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一、本设计说明
《中国地域文化》是高一地理第八篇《地域文化》最后一个专题,共1课时。

要求学生掌握10个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突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10个文化景观面面俱到、详细介绍,时间有点紧迫;本专题学生普遍容易理解。

考虑到时间和难易程度,着重对比华北平原文化和江南水乡。

首先,明确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简单分析南北方气候特征差异,引出:气候差异影响文化。

其次,通过衣、食、住、行、艺、言等方面对比江南水乡文化、华北平原文化,并从气候、农业等地理角度分析文化差异的原因。

总结出学习地域文化景观的方法。

然后,要求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自行学习其余八个文化景观,并完成表格。

最后,通过连线配对图片,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高一《地理》第二册教材、《地理教学参考资料》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

二、学情说明
本校为乡镇普通高中,学生旅游的机会较少,因此本课运用大量图片。

本课内容较易理解,因此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自学、教师检验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中国文化区的名称
2、能根据气候分析南北文化差异
3、知道各文化区典型的传统服饰、饮食习惯、民俗等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图片展示直观感受南北文化差异
2、通过南北文化的对比,得出学习文化区的规律
3、通过自学掌握中国各文化区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学习,理解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通过图片展示,自主学习,感受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地域文化的名称、典型文艺、饮食等
2、难点: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山山水水孕育出精明灵秀之众;广袤粗犷的北方造就出来性格耿直、豪迈爽气之辈。

不仅我国南北方人的性格受到环境的影响,传统服饰、饮食习惯、传统民居、交通工具、文艺、农业生产也无不体现出地域文化差异,诗曰“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风冀北”,说的就是地理环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通过衣食住行共同感受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展示“中国文化区分布图”
师:东部又分为南方、北方。

分界线是?生:秦岭-淮河。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师:秦岭-淮河一线与哪条等降水量线重合?与哪条等温线重合?生:800mm等降水量线,一月0度等温线。

师:引导学生对比南、北方气候差异。

师总结: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如何导致南北方的文化的差异?我们以江南水乡文化、华北平原文化为例具体分析。

1、对比:衣
师:江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是?并展示图片。

生:答。

旗袍。

师:是用什么布料做的?生:答。

师总结:江南种桑养蚕,是我国重要的桑蚕基地。

师:华北传统的服装是?生:答。

师:是用什么布料做的?生:答。

师总结:华北种植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2、对比:食
气候的差异不仅影响了服饰,也影响了饮食习惯。

师:江南的主食,华北的主食?并展示图片。

生:答。

师总结:饮食差异概括为:南米北面。

师:结合农业地域类型分析饮食的差异?
栲栳栳,包心面,剔尖,揪片,猫耳朵,八姑,饸饹。

吃面食容易胖,所以一般情况下,北方人比南方人胖。

南北体型差异概括为:南瘦北胖。

体型的差异使得武术专长也不同,有南拳北腿的说法。

3、对比:住
传统民居也打上了气候的烙印。

展示传统民居图片。

师:这种传统民居是江南水乡还是华北平原?生:答。

师:白墙黑檐,青房黛瓦,河畔依依杨柳,一切仿佛置身于油画中。

华北平原文化的民居称为四合院。

师:猜一下,那种传统民居的窗户多?为什么?生:答。

师总结:南方比较热,所以宽敞,窗户特别多,便于通风散热。

北方寒冷,封闭的空间利于保温。

两种民居的差异可概括为:南敞北封。

师:再猜一下,哪种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为什么?生:答。

师总结:南方坡度大,南方降水量多,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北方较小,北方降水较少,屋顶较平,还节省建筑材料。

概括为:南尖北平。

具?展示图片。

生:答。

师:为什么南船北马?生:答。

师总结:南方降水量多,大河多。

北方降水少,河流少。

5、对比:艺
气候的差异还造成了艺术风格的差异。

展示图片。

师:她们用哪些乐器演奏?生:答。

师总结:二胡、三弦、琵琶、扬琴,属于丝弦。

笛、箫属于竹管。

这些
乐器合称为江南丝竹。

师:华北平原文化的民间文艺?展示图片。

生:答。

师:让我们走进艺术的殿堂,同时比较两种文艺的特点?生:答。

师总结:江南丝竹细腻委婉,让人联想到烟雨蒙蒙,杏花春雨的江南。

而京剧非常粗犷豪放。

因此有南柔北刚的说法。

我国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也有一定关系的。

南方语言繁杂,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也有差异,更可能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
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北方语言比较单一,都属普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

因为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

所以在语言差异上,有南繁北齐的说法。

周杰伦的双节棍,如果让北方人用方言唱,差异不大,但是让南方的这三个地区的人唱,差别就大了。

我们一起来练下听力。

师:通过南北文化的对比学习,能否总结学习各地域文化从哪些方面入手?生:答。

师总结:服装、饮食习惯、民居、交通工具、民俗、宗教等。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每组分别完成中国文化的衣、食、住、文艺民俗宗教。

六、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快速抢答,把各文化事物拖动到正确的地域文化景观上。

并要求学生解释原因。

七、回顾各文化景观名称
八、布置作业
附录一、板书设计
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风冀北
——衣食住行看中国地域文化
年降水量 一月平均气温
南 多 高 秦岭-淮河
对文化影响
北 少 低
文化景观
学习规律 江南水乡文化 丝绸 米 白墙黑檐 船 柔 繁
华北平原文化 棉花 面 四合院 马 刚 齐。

相关主题