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弃碴场修复方案一、工程概况情人谷特大桥为贵阳市北京东路延伸段(贵阳东北城市干道)一期道路工程项目的一个控制性重点子工程,该特大桥的施工工期将直接影响到全线道路工程的工期控制。
情人谷特大桥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情人谷风景区,桥梁上跨整个景区,主桥主跨跨越鱼梁河,引桥跨越现有128县道。
桥梁左幅桥起点桩号K2+629.011,终点桩号K3+445.492,全长816.481m;右幅桥起点桩号K2+630.993,终点桩号K3+442.842,全长821.289m。
本标段道路由半径为500米、404.802米、1600米、303.054米、400米、1000米的圆曲线、直线、50米、80米、110米缓和曲线首尾相接而成,1000米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
本标段共有挖方136万方,填方105万方,在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表土、淤泥以及不能作为路基填料的弃碴等需要弃掉。
为了完成沿线主线道路路弃土工程,经业主同意在我标段K3+660路基左侧设置弃土场。
弃土场临时用地18714m²,约28.1亩,可弃土约34万方。
弃土场平面图二、总体方案公路的建设对于沿线的环境影响很大。
由于弃土场承担的弃土方量比较大,约34万方,造成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特对弃土场进行修复,尽快恢复生态环境。
弃土场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墙防护、设置排水工程、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
三、弃土弃碴场具体恢复方案3.1.弃土弃碴场挡墙防护设计本着“先挡后弃、分级挡护”的原则,对弃土弃碴场采取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墙防护。
为减小主动土压力,本次重力式挡墙均采用仰斜式。
设计时,挡墙高度多在4~8m,墙高发生变化时,墙身尺寸以直线渐变过渡,墙背的坡度为1:0.25,墙面与墙背平行。
碴堆坡脚采用挡墙挡护,基础埋深不小于 2.0m。
墙身地面以下部分做成台阶状,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基底做成逆坡,以增加墙底的抗倾覆能力。
挡墙墙身预埋Ф100PVC管作为泄水孔,间距2m×2m。
碴顶设截、排水沟,水沟底部必须回填密实,水沟纵向每隔10m设沉降缝一道,缝宽2~3cm。
对于土质弃碴,需在墙后做宽约500mm的碎石滤水层,以利于排水和防止填土中细粒土的流失。
墙身高度较大的,还应在中部设置盲沟。
弃土场、坡面型碴场和沟谷型碴场按照统一形式设计,详见表1,挡墙稳定验算示意图(m ) 3.2.稳定性分析①主动土压力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a:222)cos()cos()sin()sin(1)cos(cos )(cos ⎥⎦⎤⎢⎣⎡-+-+++⋅-=βααδβϕϕδαδααϕa K则主动土压力Ea 为a a K rH E 221=式中:Ka ——主动土压力系数;H ——挡墙高度(m);r ——墙后填土的重度(KN/m3);ϕ——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 α——墙背的倾斜角;δ——土对挡土墙背的摩擦角;β——墙后填土面的倾角。
主动土压力Ea 与水平面夹角为:δ-α那么Ea 水平方向分力为 Eax= Eacos(δ-α)Ea 垂直方向分力: Eay= Easin(δ-α)②挡土、挡碴墙自重G1 = D(H-1)rg ; G2 = Z(0.3+D)rg ; G3 = 0.5Hi(0.3+D)rg G= G1+G2+G3③抗滑移系数KsEax Eay G K s μ)(+= 要求Ks>1.3 式中:G ——挡土墙每延米自重;μ——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
④抗倾覆系数KtX0+b=(0.3+D)+1.0tan14.120; X1=(0.3+D)/2+0.5sin19.480X0=(0.3+D);Xf =(0.3+D) + H/3× tan14.12° Zf=H/3fax f ay Z E x E G x x G b x G Kt +⨯+++=][3012013/2)( 要求Kt>1.5⑤基底应力验算挡土墙基底合力的偏心距∑∑∑--=-=,N M M BB c BB e y 022式中:∑My ——稳定力系对墙趾的总力距(KN -m );∑M0——倾覆力系对墙趾的总力距(KN -m );∑N ,——作用于基底上的总垂直力(KN);BB ——基底宽度; c ——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分力对墙趾的力臂。
倾斜基底时,作用于其上的总垂直力为∑N,=∑Ncos α0+∑Exsin α0; ∑N =G+Eay基底压应力σ60B e e =>时,c N321∑=σ,σ2=0 基底平均压应力不应大于基底的容许承载力〔σ〕。
容许承载力:〔σ〕=1.1×300=330 KN/m3 满足要求2.11≤〔σ〕σ ⑥设计条件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弃土、弃碴性质,其设计条件如表2。
由设计的挡碴墙尺寸概化为计算用的挡碴墙尺寸详见表3。
⑧稳定性验算结果挡碴墙按上述设计条件和挡碴墙尺寸代入稳定性验算公式,可计算出挡碴墙的抗滑移系数、抗倾覆系数、地基承载力(系数)和合力偏心距,其结果见表4。
可见,所有指标均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所设计的挡碴墙是稳定的。
为了确保碴体的稳定以及沿基础不产生深层、浅层滑动,须对碴体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公式如下:()()()1222000min ++++=m a f a m a f K式中:H ca ⋅=γ20; f ——边坡土体内摩擦系数,f =tg φ;m ——边坡系数;c ——边坡土体粘聚力;γ——边坡土体容重;H ——边坡竖向高度。
