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局部薅高大钊-共113页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局部薅高大钊-共113页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局部修订
同济大学 高大钊 2010年 Nhomakorabea根据建设部建标[2006]136号文《关于印 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 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对2002年 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50021-2001) 进 行 了 局 部 修 订 。 在 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 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和科研单位组 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 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 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经审查,完成报批稿。
高 、 中 等
韧 性 低 高 、 中 等
[修订说明]
本条1~4款规定描述的内容, 有时不一定 全部需要, 故将“应”改为“宜”。土的 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 鉴定是现场区分粉土和粘性土的有效方 法,但原文在执行中产生一些误解,以 为必须描述,成为例行套话,故增加第7 款,明确目力鉴别的用途。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使部分条款 的表达更加严谨,与相关标准更加协调。 由于《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修 订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 编制,本规范与这两本规范进行了协调, 对“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一章作了较 多修改。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对“污染 土”一节作了适当补充。
修订内容还涉及:1.0.3、3.3.7、4.1.13、 4.1.18、4.1.20、4.2.2、4.8.5、5.7.2、7.2.2、 7.3.2、9.2.4、10.2.1、10.5.2计13条和“附 录G”。其中,第1.0.3条、第4.1.18条第1、 2、3、4款、第4.1.20条第1、2、3款、第 4.8.5条、第5.7.2条、第7.2.2条第1、3款为 强制性条文。
[修订说明]
抗浮设防水位是很重要的设计参数,但 要预测建筑物使用期间水位可能发生的 变化和最高水位有时相当困难,不仅与 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有关,有时 还涉及地下水开采、上下游水量调配、 跨流域调水等复杂因素,故规定应进行 专门研究。
地下工程的防水高度,已在《地下工程防 水设计规范》(GB50108)中明确规定, 不属于工程勘察的内容。该规范3.1.3条规 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 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 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 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应采用全封闭、部分封 闭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 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 程500mm以上。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 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土的分类和鉴定
3.3.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 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 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碎石土宜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 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 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 砂土宜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 颗粒形状、细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参加审查的专家委员会成员有:高大钊 (以下以姓氏笔画为序)、王长科、卞 昭庆、化建新、沈小克、杨俊峰、戚玉 红。
1总 则
1.0.3 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 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0.3A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 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 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 确的勘察报告。
3 粉土宜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 度等;
4 粘性土宜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土的结 构等;
5 特殊性土除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 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 如对淤泥尚 应描述嗅味,对填土尚应描述物质成分、堆积 年代、密实度和均匀性等;
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 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局部薅高大钊-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
4.1.13 详细勘察应论证地下水在施工期间对 工程和环境的影响。对情况复杂的重要工程, 需论证使用期间水位变化和需提出抗浮设防水 位时,应进行专门研究。
原条文4.1.13 工程需要时,详细勘察应论证 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 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方案、防 水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7 需要时可用目力鉴别描述土的光泽反应、摇振 反应、干强度和韧性,按表3.3.7区分粉土和 粘性土。
表 3.3.7
目 力 鉴 别 粉 土 和 粘 性 土
鉴 别 项 目 粉 土
粘 性 土
摇 振 反 应 迅 速 、 中 等

光 泽 反 应 无 光 泽 反 应 有 光 泽 、 稍 有 光 泽
干 强 度 低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为建设综合勘 察研究设计院,参编单位为中兵勘察设 计研究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 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为顾宝和、武威(以下以姓 氏笔划为序)、王铠、许丽萍、李耀刚、 庞锦娟、项勃、康景文、董忠级。
[修订说明]
原文均为强制性,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 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 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 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 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是原则性、政策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容易被延伸。故本次局部修订分为两条, 原文第一句保留为强制性条文;第二句 另列一条,不列为强制性条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