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大学法学院详细介绍

吉林大学法学院详细介绍

吉林大学法学院详细介绍学院简介吉林大学法学院建院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法学院之一。

其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是"十年浩劫"中我国仅存的未停办的两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

其办学历史则始于1948年创建的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现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重要地位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

现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270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法律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博士生330人、函授本科和专科生260人,以及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的留学生约20人学科设置学院现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全国仅有11所高校),可在法学10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立博士点。

现已设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有与经济学院联合培养的法经济学博士学位专业,以及与行政学院联合培养的法政治学博士学位专业,有东北地区唯一的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其中法学理论、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民商法学为吉林省省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发展潜力大、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

此外,国际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也是学院深具发展潜力的学科。

学院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国际法学和法律硕士10个学位授权专业,此外法学院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教育部批准于2007年设立了军事法学硕士点,成为全国非军队院校中仅有的两所拥有军事法学硕士的法学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中国政法大学)。

学院还拥有全国法学理论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法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高校第五名。

科研机构学院现设六个教研部、《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以及英美法律研究中心、欧盟法律研究中心、东亚法律研究中心、德国民商法研究中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研究中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研究中心、WTO与中国法制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

教职员工学院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7名)、副教授27名。

已取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

学院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法学专家学者。

著名法学家、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于2003年6月3日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在瑞典伦德大学召开的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第21届世界大会上,张文显教授当选为协会新一届执委会的唯一的中国执委。

在国家教育部首次评选的100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中,姚建宗教授被评为教育部教学名师奖。

以蜚声中外的学者邓正来先生(08年底已到复旦)为代表的众多专家教授成为法学院开拓进取的中坚力量。

科研成果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迄今共编写系列教材3套80多种。

1980年以来,学院教师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40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其中50多部著作、教材和20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

其中有近40项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司法部法学教材优秀成果、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

对外交流学院历来重视与国内外进行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分别与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与美国美中法律交流委员会合作举办了“美国法讲习班”(1985年、2000年),与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人权研究机构联合举办了首届“北欧-中国国际人权法教师研修班”(2001年);举办了“海峡两岸法学教育研讨会”(2000年)、“面向21世纪民商法发展研讨会”(2001年)、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2002年年会等。

学院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主持“当代法学名家讲座”系列,在国内外法学届产生了重要影响。

外围条件学院具有良好学习与研究条件,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法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基地。

目前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不断更新的中外文法学图书资料;建立了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法庭;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建立了法学理论学术网站—“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并建立了外文法律文献资料数据库,可查找LEXIS-NEXIS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学术论文。

法学院和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还主办了《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杂志以及《法理学论丛》、《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等系列出版物。

著名校友吉林大学法学院为全国各个高校的法学院输送大批专业人才车丕照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硕)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吉大本硕)傅廷中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吉大硕士)崔建远清华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硕)高鸿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现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科)韩世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吉大本硕)刘瑞复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吉大本科)张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吉大本科)吴振兴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硕博)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吉大本科)龙翼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科)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经济法学科创始人之一(吉大本科)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大硕士)徐显明山东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吉大本硕,与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邓成良是同班同学)王牧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吉大本科)王传丽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原院长(吉大硕士)莫世键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现任院长(吉大本科)许清中国政法大学宪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已退,吉大本科)信春鹰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法工委副主任(副部长级)(吉大本硕,并且为新中国第一个女法学硕士)钱弘道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比较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科)孙世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室主任(吉大本硕)杜青林中央统战部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海南省和四川省的省委书记孙谦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本硕博)戴玉忠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副部级),二级大检察官(本)张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非常务中排名第一),二级大检察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委(本)姜建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硕)梁国庆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本)赵登举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本)谢安山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本)郝志勇司法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本)信春鹰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本硕)白景富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正部级)(本)李熙中纪委委员,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卫生部党组成员(本)何晔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本)桂敏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本)汪永清国务院副秘书长(本)刘飏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会长(正部级),曾任司法部副部长(本)陈杰全国台联副会长张柏林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李忠信公安部文联副主席,曾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公安部法制局局长(本)张文显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童兆洪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万胜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凤超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敬大力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玉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记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吕岩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韩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法进衍山东省国家安全厅长张建国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布小林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国栋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向武原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鹤松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罗黔生贵州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成全黑龙江省司法厅厅长王腊生江苏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何访拔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庆祥原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中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庚香河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言静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杨广生贵州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王俊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2006——2008连续三年被亚洲法律事务评为年度中国律师事务所,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被公认为是中国top3的律所)创始合伙人,管委会主任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