Kmin 应大于1.30。
碴体边坡抗滑稳定性计算结果详见表5。
常和非正常情况下均能稳定、不滑动。
通过试算确定的碴体稳定设计坡度为1:1.5。
削坡后如碴体总堆高超过15m ,则每堆高8m 左右设置一道1.5m 宽的平台,可根据具体堆碴高度设置一级、二级或三级平台等。
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本工程碴场挡碴墙的抗滑、抗倾覆、地基应力及边坡抗滑稳定性均满足安全稳定需要。
3.3.弃土弃碴场排水工程设计根据工程沿线降水情况分析,本次在弃土弃碴场周围及弃土和弃碴顶部均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以便及时顺畅的排走径流,防止径流冲刷弃土弃碴引起水土流失。
参照《防洪标准》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弃碴场截、排水沟按坡面洪水频率标准20年一遇设计。
坡面洪水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KIF Q b 278.0=式中,b Q ——最大洪水洪峰流量,m3/s ;K ——径流系数;I ——最大1h 降雨强度,20mm/h ;F ——山坡集水面积,km2。
将弃碴场截、排水沟结合进行。
根据相关水文手册查得,本项目沿线地区径流系数K =0.2。
一小时最大降雨按照暴雨量级取值(当一小时降雨量超过10毫米时,就达到了暴雨量级),I 0.05=20mm/h 。
单个弃碴场最大山坡集水面积约为4.0km2,计算得到最大洪水洪峰流量为4.50m3/s 。
考虑到碴场实际设置中采用碴场两侧同时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因此可将最大洪水洪峰流量减半,按2.25m3/s 进行检算设计。
截、排水沟断面面积A ,根据上式中的设计频率暴雨坡面最大径流量,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Ri C Q A b=式中,A ——截、排水沟断面面积,m2;C ——谢才系数;R ——水力半径,χAR =,m ;i ——排水沟比降;χ——水沟湿周,m ;Q 设21321i R A n Ri C A ⋅⋅⋅=⋅=n ——截排水沟地面糙率,此处取0.025;i ——截排水沟比降,取0.02。
截排水沟断面设计流量表 表6沟深H=0.6m,边坡取1:1时,Q设为2.61m3/s>2.25m3/s,完全能够满足弃碴场上游截、排水的要求。
浆砌片石结构的挡碴墙坡面设置Φ10cmPVC排水管,其垂直、水平间距各为2.0m;排水管预埋进砌体内,呈梅花型布孔,底排孔高出地面约30cm。
长度每隔10m留一道沉降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麻筋填塞。
碴顶留一定坡度,以利于碴面排水。
3.4.弃土弃碴场平整及覆土设计弃土弃碴完成后,对弃土碴顶部进行平整。
为有利于植被恢复,平整后土体、碴体顶部应覆盖一定厚度的熟土,覆土来源为弃土、弃碴时剥离的表土。
3.5.弃土弃碴场复垦和绿化设计弃土弃碴场平整、覆土工作完成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撒草籽及种植小灌木的方法进行绿化,草籽种植完成后覆盖遮阳网并及时洒水保证成活率。
3.6.弃土弃碴场剥离表土临时挡护措施设计对要进行植被恢复的弃土弃渣场,弃土弃碴前将地表30cm左右熟土铲起,集中堆放在弃碴场范围内,不新增占地。
堆土底部用临时装土草袋挡护,对临时堆土表面平整、压实,用篷布遮盖,并做好临时土质排水沟,使降雨径流汇集后能够顺畅的排入周围沟渠等已有排水系统,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弃碴工程完工后,平整土体和碴体,覆盖剥离的表土,以利于土地复垦和绿化。
四、弃土弃碴场绿化方案植物界的植物种类繁多,但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了解这样的特性对施工苗木花草种植、养护均有很大的帮助。
种植前根据苗木的各种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种植和养护计划,如对于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种植时要注意保暖措施,不适宜湿地种植的植物要注意排水,避免死烂根。
种植前先对种植土进行测试,确定PH值,再按苗木的不同特征,对种植土进行改良。
针对本工程涉及到的苗木和花草,按性状可分以下几类:1.乔木类:指树体高在5米以上,有明显主干,分枝点距地面较高的树木。
2.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5米以下,没有明显的主干,或主干较低,常自地面不高处发生多数分枝的树木。
3.草坪:分为禾木科和非禾木科草类。
4.1 绿化种植准备1)选苗木:针对本地区苗木生理特性,确保各苗木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尺寸和形状,长势健旺,无病虫害,外形姿态丰满美观且已采取一定培育手段,适于移植的最佳施工用苗。
各品种规格树种尺寸形状统一,同时在数量上应有充裕的备货,以便特殊情况增添置换。
所选用苗木的规格尺寸需比设计苗木相应的规格有所宽余,特别是冠径、高度等规格量,以体现“绿化效果一次成形”。
另外,所选苗木应主干挺直、树冠匀称。
2)挖掘:树苗的挖掘质量是确保种植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常绿苗木必须带泥球,落叶树最好也带泥球。
乔木泥球直径一般是树杆胸径的7-8倍,挖掘工具应锋利,切口要平,泥球要用草绳绑扎牢固。
3)修剪:在种植前苗木均应进行修剪处理,修剪时为了保持切根后吸收水分与枝叶蒸腾量的平衡。
在保持树冠的整体形态的前提下抽稀一去除重叠枝等,对根部不平的切口要剪平,并喷生根水促使伤口尽快愈合。
4)苗木装运:运输车辆带蓬,不追求多装,应注意绑扎牢固,以免挤坏苗木,运输过程避免堆压及吹风,这样可大大提高运苗质量。
4.2绿化栽植施工技术方案:4.2.1、灌木栽植技术方案(1)苗木选择选择优良苗木是保证成活率和绿化景观效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