲“艺”;(2)艺术构思求“虚静”;(3)“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
(4)传神,“随物赋形”。
(5)“无法之法”。
(6)意境论,“外枯中膏”。
[缺少1个方面,扣2分。
表述不清楚,扣1分。
]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对材料所体现的观点,定性无矛盾、不合理之处。
2.论述与所提出的观点一致,有逻辑性。
3.有评价,有联系;有“背景”,有“影响”。
每方面5分。
]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的观点。
分析要素:一、境界说的渊源与发展。
特别是严羽讨论了“别趣”,王士祯讨论了“神韵”;二、“无我”与庄子的观点:物我两忘;三、王的例证与扩展例证;三、王的理论的体系性(如不隔,优美);四、影响及评价:传统文化特征、近代文化特征。
2。
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分析要素:第一方面:哲学思想的影响;如玄学及庄子的文艺观。
第二方面:盛唐兴象,如殷、王等人的讨论。
第三方面:中晚唐创作实践——风格多样化及对艺术形式之美的追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
共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评分要求:
1.明确提出观点,能用原文引证,能阐释其内涵。
(观点阐释有矛盾、错讹、重复,此项得分不高于3分)
2.论述有逻辑性,有条理性,有实例。
(无实证,同时无其他有效论证方法,此项得分不高于2分)
3.有评价,有联系;有“背景”,有“影响”。
(有一点扩展且符合史实,最低得3分,其余扩展累加不超过6分)
每方面6分;总体评价2分。
第 3 页【共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