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价值,为自愿无偿献血者提
供更好的服务。

方法:选取本血液中心2012 年3 月至2014年9无偿献血者资料,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中,实施献血过程前、中、后期的全方位服务。

结果:由于血站加强了心理护理,有越来多越多的人选择一次献血400ml,使采血
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增加了输血安全性;通过回访调查,献血者的满意度在95%以上,且基本上实现了献血服务零投诉。

结论: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中,
效果较好,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朝着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无偿献血;献血者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90-01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in the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Zhou Shunxiang (Harbin Blood Center, Ha erbin, Heilongjiang, 150056)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in the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and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for voluntary unpaid blooddonors.Methods: To select voluntary blood donors data from 2012.3 to 2014.9, apply nursing psychology to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and executive fullservices. Results: Based 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mprovement in blood center, more and more people donated blood volume 400ml,
for that, blood collectioncost was reduced and blood safety was increased; Through review investigation, 95% blood volunteers were satisfied, and hardly
complaint.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will be very benefit to promote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excellent development.Keyword: nursing psychology; blood donation; blood donors
近年来,我国输血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各地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愿无
偿献血,这对血站的献血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服务态度和护理水平,
特别是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本研究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
献血中,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其心理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血站护理工作收到了满意的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血液中心2012 年3 月至2014 年9 无偿献血者资料。

1.2 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目的以及心理特征进行调查,为满足无偿献血者
奉献爱心给社会的心理需求,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中,探讨其在无偿献
血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2.1 献血前的心理咨询血站护理工作应坚持交往、服务性、专业性等原则,
促使献血者接受无偿献血。

①交往原则。

工作人员要善于应用人际交往技巧,通过情感交流来打动献血者,给其以心理支持,使其能够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心
情舒畅地完成献血。

②服务性原则。

应将“以献血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
献血者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于献血者。

③专业性原则。

工作人员应接受过专
业性的培训,以良好的接待服务赢得献血者的尊重和信任。

④个人素质和心理品质。

工作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护理心理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
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帮助献血者解
决遇到的问题,稳定其情绪,并为其保密[2]。

1.2.2 献血中的心理安慰献血中应采用启迪原则和应变原则,有效预防献血者
出现的应激反应。

①启迪原则。

护理人员应给予献血者一些积极的暗示,诱导其
能够进行自我护理,多表扬献血者,稳定其不安情绪,使其树立起无偿献血光荣
的观念,开发其心理能动性,从容应对献血过程。

②应变原则。

献血不顺利会使献血者的心情出现变化,如出现紧张、烦躁等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采取恰当的
方式与其沟通,作出合理的解释,争取其理解和支持。

1.2.3 献血后的心理护理献血后可采取自我护理原则和针对性原则,鼓励献血
者的献血积极性,能够再次献血。

①自我护理原则。

献血后,应告知献血者献血的好处以及生理恢复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教会献血者一些自我护理方法,休息
20min 后无不适反应方可离开。

②针对性原则。

应建立一个献血后的追踪访问系统,有针对性地鼓励献血者固定献血,对献血者进行回访,在表达谢意的同时,
促使其能够再次献血。

2 结果
本血液中心2012年3月至2014 年9无偿献血者均为自愿参与,且献血人群
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由于血站加强了心理护理,有越来多越多的人选择一次献
血400ml,使采血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增加了输血安全性。

详见表1。

通过回
访调查,献血者的满意度在95%以上,截至到2014 年9月,基本上实现了献血
服务零投诉。

表1 2012年~2014无偿献血400ml人数及概率
3 讨论
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中,对献血者进行精神上的疏导,使其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其发展为固定资源无偿献血
者[3]。

本次研究选取本血液中心2012年3 月至2014年9无偿献血者资料,将护
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中,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目的以及心理特征进行调查,
实施献血过程前、中、后期的全方位服务,结果显示,由于血站加强了心理护理,有越来多越多的人选择一次献血400ml,使采血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增加了输
血安全性;通过回访调查,献血者的满意度在95%以上,且基本上实现了献血服
务零投诉。

由此可见,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中,对不同年龄、性别、职
业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适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采血者与献血者建
立起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朝着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莉.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10(1):53-55.
[2] 付瑜,杨文勇.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12(1):96-97.
[3] 段艳芳,李少华,刘孟春.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实
用医药,2014,29(11):273-2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