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培训——标准化基本知识

标准化培训——标准化基本知识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
TB
包装行业标准
BB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形式
1、简化 a)定义: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
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b)一般原则: ——简化时既要对不必要的多样化加以压缩,又要防止过分压缩; ——对简化方案的论证应以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为前提; ——简化的结果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 ——对产品规格的简化要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尽量符合数值分级制度。 c)应用: 简化是古老的标准化形式,却是最基本的标准化形式。 物品种类的简化;原材料的简化;工艺装备简化;零部件简化;数值简 化;结构要素简化。
标准化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
唐双佳 2007年10月
标准化基础知识
要求
1、掌握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等的概念
2、掌握标准的分类、标准的级别及标准的性质 3、掌握标准化的方法原理和形式 4、了解标准化工作内容要求
标准化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 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 规范性文件。 含义:☆ a)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是根据 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的; b)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的事物; c)具有一定的特性。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编号 三一集团企业标准编号由企业标准代
号、类别号、顺序号、年代号四部分组 成,技术标准代号为Q/SY;管理标准代 号—Q/SYG;工作标准代号—Q/SYZ。
标准化基础知识
常用行业标准类别代号
行业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 建材行业标准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化工行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纺织行业标准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电子行业标准 代号 QC JC SH HG SY FZ YS YB SJ 行业标准类别 林业行业标准 交通行业标准 机械行业标准 轻工行业标准 船舶行业标准 通信行业标准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电力行业标准 代号 LY JT JB QB CB YD HJ JG DL
标准化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标准体系: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 机整体。 企业标准体系:指企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 的有机整体。 标准体系表:指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 起来的图表。 标准体系表一般由标准体系结构图、明细表、汇总表和编制说明 构成。 标准体系结构图一般有层次结构和并列结构。 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有序列结构、层次结构两种。
d)方法☆
——集中的方法:进行系列设计时就做好通用化的规划,绘制通用件图 册,编制独立的技术文件; ——积累的方法:根据相似零部件在各种产品中出现的频数确定对象, 根据零部件的功能、结构要素、基本形状的相似程度确定相似级别,对 一级相似的零部件,归并为通用件,绘制通用件图册。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形式
4、系列化
a)定义: 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通盘规划的标准化形式。 b)工作内容 ——制定产品基本参数系列标准; ——编制产品系列型谱; ——开展系列设计。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形式
5、组合化
a)定义 按照统一化、系列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 根据需要拼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b) 理论基础 组合化是建立在系统的分解与组合的理论基础上, 又是建立在统一 化成果多次重复利用的基础上。 c)内容 选择和设计标准单元和通用单元。 d)主要过程 先确定应用范围,然后划分组合元,编排组合型谱,检验组合元是否 能完成各种预定的组合,最后设计组合元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除确定必要的结构型式和尺寸规格系列外,拼接配合面的统一化和组 合单元的互换性是组合化的关键。
标准化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 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含义:
a)标准化是指一系列的活动; b)标准化是活动的过程:☆ ——是标准制(修)订、宣贯及实施监督的管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循环、不断改进、不断 发展的过程。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代号含义
强制性标准: GB ××××-×××× 推荐性标准: GB/T ××××-×××× 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 GB——国家标准代号(强制标准) GB/T——国家标准代号(推荐标准) GB/Z——国家标准代号(指导性技术文件) -前××××——标准顺序号 -后××××——发布年号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形式
6、模块化
a)概念 模块:由元件或零部件组合而成,具有独立功能的、可成系列单独 制造的标准化单元,通过不同形式的接口与其他单元组成产品,且可分、 可合、可互换。 模块化: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 解决复杂系统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变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b)意义 ——以少变求多变的产品开发策略; ——有利于缩短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为 实行大规模定制生产创造了前提;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又能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标准 化成果; ——有利于产品维修和更新换代,使用户减少损失,节约资源; ——模块化产品具有绿色产品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 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的分类
1、根据适用范围分: 国际标准、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企业标准 2、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3、根据标准的性质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4、根据标准的对象和作用分: 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 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形式
3、通用化
a)定义:
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 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b)目的 以互换性为前提,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形式
3、通用化
c)互换性的条件☆
——尺寸上具备互换性; ——功能上具备一致性; ——使用上具备重复性; ——结构上具备先进性。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形式
2、统一化
a)定义: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 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b)一般原则 ——适时原则。统一的时机要选准,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适度原则。要合理地确定统一化的范围和指标水平。 ——等效原则。被确定的一致性与被取代的事物之间必须具有 功能上的可代替性; ——先进性原则。确定的一致性应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 进步,有利于社会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